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手术后的8个常见问题及解答,提前了解,康复得更快!
许多肿瘤患者是第一次经历手术,对于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多少有些迷茫,什么时候可以下床活动?什么才能洗澡?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都关系到患者的康复质量,也会影响后续治疗,因此患者和家属最好提前弄清楚。
今天我们整理了肿瘤患者手术后常见的8个问题,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想知道的吧!

01 肿瘤手术后如何饮食?
肿瘤患者手术以后,需要通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帮助机体修复受损的组织,术后饮食总体上应保持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多水果蔬菜与高蛋白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并提高免疫力。
特别提醒消化道肿瘤患者,由于手术切除了部分消化器官,对营养摄入造成较大影响,更有可能发生营养不良,因此需更加重视饮食护理。
肿瘤患者手术后需要从禁食阶段慢慢过渡、恢复到普通饮食,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禁食期
术后1~3天为禁食期,这段时间的营养摄入以静脉补液为主。此时创口尚未恢复,胃肠功能正在康复。
第二阶段:流食期
术后4~10天,已经完成肛门排气,一般认为胃肠道功能已恢复正常,此时可以先少量喝水,若无不适可间隔1~2小时后再喝水,并开始进清流食,例如糖盐水、米汤、稀藕粉、果汁等。先食用少量清流食,观察肠道是否会出现不适,如果没有不适症状,可以逐渐增加食用量。
清流食期一般持续1~2天,之后过渡到流食期。流食包括米粥、米糊、鸡蛋羹、藕粉、芝麻糊、鸡汤、鱼汤等,同时要避免吃有渣或产气的食物。流食期一般维持2~3天。

第三阶段:半流食期
术后10天左右,患者胃肠道功能一般已完全恢复,引流管已基本拔除,此时可以进半流食,并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增加营养摄入量。半流食同样也是少渣、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烂面条、疙瘩汤、豆腐脑、菜汁等。半流食期一般要维持7~14天。
第四阶段:软食期
一般术后第三周开始,患者进入软食期,此时患者已经出院回到家中,家属可以为患者准备面条、软米饭、馒头、发糕、包子、水煮蛋、绿叶菜和水果等食物。患者需要吃2~3个月软食,如果肠道没有出现不适现象,就可以逐渐恢复到普食。
第五阶段:普食期
术后3个月,患者可以恢复正常饮食,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摄入,以高营养、高热量、高热量、低脂肪“三高一低”为原则,多吃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生冷、油炸、烟熏等食物。
02 术后要不要自己给创口消毒?
大多数伤口需要连续清创,定期给创口清洁、消毒,避免引发感染,同时使创口湿润,湿性创口比干燥创口更容易愈合。
消毒换药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切口及分泌物,然后用无菌棉签蘸取碘伏消毒对切口与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再在切口表面厚涂一层红霉素外用软膏,最后进行包扎。创口需要每天消毒一次,直至拆线。
注意不要自行抠去或揭开痂壳,应等待其自然脱落。如果创口出现红、肿、热、痛、化脓、渗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03 术后多久可以下床活动?
建议患者只要身体情况稳定,有一定体能,就应尽早尝试下床活动。术后早期活动可以很好地预防并发症,比如深静脉血栓、肺不张等等。同时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排气,缓解术后腹胀的症状。
一般患者在手术后2~3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在床边站立、行走,活动时家属应在旁看护,注意保护好引流管,避免牵拉。如果出现头晕、气促、心跳过速、大汗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活动,躺下休息。身体状态不好时不要勉强运动,应量力而行。

04 术后疼痛如何镇痛?
术后的疼痛往往是难以忍受的,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折磨。目前患者术后镇痛的常见方式是放置镇痛泵,它的给药途径有三种:静脉给药,通过硬膜外途径给药,以及神经鞘内给药,主要以静脉给药为主。
现在使用的镇痛泵越来越只能,患者可以自控镇痛泵,当感到疼痛时,按下镇痛泵的按钮,药物便可通过导管输入体内,也可以临时追加剂量,按压次数和给药量由患者自我调节。
05 什么时候可以洗澡?
手术后要保护好切口不能沾水,以免引发创面感染。一般在完全拆线后2~3天,且手术切口没有红肿、流脓,表皮已结痂发痒,表明切口愈合良好,有抵御水和细菌的能力,此时就可以洗澡了,患者应选择淋浴而不是浸浴,洗澡的时候不宜过长。
06 出院回家后如何护理引流管?
由于住院时间短,肿瘤患者需要带着引流管出院,因此在家时需要做引流管的护理:
首先要保证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管的长度以患者能在床上自由活动而不拉出为宜,保持引流管通常,防止扭曲、打折造成引流管堵塞;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每天记录,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
引流袋应每周到医院更换一次,因此要注意引流袋上标注的日期,防止时间过长而发生感染;
日常活动时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防止引流管脱出,下床活动时引流袋不可高于引流管口平面;
如果发现引流管口渗液、渗血,或患者有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07 术后在家发热了怎么办?

患者术后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出现感冒、感染等引起发热的情况。那么患者在家时发热了要如何处理呢?
我们在家里可以准备一些降温退热的药物,以及酒精、冰块等物理降温的工具。当发热温度不超过38.5℃时,可以不吃退烧药,而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热水擦浴、冰袋冰敷等。如果患者没有畏寒的的表现,可以冰敷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大动脉等部位,也可以酒精擦浴。
如果患者发热温度超过38.5℃,很可能是出现了伤口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可以口服退烧药初步处理,并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08 出院后何时进行复查?
复查的时间由医生来决定,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不可大意。复查的地点最好选择当初住院手术的医院,如果不方便前往,可以选择就近医院,并携带完整的治疗资料。
【关注公众号:爱递医学汇,了解更多癌症护理知识,加入全国抗癌病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