正确认识乙肝,这4个误区最好及时纠正,避免入坑
乙肝是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疾病,毕竟其目前发病率仍是比较高的。这种疾病虽然非常常见,但由于病因的多种多样,每个人对乙肝的认识也不完全相同,不少人会对乙肝产生一些认识误区。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关于乙肝比较常见的几个误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乙肝的4个误区,看看你是否也中招了!
1. 大三阳重,小三阳轻
大三阳、小三阳是大家对于乙肝的俗称,很多人以为大三阳病情就重,小三阳病情就轻。其实大三阳、小三阳并不是判断乙肝轻重的标志。大三阳一般是指病毒处于复制的活跃期,小三阳病毒复制并不活跃。但这并不能说明谁病情重,谁病情轻,决定病情轻重的指标是乙肝DNA 病毒载量,乙肝两对半阴阳性、转氨酶、血清胆红素等指标。所以“大三阳、小三阳”与病情的轻重关系是不大的,患者一定要进行综合检查。
2、乙肝病人不能生孩子
因为乙肝患者的血液是具有传染性的,很多人就认为乙肝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将不能结婚生子,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即使是患有乙肝的患者,也一样能够通过科学阻断的方式生下一个健康的、没有病毒携带的孩子。所以大家不用过度担心患者的下一代是否会遗传乙肝的问题,重要的还是采取科学的措施去预防。
3、疫苗是终身有效
很多人会以为乙肝疫苗接种后就终身有效,其实疫苗的有效期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并非注射一次之后,就能永久获得抗体。对于成年人,如果需要经常跟乙肝患者打交道的话,建议去医院检测一下体内的抗体活性,如果抗体变少了,需要及时补种疫苗。如果是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群,就没必要注射疫苗了,即使注射了也没什么用处,建议还是及时去医院接受诊治比较好。
4、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药物治疗
一旦检查出有乙肝,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而是根据个人体内的病毒数量,活跃程度来定。如果病毒数量没有达到一定数值,是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有的患者检查出乙肝之后,即使医生没有建议,自己也偷偷地服用抗病毒药物,这是非常大的误区。只有乙肝病毒达到一定的数量,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同理,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但要注意定期复查,等到自然转阴。
乙肝疾病虽然常见,但是大众对它的误区却不少,很多时候因为缺乏正确的知识,导致感染或病情加重,这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大家一旦确诊了乙肝,一定要及时咨询相关的医生,配合治疗,切勿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