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的矛盾
布宫里面不允许拍照[em]e400859[/em] 但是,看到了仓央嘉措的佛像(比很多古偶男主看得下去( = =)) 看到了仓央嘉惜的寝宫 (我在关注什么( )) 看到了仓央嘉措那被贬在角落的佛塔 (小难过,没进去看看) 一度疯狂痴迷于仓央嘉措,一度质疑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一个浪子。一个诗歌里极尽深情,现实里极度滥情的人。 现在才明白,因为仓央嘉措活得真又不够真。 父亲信奉戒守清规的格鲁教(虽然这样看他爸也叛逆),母亲信奉提倡双修的宁玛教。 仓央嘉措却偏偏在十四岁的时候正式成为格鲁教领袖。面对聪慧的少年提出的格鲁教和宁玛教矛盾之处的问题,博学的导师不予回答。 十四岁的雪域之王是布达拉宫里高贵的囚徒。他当然不会理解彼时西藏和内蒙地区的权利斗争,他只是不想做活佛又不希望别人失望。 像极了剪刀手爱德华,社会期望和自我价值的合理追求种产生强烈冲突。 他比爱德华更让人叹息,他是真实的人。他的矛盾不是爱情,而是自身的价值归所。 当基因里的原始冲动被压抑,而又无处升华。我们看到了雪地里活佛的脚印,听闻了青海湖边活佛消失的传言。(有人跟我说,仓央嘉措只是在青海湖边潜逃了,隐姓埋名化作民间的医士,救济百姓,我喜欢这个解释。) 我常常幻象的一面是,当清晨第一缕光照向山的雪顶,身处黑暗的仓央嘉措缓缓睁开眼睛看着众生开始忙碌,继而缓缓闭上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