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两位汉尼拔之间的对决——前传之苏沃洛夫战记(二):三国瓜分之前奏、巴尔联盟战争

2021-07-03 11:05 作者:近卫掷弹骑兵官  | 我要投稿


                      大致情况

        巴尔联盟是由波兰贵族(施拉赤塔)在1768年于波多利亚的巴尔成立的协会,目的是保卫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天主教独裁与内政外交的独立。联盟反对俄罗斯帝国干涉国政、也反对接受俄国指导的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并且反对主张限制联邦权贵(有钱的施拉赤塔)的改革者。巴尔联盟的创始人包括权贵卡缅涅茨主教亚当·克拉辛斯基、卡齐米日·普瓦斯基和米哈乌·克拉辛斯基。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从1717年波兰贵族邀请俄国彼得大帝干涉国政开始(参见奥古斯特二世),五十年中波兰一直任由外国欺压干涉。而1768年成立的巴尔联盟,代表许多波兰贵族与平民,终于从麻木不仁中惊醒过来,愿意奋身而起,拿枪捍卫祖国的独立自主。巴尔联盟可以说,是波兰第一次抵抗外国渗透的独立战争。但结果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但联盟被俄军彻底镇压,更间接导致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悲剧(普、俄、奥三国借口巴尔联盟起兵后,波兰陷入无政府的大混乱中,应当分割其国土与人口,帮助其恢复秩序)。

                       基本信息

        持续时间:1768——1772

        爆发地区:波兰

        战役结局:俄军胜利,间接导致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悲剧

        交战双方:沙皇俄国/波兰反俄联军'+法兰西王国

        双方指挥: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约翰·冯·埃尔姆特/卡罗尔·拉齐维乌+卡西米尔·普拉斯基+米哈乌·扬·帕克+伯尼奥夫斯基伯爵

                      战役背景

                          国外

波兰-立陶宛联邦末代国王斯坦尼斯劳斯·波尼亚托夫斯基

        在七年战争最终快要结束的时候之前还是和奥地利以及法国结盟的沙皇俄国这个时候却在彼得三世的率领下转头开始支持普鲁士,从而使得本来被奥地利等国压着打的普鲁士得以开始占据上风。就在1764年4月11号的时候,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又和通过政变成功上位皇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签署了一项新的条约,在已经病入膏肓的奥古斯都三世(后者最终在1763年的10月份去世)去世之后,他们会共同支持择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前情人斯坦尼斯劳斯·波尼亚托夫斯基登上波兰国王的宝座。由于七年战争刚刚结束,鞭长也莫及和元气大伤的法国和奥地利也对于此人的登位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波立联邦内部

        在18世纪初的时候,随着彼得大帝为了和瑞典之间争夺北欧的霸权开始干预波兰内政,波兰立陶宛联邦就已经开始从欧洲大国的地位逐渐的沦落到了沙皇俄国的保护国(或附庸国或卫星国)的地位,俄国沙皇在“自由”选举期间对于国王的任命权有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决定了波兰大部分内部政治政策的方向,例如在莱普宁瑟姆议会(1767年——1768年) 期间,波兰的国会居然要以俄国大使的名字来命名。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莱普宁亲王,俄国元帅,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情人之一,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解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这次会议期间,波兰瑟姆议院在俄国人的淫威之下,不得不通过了一系列的决议。对本国主权以及内政的干涉、斯坦尼斯劳斯·奥古斯都国王统治下的政府的软弱无能、对规定特别是赋予非天主教徒和天主教教徒同等的权利,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让保守贵族们感到异常的愤怒,他们认为威胁到了自身的黄金自由。

        在1768年2月27日,以莱普宁为主导的瑟姆议会未经讨论就直接通过了所谓的《俄国-波立联邦永久友好条约【波:Traktat wieczystej przyjaźni pomiędzy Rosją a Rzecząpospolitą】》,至此,波兰立陶宛联邦就从法律层面上沦为了沙俄的保护国。

                  巴尔联盟成立

        在这件事传遍了波兰的国内之后,特别是在俄军逮捕并放逐了几名反对者(即基辅主教约瑟夫·安杰伊·扎乌斯基、克拉科夫主教卡杰坦·索尔特克,以及领地王冠盖特曼瓦茨瓦夫·热乌斯基和他的儿子塞韦林)之后,一群波兰地主和贵族随即决定成立一个联盟——按照波兰宪法的传统建立起来的反政府的军事协会。 

        1768年2月29日,各位贵族以及地主在波多利亚的巴尔堡垒正式的签署了联盟条约,所以这个联盟也被称为巴尔联盟。 该联盟的发起者包括卡米涅茨主教亚当·克拉辛斯基、他的兄弟米哈乌·希罗尼姆·克拉辛斯基、卡西米尔·普拉斯基、卡杰坦·索乌蒂克、瓦茨瓦夫·热乌斯基、米哈乌·扬·帕克、耶日·奥古斯特·姆尼谢奇、约阿希姆·波托基和特奥多尔·韦塞尔。除此之外还包括著名的宗教领袖马雷克·扬多沃维奇神父,以及国内的著名政治家米哈乌·维尔霍斯基。

                      内战爆发

                       1768年

        在同样以罗马天主教为国教的法国和奥地利的鼓励和帮助下,联盟正式向沙皇俄国向宣战。它所处建起来的部队也并非正规军,兵源也是五花八门——各个地主家里面的庄丁、志愿者,再加上皇家军队的逃兵组成,俺就是这么一支部队,很快就与忠于波兰王室的俄军及部队发生了冲突。

        联盟的军队非常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他们选择了游击战,刚刚开战的时候,他们在米哈乌·扬·帕克、以及卡罗尔·斯坦尼斯瓦夫·拉兹维夫亲王的率领下还赢得了同俄军展开的几次作战,等到最后的时候,联盟选择了直接无视国王,另立山头和政府,甚至以自己的名义向欧洲主要列强,比如说巴尔联盟的几个主要盟友——法国和奥地利,而且为了得到更多的援助,他们甚至破天荒的同奥斯曼帝国进行了谈判。

巴尔联盟和奥斯曼帝国双方代表进行会谈

        斯坦尼斯劳斯·奥古斯都国王起初倾向于在同盟国和沙俄之间进行调解——当然了,后者虽然说有这么一个想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得让俄国驻华沙特使尼古拉·莱普宁亲王进行实操,而且他也非常悲哀的发现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在俄国的压力之下,他也只能够派出军队加入俄军的围剿中,在大赫特曼弗朗西斯泽克·科萨韦里·布拉尼奇、以及两名将军的率领下,波兰王军也投入了对抗巴尔联盟的战争。乌克兰的战役从1768年的4月份一直持续到6月,直到20号的时候攻陷巴尔堡垒,才在标志了战役的结束。

弗朗西斯泽克·科萨韦里·布拉尼奇

        联盟的军队被迫撤退到了摩尔达维亚。但是在在小波兰还有一支亲联盟的部队还在坚持作战,从6月份一直持续到了8月份,以苏沃洛夫率领俄军最终于22日攻占克拉科夫而告终,紧接着残余部队就继续转战到了白俄罗斯,然后一直到10月份的时候才被迫选择了投降。然而,乌克兰同时爆发的从68年一直持续到1769年6月份的海达马克暴动又让联盟的主力部队被迫撤退到了奥斯曼帝国境内。【海达马克:是由波兰立陶宛联邦东部的平民(农民、工匠)和贫困贵族组成的乌克兰哥萨克准军事组织】

        同盟他们在国内坚持战斗的时候,也同时在积极的在国外寻求着援助,他们努力的结果就是成功的促成了九月份打响的第六次俄土战争(1768-1774)。

                1769年——1770年

        随着俄土战争的爆发,俄军主力部队的被迫撤走,这一系列的因素有利的支持了联盟的反抗,他们在1769年的时候,开始重新出现在大小波兰。然后再一星期零年的时候吧,巴尔联盟又从西里西亚的奥占地区转移到了匈牙利,然后在那里同法国、奥地利和土耳其展开外交谈判,以期形成一个稳定的对抗俄国的联盟。

没错,凡尔赛派出的这位将军正是日后在大革命战争中率领着法军先后拿下瓦尔迷、热马普大捷,之后有转投了保王党的迪穆里埃

        1770年10月12日,巴尔联盟举办的会议又正式宣布,国王被已经废黜。法国凡尔赛宫更是派出了夏尔·弗朗索瓦·迪穆里埃将军指挥的部队前来援助联盟 ,并开始帮助他们组织军队。同盟国也开始在立陶宛积极开展行动,尽管在早期的成功之后,该方向也随着7月16日比亚韦斯托克和1769年9月13日在奥尔泽乔沃的先后战败而宣告遭遇失败。 而在1770 年初,随着1月20日的多布拉以及Błonie(2 月 12 日)战役的失利,同盟又不得不放弃了在大波兰地区失败,这样一来,一连串的失败开始迫使巴尔联盟采取防御性的被动姿态。

描述绑架国王的版画

        1771年11月3日,随着巴尔同盟(包括日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扬名的卡西米尔·普瓦茨基)企图绑架国王斯坦尼斯劳斯二世奥古斯都的行动失败,直接就导致了奥地利方面的哈布斯堡王朝撤回了对于同盟的支持,并且将他们驱逐出了本国领土。

卡西米尔·普瓦茨基。与他的对手迈克尔·科瓦茨·德·法布里奇齐一起并称为“美国骑兵之父”

        不仅如此,巴尔联盟的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还为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提供了另一个借口来展示“波兰的无政府状态”及其邻国介入并“拯救”国家及其公民的必要性。国王随即回归到了亲俄派,为了绑架他们的国王,联盟已然失去了它在欧洲的大部分支持者。

              1771年——1772年

        即便是已经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外援,但是在迪穆里埃将军指挥下的同盟军队还是坚持投入了战斗,但是这依然改变不了他们在来年年年战败的结果,5月21日于兰科罗纳,以及10月23日在斯塔沃维茨……这场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是亚斯纳古拉 (Jasna Góra)围城战,该堡垒最终于1772年8月13日沦陷。 

        巴尔联盟的执行委员会在奥地利加入了普鲁士及俄国联盟后被迫离开了该国,但是他们依然没有选择放下武器,仍然保留了几个堡垒全都拼尽全力的坚守到了最后的一刻;克拉科夫的瓦维尔城堡在4月28日沦陷在;而Tyniec堡一直保持到了1772年7月13日,琴斯托霍瓦修道院更是直接坚持到了8月18日。总体而言,从1768年到1772年,这4年间10万名巴尔联盟军同俄军之间至少进行了500多次交战,他们最后一个据点乃是Zagórz的修道院,该修道院最终于1772年11月28日沦陷。最终,巴尔同盟被彻底击败,其成员要么逃离国外,要么就是在被俄军逮捕之后,放逐到了西伯利亚、伏尔加河地区、乌拉尔等苦难地带。

巴尔联盟战争形势图

                    战争的结束

                  对波兰的处理

        与此同时,利用着波兰国内的一片混乱,从1769年1771年之间,奥地利以及普鲁士都趁机占领了联邦边境的部分领土,比如说到奥地利就在1770年的时候占领了塞佩斯地区,而普鲁士则伺机吞并了劳恩堡和比托地区。

波兰之沦亡

        1772年2月19日,三国瓜分波兰协定最终在维也纳签订。 1776年2月6日,普鲁士和俄国之间又在圣彼得堡达成了一项先前的秘密协议。 

        被俄罗斯人俘虏的巴尔同盟和他们的家人组成了第一批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波兰人。据估计其人数大约有5000人。而且俄国人还特地为此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当地先后建立了3个集中营,这些集中营的人一直在那里等待被驱逐出境。

                   战后国际形势

        在18世纪的中叶时期,欧洲的平衡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在经历过了1768年至1774年的第6次俄土战争之后已经在和奥斯曼帝国的对抗中彻底的占据到了上风,并且成功的巩固了俄国在此地区的势力,而且还危及到了哈布斯堡王朝在该地区(尤其是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的利益。

        情况既然发展到如此之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已经开始考虑对俄国动武了。而和普鲁士、奥地利都保持着友好关系的法国则是建议再集中进行调停,法国建议普鲁士把部分西里西亚的地区交还给奥地利,但是它同时也会得到反过来将获得波兰的瓦尔米亚埃姆兰(Warmia)和库尔兰公国的部分领土,比如说瑟米加利亞。不过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对此条件并不怎么感冒,他无意放弃最近才通过西里西亚战争中获得的西里西亚地区。

        不过他也正在寻找着和平解决的方案,他很清楚,现在和俄国的联盟很容易会把它和普鲁士再一次拉进与奥地利的潜在战争的漩涡中,而七年战争已经使得普鲁士的国库和军队大伤元气。

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亨利·路易斯王子

        与此同时,腓特烈二世还对保护日渐衰弱的奥斯曼帝国感兴趣,这可以在普鲁士与俄罗斯或奥地利发生战争时起到很是有力的作用。   

        从70年到71年之间的冬天,腓特烈的弟弟亨利亲王作为普鲁士宫廷的代表一直都呆在圣彼得堡。由于奥地利在 1769 年吞并了匈牙利塞佩斯地区的13个城镇(违反了卢博拉条约),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和她的顾问伊万·切尔尼绍夫将军向亨利建议普鲁士声称拥有一些波兰土地,例如厄姆兰。

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顾问伊万·切尔尼绍夫将军

        在亨利将这个提议告知他之后,腓特烈提议由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瓜分波兰边境地区,其中最大的份额归奥地利。因此,腓特烈试图鼓励俄国将其扩张指向软弱和无功能的波兰,而不是奥斯曼帝国。

        尽管几十年以来,俄国一直将软弱的波兰视为自己的保护国,但波兰也遭受了一场内战的蹂躏,在这场内战中,巴尔联盟的军队也在试图破坏俄国对波兰的控制。

        最近在乌克兰发生的一系列的农民和哥萨克起义也在不断的削弱波兰的国力。此外,俄国扶持起来的波兰国王斯坦尼斯劳斯·奥古斯都也被认为既软弱又过于独立。最终俄国议院裁定,波兰作为保护国的作用已经大大的减弱,既然已经没有用了,那还不如直接把波兰瓜分作为自己的正式领土收益。

                留下的精神财富

        一直到巴尔联盟的时代,在外部势力的帮助下运作都是被视为不爱国的。但在1770 年代,也就是俄普奥三国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时期,同盟已经开始塑造成功的塑造了波兰流亡军团的仍然忠于他们的祖国形象,这一形象将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导致波兰军团和其他流亡势力的建立。

        联邦已经从历史学家那里产生了不同的评估。所有人都承认其将英联邦从外部(主要是俄罗斯)影响中解放出来的爱国愿望。一些人,例如 Jacek Jędruch,批评其在民权问题上的倒退立场,主要是关于过于保守的宗教政策,并断言这对第一次瓜分波兰有着十分大的促进作用。其他人,例如博格丹·厄本科夫斯基,则是称赞这是恢复波兰独立的第一次认真的军事努力。

        巴尔联盟被描述为波兰的第一次对外势力进行的反抗起义和施拉赫塔阶层的最后一次群众运动。但是它的历史价值依然得到了波兰国内的肯定,其事迹被镌刻在了华沙的无名烈士墓上。

两位汉尼拔之间的对决——前传之苏沃洛夫战记(二):三国瓜分之前奏、巴尔联盟战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