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难耐!血液病患者高温之下需要注意哪些?
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节气,此节气的来临意味着天气酷热达到了一定的“峰值”,面对高温临下的挑战(根据相关气象医学调研表明,天气过于炎热容易导致不适病症的发生),血液病患者该如何安然度过夏季?有哪些必要的注意事项呢?下文进行相关解析!
小暑难耐!血液病患者高温之下需要注意哪些?

①预防热射病、热伤风、热中风、热头痛
关于热射病——高温会导致人体盐分过多流失,在水盐代谢平衡失调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诱发血液病患者出现肌肉痉挛,尿量减少,脉搏加快等“热痉挛”症。对此,需要观察每日气温,不建议长时间内处于高温环境,在高温状态下可以适当喝一些盐开水。
关于热伤风——过于贪凉容易导致热伤风,即便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也要避免容易让人体受凉的行为,比如洗热水澡,电风扇直吹,空调温度调的太低等。当血液病患者有出现发热、恶寒、咽痛、无汗、小便赤红、全身无力等症状需要警惕热伤风,在小暑节气阶段,需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一定的睡眠和饮食营养,如果有出现发热严重的情况,需要积极就医!
关于热中风——这一点中老年患病群体需要特别注意,特别是老年人,体内水分本身较比年轻人就少,加上生理反应迟钝,就更容易在酷暑天气“脱水”,这种情况会导致血液粘稠,对于本身有骨髓增殖状态或是有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心脑血管病的血液病患者无异于是“火上浇油”,导致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几率就会自然增高!
这一点最主要的预防方式还是上述强调过的补充水分,中老年人患病群体要做到即便是不渴也要常喝水,保障每日应有的饮水量。如有突然发生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以及频频打哈欠等需要警惕是否是中风预兆,症状明显时需要积极就医。

关于热头痛——暑气难耐本身就容易引起头痛的症状,在气温高升下(特别是超过35℃)人一般很难适应,容易诱致植物神经功能开始紊乱,出现食欲减退、睡眠不足、头痛乏力(往往会伴随低热)等症状。
预防这类情况的发生除了上述合理饮水下,最为重要的是避免长时间站立,需要多注重休息,保障每日充足的睡眠,保持所在地的环境空气流通性。
②关于病人饮食、活动量以及心态调节
酷暑天气下饮食宜清淡适量,前提还需注重饮食卫生,做到饮食节制,不要贪食过量,饮食主要以清淡富有营养为主,忌口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也建议血液病患者可以适当喝一些清热解暑的汤、茶(对于自身病情没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咨询主治大夫再进行合理的饮食调节)。会涉及到绿豆汤、菊花茶以及荷叶茶等,饮食方面建议多吃蔬菜水果、提倡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的饮食。
关于活动量方面,不建议血液病患者在烈日下运动。对于休养阶段的病人,可以适当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去调整锻炼的时间以及时长,可以调整在清晨或是晚上。
气候炎热的情况下本身就容易导致人的情绪烦躁,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这个时候需要调节好心态,避免情绪过于高涨,可以做一些自身感兴趣的事情,前提需尽量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对于本身心态情绪难以控制的血液病患者,必要的时候建议求助于心理医生。

③血液病小暑时节日常点滴注意方面
这块内容会讲的比较杂,是站在血液病患者生活角度上给的小暑时节关于细节方面的注意事项建议。对于有外出的病友而言,需要做好防暑入侵的措施,比如物理防晒工具、遮阳伞、遮阳帽、大水杯等(如必要外出还是建议能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节)。
天热了家里的冰箱最容易出现的食物就是冰镇食品,再次强调上述提及过的忌凉注意事项!这一点十分重要,对于病情稳定以及已经达到康复标准的血液病患者,可以适当吃喝一些冰的食物,但对于病情处于治疗阶段,特别是体质孱弱的病人,需要避开冰镇食物!!轻者导致胃肠道不适,重则就可能直接影响到病情。
另外,也建议这个时节可以多多晒霉气,在家休养的血液病患者可以进行“晒伏”把一些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是很好的自然消毒法,可以去潮去湿。
如上所述,对于血液病患者暑气时节下的注意事项主要是减少烈日活动、饮食合理、保持情绪平和、加强外出防护以及保障充足睡眠等等。如在夏季有发生中暑倾向,需要血液病患者及时就医!

最后再强调,无论病情恢复是否顺利,都不建议血液病患者违背合理的生活模式,这样再好的治疗结果也会被不利的生活行为“打败”引起波动甚至是复发!特别是影响身体脏器正常循环的行为(比如温度差过大)。最后希望每位病友的病情都能够顺利恢复,早日康复,安稳度过夏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PD病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