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始于高颜值,申请最热门,转专业学长的申请之路!

2023-08-12 10:24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介绍

学校专业:浙江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GPA:3.84/4.0

TOEFL:101

GRE:326+3.0

科研情况:四段科研

录取结果:UT-Austin CSEM PhD(最终选择),Columbia MSDS,Duke ECE MEng,UChicago MPCS.

从暑假回来之后,就开始准备申请材料的我,在世毕盟培训师哥哥和mentor姐姐的帮助下,一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的完成,有好有坏,有惊喜,有遗憾,也没想到过自己这一波三折的申请季竟然是在415之后第二天收到Austin补发fellowship时结束的,心怀感激。


开始的地方

我还是挺早就已经确定出国的想法了,不过当时的想法也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学托福,学GRE上,对于自己以后想要学习的专业,想要做的研究,更不用说将来想要的工作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想法。直到大二春夏学期,一次机缘了解了几家不同的留学机构,开始觉得自己一个的力量还是挺微弱的,对于想要转专业的自己,总不能任何时候都一个人去扮演一支军队吧,也最终在面谈之后选择了世毕盟(GGU)。当初选择世毕盟,其实除了个人的好感之外,也无法逃避“迷信”般的看上了GGU如此之多的成功案例,不过随着申请季的进行,慢慢地发现世毕盟的优秀和闪光远远不在,也不止于此。


硬性成绩(GPA,TLEFL,GRE)

硬性成绩对于任何一个申请的同学而言,都是最开始的一块敲门砖,而对于像我这样转专业的同学而言,相较之下就更为重要了。对于转专业而言,专业课的缺失是一件不可避免或者说很难避免的事情,因此在努力选并学习该专业的专业课之外,就要最大程度上的提升自己的GPA,以及专业排名。它们不仅仅能够表现出你在当下专业的水平,也能够体现你的学习能力,一个好的GPA和专业排名在申请的过程中能够让学校大胆地相信你在今后的学习中仍然能够有所收获有所产出。

对于无法在学校里面选上的专业课,可以自行上一些网课,哪怕可能在申请过程中起不到很大的效果,但也绝对能够在暑研等经历中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帮助。
对于TOEFL和GRE而言,重要性无需多言。考TOEFL和GRE,孰先孰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快刀斩乱麻,不要拉长战线,如果听力口语较好,就先考TOEFL,反之也可以先考GRE,GRE大量的词汇无疑会让你的TOEFL更为轻松。我的TOEFL就是个反面例子,我是从大二就开始准备考TOEFL了,但是因为听力和口语不大行,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成绩,到最后也潦草结束,而GRE的话吸取教训狠狠学了一个多月,最终也一次取得了这个成绩。所以对于TOEFL和GRE,尽量把每一次的考试当作最后一次,不要抱着下次还有机会的心态了。



科研

一般对于非商科的专业申请而言,科研就比实习显得更为重要了。科研不仅能够帮助自己得到像论文、推荐信、经历这样的背景提升,也能帮助自己一步一步地了解兴趣和方向所在。我前前后后有了大概四段科研,每一次的科研都让我对今后的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从最开始的data science,到现如今的computer vision,从最开始的目标研究生,到最后选择去读PhD。大概也只有这一段段的科研经历才能带给我的改变和进步吧。
科研也好,实习也罢,都需要我们珍惜好每一个假期,利用好每一个假期,也只有在假期才有可能做出和别人不大一样的东西。印象中很多同学的暑研都是大三暑假的,现在大二的同学不妨从大二暑假就开始做科研吧,无论国内外,相信都能够带来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转专业而言,当时在大二春夏学期签了世毕盟之后,考虑到转专业的限制,培训师哥哥就立马着手帮忙寻找国内的暑研,以提高背景,这也才有了后续的一段段科研经历。


选校

在申请之初,培训师哥哥早早的就帮忙准备好了申请季时间安排表,跟着时间表一步一步来,不用急着赶进度,而是把每一步都做精,才是申请季最该有的姿势。
对于选校,我大概从大三暑研回来就开始了选校的准备,当时其实还是挺纠结的,不知道自己的水平,不知道自己应该多申PhD还是Master。培训师哥哥给了我很多的建议,我也在他的帮助下确定了最终的选校表。虽然我在整个申请过程还是会有反复的害怕和担心,培训师哥哥都能及时的给我带来鼓励和信心。
在选校的过程中,还是推荐可以多问问培训师和mentor,他们对于过往的申请结果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虽说申请会很玄学,但是大环境下过往的成绩还是有很大参考价值的。



文书准备

文书准备对于语文文采不好的我可太头疼了,很感谢一路有培训师哥哥和mentor姐姐的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文书也从当初开头段憋不出一个字,变得越来越好。除了数不清次数的修改文书,反复推敲、润色,逐词逐句的斟酌之外,他们也帮忙提出了专业的建议,突出我专业相关的背景。有这样的系统的修改和指引,又怎么会担心申请季的结果呢?


关于套磁

第一次套磁的时候是在暑研,而对于申请PhD而言,第二次套磁则出现在申请阶段。两个阶段的套磁大同小异,最需要做到的是知根知底。不同的是,在套磁暑研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广撒网,来提高自己得到暑研机会的可能性,这里就很感谢培训师哥哥给我列出来的教授清单;而对于教授的研究,人的精力有限,可能简要的阅读教授的论文和近期的研究内容,给出自己的一点点想法即可,并且申请暑研的套磁中,介绍自己的背景也有着相当的重要性,告诉老师自己具备多少的能力。
而对于申请PhD的套磁而言,想必这个时候,能够契合你兴趣爱好、研究方向的教授已经不多了,这个时候需要仔细了解教授的研究,着重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所能够想到的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有可能的话也需要从侧面,和教授的学生聊聊,了解教授的近况,性格,是否招PhD等等,做到知己知彼。
套磁之后,面试技巧GGU有很多的东西会教,我就不多赘述,而套磁成功之后,尤其是暑研套磁,应该及时跟进,可以先远程的看一些paper,了解暑期可能会做的事情,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你onsite的工作效率。当然套磁之后的沟通也不能有所懈怠,也需要对每一句发出去的话都有所思考,保持良好有效沟通。但同时,不必太过于紧张,不用担心自己做的成果怎么样,保持良好、积极以及勤奋的状态就可。



写在最后

申请季其实有起起伏伏、跌跌荡荡,有开心喜悦,有失落焦虑,有被相信的坚定,也有害怕辜负的紧张。不知道大家的申请季是怎么度过的,我其实还算是个持续性焦虑的同学,好在焦虑时会寻求帮助,选择思考。也感激在这次的申请季中除了家人、朋友,能有世毕盟,有培训师哥哥和mentor姐姐的陪伴,一步一步地陪伴和帮助我成长,不厌其烦。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你们把光带给了我。

申请季结束了,很幸运有一个美妙的结果,其实还很想感激每位帮助过我的老师,以及今后PhD阶段的老板,不仅是很感激你们曾经对我的帮助,更感激你们对我的信任,相信我能做出更多更好的东西。开口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但好在我不喜欢让信任自己的人失望,就大恩不言谢,继续努力吧。
最后希望还在准备申请的你们,不用害怕与担心,我们都是微光,引用熊浩在奇葩说的一句话“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然后一起发光”,就在走向人生梦想的阶段一起发光吧。


始于高颜值,申请最热门,转专业学长的申请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