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关于淘宝系,关于短视频……
写于2021年5月17号深圳,作者丁雪老师。 ……淘宝橱窗里的短视频,和短视频里的小黄车,两者看似一切毫无关联,事实却有着某种承上启下的商业关系,也可以说,销售转化的性质。 在杭州起家或为中心地带的mcn机构,你很难仅从单纯的“流量论”来劝服它们。 这些家伙可不太追捧于什么大网红、小网红的,某种清醒的意识从短视频兴起之时,我已察觉而出。 日常对话,诸如此类: 多少万粉丝? 一百万?两百万??五百万??? 不不,我们不要这个,我们要——带货——能卖货也行。 别和我讲你的账号与ip价值几个亿的故事了! 说吧,商品上架吧,点开购物车吧,复盘销售数据吧…… 所以,一些现在红起来的杭州网红(地方背景)是什么网红? 比如说,服装行业吧,大部分都是平面模特+网红属性的人设,也就是一个衣服架子和背后深度合作或以合伙人的模式——(偶尔也是临时性质)供应链方式,或是产业链集群孵化器里的实验品销售员角色。 近年来,作为一个人的本质上需求言之,短视频最大的物质层面转变就是——大家从我想当明星变成了要当网红,而最终的社会价值身份体现则由一个非常敬业的演员转变为一个带货过千万上亿元的大主播。 那杭州缺什么? 广义上,杭州只缺钱,也只爱谈钱。 至于一些物质层面的部分,就是挣多挣少而已。 所以,这些杭州的mcn机构就只做一件事情,挣钱,从短视频行业里挣一大笔又一大笔的钱。 相对来说,珠三角的短视频从业者,尤其是国内最多短视频公司的深圳——老板们算是稍有一丁点情怀与内容制作的个人追求了。 你也只能在杭州看得到——只有它们是完完全全地把拍短视频和直播间带货当成了沈万三的聚宝盆使用——不追求什么理想呀、精神事业呀,搞钱才是第一步。 但此类作生意的纯粹思维,也有另一个坏处。 我倒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一个国内电商的老毛病了。 它的顽疾在于整个移植了淘宝商品交易结构或是电商的线上销售链路,所以,就对一些依赖于线下流量扶持,以及要求是同城互动性的账号运营形式——有着天然的、毁灭性的沉重打击。 一些杭州的mcn机构可以在深圳成立分公司,也可以将一个内容制作版块全部剥离出去,只要总公司牢牢抓住一些原有的、自建的供应商渠道,以及相对的行业生产成本的控制即可。 其实,很大部分的供应链公司对大网红都不感兴趣,除非大网红也是一个能带货的大主播,这是一个在前几年经常被混为一谈的人物角色无序关系。 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觉得一个大网红就会代表了进入一个大流量池的资格;紧接着,他们也会是一个带货流水能过亿的大主播。 第一个真相是——前者的逻辑正确,后者的逻辑错误。 可是,淘宝系短视频的内容风格,就是纯粹的买家秀而已。 不同的是,一个平面模特变成了活生生的人物儿,他们向观众走来,也对我们露出了1秒n个表情的职业微笑。 这些均是平面模特拍淘宝买家秀的惯用套路了。 细心来看,你们仍然会发现,模特演员的画面表现非常呆板,他们更善于在静态构图里展示职业假笑,一旦放入动态构图中就完全变味了。 拍过淘宝平面图皆会晓得,有些模特们会在表情切换间有意放松于自己的面部神经,甚至是大幅度的作丑脸、凶脸和(较少见)翻白眼。 于平面图而言之,这不失为一种好的职业习惯与劳逸结合啊。 可是,他们也会将这些东西——哪怕是自个儿控制不了的窘态表现在以秒以计算单位的视频画面之中,换言之,他们没得选择,大部分的丑与恶乃是平面图以外的无害化残留物;拍片子则不同了,一分一秒都是一个故事情节,很多时候里,也不是仅凭剪辑师这一双灵巧的手儿可向观众强行解释通什么叫——我为什么要作这样表情。 更多的是,第一时间的视觉传达即是脑中的大体上的总感观,以及一个初始印象已生成了。 有没有好处呢? 有的。 它们的预算相对充足一些。 尽量整个行业都不喜欢在设备器材与人员配置上花钱,可是,这些杭州的老板们对于“出差拍戏”——这件事情十分之支持。 除此之外,有一点大家需知,很多淘宝系短视频都是将片子当平面设计的动态图拍摄思路的,即: 双管齐下,一边拍淘宝买家秀,另一边拍短视频。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物造型,也是同样的技术团队,乃至于达到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美术风格等。 所以,很多人并不能快速理解它们账号运营的底层逻辑,包括我们代表老板们过去挑模特演员及网红时,并不是越大牌及越有粉丝号召力越好。 比如说,同一个mcn机构的签约达人,一个过千万的抖音女网红,与另一个可能就几十万甚至才少得可怜的几千粉丝的小网红——我们都有可能会拒绝掉前者。 与所有的大小网红及具有一定孵化kol能力的mcn机构签类似于“达人+供应链方式的销售转化合同”时,切记,大网红并不等于一定会挣大钱,在业内,有许许多多的大网红连基本对等于粉丝量的市场价商单都接不到,更别提什么带货不带货,以及作不作得私域流量池了。 扶持一个“杭州mcn机构为代表”的短视频达人号,或者是打造一个网红博主、koc,最关键是第一天就卖货了,挣钱了,也不用三百万五百万粉丝。 甚至有的号涨粉了,还不高兴呢。 挂小黄车和直播为主呀,粉丝多了,又有什么用。 这大概就是一直低调做事,正在闷声发大财的杭州mcn机构模式之一了。 当然了,我写它,并不是告诉你们拍短视频能挣钱,反而想告诉大家——其实就算当了大网红,还是不能一夜暴富,直接买洋楼和开跑车。 希望大家要冷静下来,理性看待短视频一行。 如此一来,我们才会越来越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