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锂离子电池系列18——我国锂离子电池创新进展(三)

2021-11-22 09:33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锂离子电池系列的第十七部分:我国锂离子电池创新进展(二)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十八部分:我国锂离子电池创新进展(三)



1、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


2020 年 11 月,专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美国企业 Quantum Scape 实现借壳上市,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固态电池热潮,尤其是锂金属作为负极材料的全固态电池。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更是将锂金属电池列入 2021“十大突破性技 术”。整体来看,2020 年全球以锂金属电池代表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发展迅速,固态电池样品层出不穷,中试线、生产线 建设取得突破,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从国外看,美国 SES 解决了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和快充问题,其 400Wh/kg 以上的锂金属电芯能够通过针刺、高温等安全测试,循环 500 次以上。


丰田宣布推出一款固态电池,可提供 500 公里续航,10 分钟内可从空电充至满电,并且具 有极小的安全隐患。


Solid Power 在 2020年10 月生产出第一代全固态电池(ASSB)原型产品,计划在 2021 年开始销售。


Quantum Scape 公布了其开发的固态电池原型及技术指标;特斯拉加 拿大研究小组申请了一项新专利,名为用于锂金属和无阳极 电池、含有二氟草酸硼酸锂和四氟硼酸锂盐的电解质。


日立造船宣布已研发出容量 1000mAh、可在严苛环境温度范围下 (-40℃~100℃)运作的固态电池。


三星综合技术院发表了一项关于汽车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成果,可将电池能量密度提 高到 900Wh/L,体积比相同容量锂离子电池缩小 50%,循环次数高达 1000 次。


从国内看,赣锋锂业第一代 2 亿瓦时的固态电池中试线 已经顺利投产;辉能科技在浙江杭州的产线建设已经启动。


北京卫蓝新能源完成了 300Wh/kg 以上高镍三元正极的混合固态电池设计开发;位于宜春的清陶能源固态动力锂电池项 目已经投产,搭载清陶固态电池系统的纯电动样车于 7 月在北汽新能源完成调试。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骨干企业纷纷开展固态电池研究并申请专利。


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投入也在加强。2020 年,多家国内外固态电池企业获得资本认可,拿下大笔融资,为推进固态电池量产及技术研发备足“粮草”。


根据 EVTank 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30 年全球范围内固态电池的出货量或将达到 276.8Gwh,整体渗透率预计将保持 10%左右。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固态电池目前来看,前景较为明朗,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少,现有的聚合物、硫化物、氧化物等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都存在各种各样量产难题,需警惕行业“虚火”。



锂离子电池系列的第十八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九部分的内容:2020年锂离子电池行业重大事件(一)




快车通道:

CCER 项目减排效益测算系列汇总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

碳排放管理员最核心的工作是什么?

碳排放系列汇总

碳资产系列汇总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
碳交易
碳资产
碳计量
林业碳汇

碳排放

绿色金融

CCER



锂离子电池系列18——我国锂离子电池创新进展(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