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应对公开牌表的策略

译者按:本周PVDDR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在公开牌表赛事中游戏策略的见解。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大赛都改为公开牌表,但公开牌表对组牌和对局的影响很容易被忽视。对于第一次参加公开牌表比赛的人来说,不少方面都会让人感到和平时打牌很不一样。适逢同样使用公开牌表的龙盾杯决赛即将举办,故翻译本文,希望对选手备赛能有所帮助。

几年前,每场竞争级比赛都是牌表保密的——在进入第一轮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人们在玩什么。在那时,人们总是争先恐后去看最受关注的职业牌手们都在玩什么套牌。近些年来,竞争级比赛则通常采用公开牌表制度(这意味着在对战开始时你可以查看对手的牌表)。这一变化在竞技和非竞技社群中都常有争议。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公开牌表制度的利弊。同时,我会谈谈公开牌表会如何改变评估套牌的方式,以及你需要如何应对公开牌表赛事。
公开牌表的优点:
公平的对战。我们都知道在做调度决定前就了解你对手的套牌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在牌表保密的比赛中,常常会出现只有一方知道对手的套牌的情况。
如果你是一位相对有名的玩家,你基本上可以认为在第三轮之后每个人都会知道你在玩什么。在刚开始就被解说报道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你的套牌,并且只要一个套牌的科技被解说,整个团队的秘密就会暴露。人们甚至不需要看到你的牌表,他们只需要看看你队友的牌就可以知道你在玩什么。
除开这些常规的泄露之外,人们也往往更容易记住他们了解的人的信息。有一次比赛开始前,我去找一名裁判询问我是否需要使用代牌替代我的龙命连接点。然后在比赛的第八轮,我的对手突然告诉我他知道我的套牌,因为他在第一轮之前看到我去找裁判了。这显然只是因为他认识我,如果他看到另一个不认识的人做同样的事情,八轮后他不可能还记得那是谁。如果你在第一轮坐在 Jon Finkel 旁边,你直到第七轮估计都还会记得他玩的是什么。
这不仅影响了职业玩家,也影响了某些显眼的人:比如穿着花哨的衣服的人或是小众群体。想象一下,在第一轮比赛中,你旁边坐着比赛中唯一的金发女子选手。你们相邻而坐,你自然会看到她在玩什么套牌。然后在第七轮你对上了她。你很可能会立刻认出她是第一轮坐在你旁边那个美女,并知道她的套牌选择。而如果那是一个金发男子,你认出他是同一个人的可能性就很小,因为在比赛中有100个金发男子。因此对于那位女子来说,即使她也坐在你旁边,她也很难记起来你在玩什么。
因此,某些队伍会实行“有组织的侦查”,包括一张张桌子看过去并在Excel中录入人名和他们所使用的套牌。 因此当配对公布时,你就可以直接查看Excel来看看对手使用什么套牌。有些队伍甚至追求极致,花钱请人来侦查。这给那些不属于这些团队的人,或者不愿意使用相同手段的人造成了不利影响。
我认为绝大部分人都能够认同侦查敌情不应该是万智牌比赛的重点。我本不应该担心你在比赛开始前看到了我的套牌科技,作为对手的你也大可不必担心有人在笔记本电脑上记录你的套牌并传到Excel中。公开的牌表可以摆脱所有这些问题,并且可以使解说人员的工作更容易,因为他们可以尽情解说评论,而不用担心泄露牌手们的科技(顺带一提,这曾经在一次PT中发生过,解说人员在比赛开始时意外泄露了我们团队的整个牌表)。
更容易与人交流和获取卡牌。
在牌表保密的比赛中,赛前收牌会面临一些窘境。首先,你必须秘密地买牌,但即使这样也可能不起作用。曾经在一次世冠赛中,商店把我们的购买记录泄漏给了竞争对手。如果你需要向朋友借牌,你也会因为信息泄露而失去一些优势。因为如果你朋友对上了你或你团队中其他成员,他就会知道对面在玩什么套牌。有些人甚至会向他们的朋友借几个不同的套牌,只是为了混淆视听。除此之外,在比赛前一天不能与朋友谈论你的套牌也很没意思。这听起来可能很微不足道,但如果根本就不用操心这些不是更好吗?公开牌表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公开牌表的缺点:
大赛的体验会和平时打牌不同。当PT和RCQ采用公开牌表,而MO和MTGA的比赛不公开时,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大家在玩不同的赛制一样。理想情况下,打一场PT对局的体验应与打一场普通MTGA天梯的体验相同,而公开牌表无法实现这一点。
对局质量下降。当然这纯粹是个人意见,但我认为如果考虑对局质量,牌表保密会更有趣。我本不该知道你套牌中所有的牌,而是应该根据已知的线索尝试推测。出其不意是游戏的一部分,而公开牌表阻碍了这些对局的乐趣。
记忆变得更加重要。记住对手的牌表本不该是万智牌的关键部分,但在公开牌表的比赛中,它确实变得很重要——你有一分钟时间浏览对手的牌表并记住它,并且在比赛中无法再次回看。有些牌表非常好记,但是如果你遇到了一个80张的约力昂卡组,里面全是只有一张的卡牌,那么在60秒内很容易遗漏一些关键信息。在线上游戏中,这种问题要少得多,因为你总是可以在比赛中查看牌表。我非常希望官方可以在纸面比赛中允许牌手随时查看牌表。
它抑制了创新,特别是在备牌方面。一些非常酷的备牌策略(如直接转变整套游戏计划的策略)依赖于对手不知道你到底藏着哪些花招,而在公开牌表规则下,这些策略就不再有效。在这个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得如此多信息的时代,如果你还能想出能让其他人措手不及的招数,那你理应获得优势。但在公开牌表规则下这种情况不会出现。
总的来说,我认为公开牌表的缺点多于优点,但优点更为重要。牌表保密对比赛解说和牌手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公开牌表对所有人都是一种巨大的体验改善。虽然缺点也很多,但相对更主观,例如有些人可能更喜欢牌表保密的对局质量。因此,如果交给我决定,我也觉得应该像现在一样采用公开牌表。总之,无论你个人偏好如何,公开牌表已经是既成事实(至少目前是这样)。因此,了解公开牌表的比赛与你平时在天梯上玩的比赛之间有哪些不同就非常重要。
你的调度可以更有目的性
这对于控制和中速这类面对不同的对手想抓到不同的起手的套牌来说是一个优势。大部分时候,快攻套牌“寻找一个好的攻击性起手”的调度策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控制和中速的调度确实会发生变化。例如,如果你正在玩蓝白控制,你可能会有一个有携带式次元洞、最高裁决、异灯行进和四个地的起手,这对某些对局来说是一个相当棒的起手,对其他对局来说则是一手糟糕的牌。同样,对于多温的否决、吸收、记忆奔腾和四个地的手牌来说情况也是一样的。在无法得知对方牌表的情况下,你可能这两个起手都会保留,然后发现你的手牌在应对对方的套牌时根本无法运转;或者调度了,然后开始后发现上一个起手对着对手的套牌是一个很好的起手。如果你了解对方的牌表,这就不会是一个问题。


另一个结果是,组合技套牌在主牌局中变得更差,因为快攻套牌可以对着组合技针对性调度。例如在先驱中,莲花田野不太能改变调度策略,但如果是快攻套牌对着莲花的起手过于缓慢,快攻可以针对性调度去尝试找到更快的起手。
这使得在调度之后更容易决定放哪张牌到牌库底。控制套牌从公开牌表中受益最大,因为在面对速度更快的套牌时,通常很容易看出哪张牌不适合当前的手牌。对于其他类型的套牌,你也需要在调度时决定你要放到牌库底的牌是杀还是康,或着在去除与威胁中做选择。比如你在玩红黑中速,在对战快攻时将送终一击放底的决定可能会导致输掉这场游戏,但在对着蓝白控时中保留送终一击而放底一个生物同样会导致失败。
单张或许有更高的价值
这是个微妙的问题,因为公开牌表对套牌里的单张是把双刃剑。例如,如果我的备牌有一张处理残迹,我可以利用对手知道有这张牌来玩他。即使我手里没有这张牌,我也可以假装我有。而如果对手不知道我的牌表,我不管怎么装他们可能都永远不会想到这张牌上来。但反过来说,当你真的有处理残迹时,你的对手也会知道。这使得这张牌在某些情况下变得更糟。总的来说,我认为公开牌表对于处理残迹来说负面影响居多。
对于那些对手只要看到了一次就会绕着打的牌来说情况也如此。假设你在玩一个蓝色套牌,你在第二回合打出禁言坑了对手一下。因为对手不知道你的禁言究竟带了一张还是四张,他很可能会在整轮游戏中始终小心地绕着禁言打。如果你只有一张禁言,对你就非常有利。但如果你有四张,那就不一定了。而当你的牌表公开时,他们会知道你的禁言到底有几张,然后在决策时做出相应调整。

有时候在公开牌表的情况下,在套牌里放功能相似但并非完全一样的牌比全放同一张牌更好,比如一张点破咒语加一张神秘干扰的组合。这会把难题留给你的对手,让他去想要绕哪张。而如果对手知道你只有两张点破咒语或者两张神秘干扰,那他的思考就变得更容易多了。

不过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些只是细节问题。这些问题不应该导致你选择一张更差的牌,这只是一个你在徘徊于两个强度相近的单卡选择时最终决定的因素。我听说有的人试图用公开牌表的理由来证明选择较差单卡的合理性,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
针对备牌的备牌变得更容易被预料到
“针对备牌的备牌”指的是那些在主牌局中不一定很好,但恰好能针对对手的换备计划发挥作用的卡牌。例如,如果你在玩蓝白控,一种常见的策略是在备牌局中换入生物,这样当对手换下所有去除时你就能用这些生物击败对手。在公开牌表的比赛中这仍然是可行的,但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所愿。
例如,有一段时间我们在蓝白控的备牌中放了四张破邪天使——这在天梯对战中很好用,对手一般不会预期到你的备牌里有它。但如果对手看到了备牌中的四张破邪,他们就会保留所有的去除,这个计划就不太会奏效了。
那些计划在备牌局变成中速的变速快攻套牌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在备牌局控制面对快攻时会把很多高费的牌换下,让套牌的整体曲线往前移,用便宜的去除来确保早期生存。然后度过了前期的控制就会在备牌局的中后期因为难以处理快攻换入的高费威胁与旅法师的组合拳输掉游戏。如果你的对手事先知道了这个计划,他们就会保留一些更偏向后期的牌(比如反击咒语)以应对你的变速计划。
在备牌局更容易反针对
当你的套牌很吃单卡Hate的时候,你会因为不知道对手是否有相应的单卡Hate而紧张不安。例如你在玩发掘,在你不知道对手有没有虚空地脉的情况下,你是否应该换入结界去除?是否应该承受直接被黑地脉秒掉的风险而保留一个没有结界去除的起手?但如果你知道对手的牌表,这些事情你就不用担心了。

在先驱,一些容易被备牌针对的套牌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例如你在玩红蓝凤凰,对手是否有得享安息会影响你的换牌策略以及整局的游戏计划。如果对手没有RIP,你大概不想用点破咒语;如果你看到他有三张RIP,你可能不仅想用点破咒语,而且还会在第二回合不出碎账艾文而选择空过。
战场遗迹一类的牌变得更加重要
在比赛前查看对手的牌表时,我们经常关注的是对手的咒语部分。但如果你的套牌里有战场遗迹(或者母圣树)时,你还需要注意对手的基本地。举个例子,假设你正在与秘态转生套牌对战,然后你的套牌里有战场遗迹。你能确定他们的套牌里有基本地吗?如果有,有多少呢?当他们已经下了一张基本地之后呢?如果你确定他们的卡组只有那一张基本地,那么尽早使用战场遗迹就是个好决策。但牌表保密的比赛中,你可能无法承担这样做的代价。因为如果对手恰好有第二张基本地,你的整个回合都将被浪费,这是非常灾难的事情。

因此在公开牌表的比赛中,我在选择使用没有基本地的套牌时会加倍谨慎。如果在牌表保密的比赛中,有时不带基本地是可以的。因为大多数人不会在第三回合放飞自我直接战场遗迹,对手通常会认为你有基本地。但是如果对手已知你没有基本地,那么他们就会每次都这样做。
多样的预示牌变得更好了
如果你只有一张预示牌,那么在公开牌表的情况下会变得有些尴尬,因为对手会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有时这是没问题的(如果你的套牌不需要早知如此,你是不会故意带一张早知如此,专门和感临多重宇宙混着来忽悠对手的),但当你的对手需要猜这张预示牌是什么的时候,这张牌就具有了一些额外的价值。假如你的蓝白控套牌里有三张感临多重宇宙,那么第一张早知如此的价值可能比第四张吸收的价值更高,因为当你有预示牌时,你的对手必须在决策中考虑绕着早知如此打。

需要“喊一个牌名”的牌变得更好了
有时候我们打出像穿髓金针、非瑞克西亚断念妖或扰咒法师这样的卡牌时,不确定应该喊什么。甚至有人会喊一张根本不存在于对手牌表中的牌。
例如你正在玩人类,手牌里有扰咒法师。在第一回合你的对手下了沸腾山湖,到你的第二回合,现在你要出扰咒法师。你该喊什么?闪电击?你的对手可能根本没有这张牌。在极少数情况下,对手的套牌甚至可能不沾红。但在公开牌表的情况下,这类喊牌名的牌变得更好使了。
总的来说,我会总结如下:公开牌表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但我认为优点大于缺点。我很高兴见到现在的主要大赛都采用公开牌表。
在公开牌表中:
控制和中速会变得更好。
快攻会变得更差。
组合技在主牌局会变差,但在备牌局会变好。
混带功能相近的两张牌通常比全带同一张牌更好。但如果二选一中有张牌明显更差,就不用去考虑这个。
在公开牌表中,无论是对于你自己还是对手来说基本地数量都更为重要。
下周见,
PV
原文:https://playingmtg.com/open-decklist-events/,本文译者雾哀,校对Eric 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