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大小和卓:背叛乾隆,会是什么下场?【乾隆往事】

# 乾隆十全武功:平回战争 · 上
回部:天山以南
## 历史评价相比较平准战争不那么出名
### 原因
- 统治地域不相上下
- 平准6个月,平回11个月
### 清回关系前期史
- 顺治:朝贡
- 康熙前期:附庸准噶尔
- 康熙中期:内部分裂
- 康熙晚期:附庸准噶尔,和卓兄弟被囚禁于喀什
和卓之父:马哈茂德(好翻译哈哈哈
- 大和卓:布拉尼敦
- 小和卓:霍集占
## 平回经过 · 上
- 乾隆二十年逃出伊犁,受到清朝扶持,大和卓重回南疆
- 准噶尔一叛,小和卓逃回南疆,煽动大和卓叛乱
- 二平准噶尔时,阿敏道招抚小和卓,被小和卓杀害
- 朝议不赞同出兵南疆,乾隆乾刚独断
- 雅尔哈善大捷之后,贻误战机,放走小和卓,兆惠成为主帅
- (广告之后更精彩)
## 赞曰
- 明清西北关系史很复杂,条理很多,搞清楚不容易,以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讲述更不容易。感谢李老师的努力尝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先声;
- 因为其困难和复杂,所以这一期(平准就有趋势)听着就很有初高中历史课本的叙事感觉。这固然是一个便宜且稳妥的做法;
- 结合弹幕的表现,我们也能够看到这种叙事所产生的效果,即政权势力的拟人化,使得波澜壮阔的、风云诡谲的、影响深远的西北边疆历史成为《琅琊榜》。读史使人明智,但如果把历史读成爽文,那会极大地狭隘人的认知;
- 但是我也没有想到一个安全、有效地讲述方式——或许可以几位学者一起搞几次沙龙式的节目,围绕一个主题,你一言我一语,通过更多的侧面勾勒历史的本象;
- 希望有一天能够进入工作阶段,处理好生活和生存的关系,然后开始钻研自己的兴趣,从而能更近一步地了解这一段历史;
- 最后,仅以一个天真人的视角,任何时候,种族灭绝的行为都是要谴责的。我不赞同李老师的辩护角度,但是我也想不到更好的解释方法。只能说,在那个年代,那种方式,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中国。写到这里,忽然想到王立军老师在《讲史记》后接受采访时谈到的,我们必须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就是我们的历史并不总是可爱的,有血腥,有欺骗,有懦弱,有无耻。这样做很难,很需要勇气,但我们必须这样(原话不是这个,太久远记不得了)
- 最后的最后——三观正直一把尺,扎扎实实讲历史,欢迎关注正直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