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河边林中夜莺在歌唱-1936年电影Груня Корнакова 女壮士,夜莺曲

2020-12-28 04:56 作者:LeoZhou34  | 我要投稿

我小学生时开始很喜欢唱的歌“夜莺曲”:“河边林中夜莺在歌唱,歌声充满悲怆,……。”歌词中有句“索-拉-维-什格-拉-维什-格……”,那时全然不知道是什么。

这支苏联歌曲,在中国,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1939年)开始,流传了几十年。

来到二十一世纪,有音乐大家找寻这支歌的信息和苏联原谱找了许多年。

端赖互联网, 2007年开始我陆续在中文和外文网站找到了这支歌的出处,得到了苏联原谱、苏联电影视频、“夜莺曲”苏联原唱、在中国上映等等的相关资料。

 “夜莺曲”是苏联电影里的歌曲,电影名叫“Груня Корнакова (Соловей-соловушко)”英译“Grunya Kornakova / Nightingale和Grunya Kornakova / Solovey-solovushko”,中译“‘格鲁尼亚·柯尔娜科娃’或‘夜莺曲’”,是苏联的第一部彩色电影,1936年6月11日在莫斯科首映,同年11月在美国上映。上映后在苏联和世界都得到重视,是载入苏联电影史册和世界电影史册的影片。电影音乐作曲是Я. Столляр,斯托亚尔(又译斯托里亚尔)。

电影讲述一家磁器厂厂主不惜人为纵火烧毁木厂房,四十来个工人被烧死,厂主得到大额保险金,另造了砖石新厂房。女工科尔娜科娃,本是天真活泼普通工人,她的叔父(机车司机)探知到厂主的罪恶所为,把真相写成传单,科尔娜科娃和叔父一起用传单把真相告诉人们。本就愁苦愤懑的女工们,见到传单,终于忍无可忍,找厂主和工头算账。科尔娜科娃左臂被警察开枪打伤,急用丝巾裹住流血的臂膀,奋力去到高楼窗口,挥动染满鲜血的丝巾,工人们见到信号,反抗爆发了,纷纷用磁器作武器掷向警察。

据说这是1901年左右俄罗斯的一个真实事件。

在中国,1939年5月5日开始以《女壮士》片名在上海沪光影戏院公映。上映之前4月份的报刊上就刊载了姜椿芳(欧之)译的“夜莺曲”歌词,5月开映前几天,又刊发“介绍‘女壮士’”的文章,上映期间,又有林淡秋的“‘女壮士’印象”,各种报刊还有众多的介绍、评价文章,歌谱也有多家刊物刊登,以后常有歌曲集收录。赵沨后来翻译的歌词,是直到现在流行的版本。

电影之外,苏联还灌录出版有几张“夜莺曲”歌曲唱片。

影片中的歌唱出现四次,第一次,是圣诞前夜天真姑娘无忧无虑欢快的歌唱,第二次已是缓慢下来有了心在滴血的悲怆,第三次悲怆之余,要勇敢进取,接着的第四次,众女工一一的应和唱起来。

哦,原来我小时唱的“索-拉-维-什格-拉-维什-格……”,是俄语Соловей-соловушко(夜莺)的发音。

中文演唱,有孙淑香的版本(我用在视频中结尾处),还有刘旭峰的版本,刘旭峰的版本正确的写明歌曲是苏联电影“格鲁尼亚·柯尔纳科娃”插曲。

多年后,有文章回忆到当年看电影“夜莺曲”,有些回忆说的情节或联想例如巴黎公社、丹娘这些,在我看到的电影“Груня Корнакова (Соловей-соловушко) ”里,并没有这样的情节或者关联。邓颖超曾亲历1919年天津的双十游行和警察的冲突,20年后的1939年5月4日,刊出回忆,那才真正是电影里的场面镜头。邓颖超的回忆说:1919年,我们用长竹竿和警察斗争,我最近看的影片“夜莺曲”里,女工们用手中的磁器碗盆盘瓶做武器打击对手,令我想起上述的一幕,同时感到,当敌人逼近我们时,身边的任何器物,都可以作武器反抗打毁敌人。

中国当年“夜莺曲(女壮士)”公映前,有过内部放映,地点在重庆?上海(已是孤岛)?其它地方?电影史之类会有记载吧。


河边林中夜莺在歌唱-1936年电影Груня Корнакова 女壮士,夜莺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