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理学:对某人或某事的热情消退,意味着将出现重大心性的改变

2023-06-10 12:10 作者:缅怀祭  | 我要投稿

一个人心性的养成,从来都是在热情消退之后才形成的。 有没有发现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期对某人或者某事格外的痴迷且充满热情,然后进入一个热情消退的阶段。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这个热情消退的阶段叫做“热情休眠期”。每个人都要成为他自己,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热情休眠期”也可以理解为调整自我的时期,重新调整人生的方向以确保最终成为自己。这也同样意味着,对某人或者某事的热情消退之后,将面临重大心性的改变。或者是彻底的分离,或者是整合与认同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热情休眠期”是什么? 热情的消退与内在的分离 热情休眠期最明显的状态就是,对某人或者某事失去了热情,是一种内在分离的过程。比如在亲密关系中两个人彼此感情交融,之后进入一个热情消退期。度过热情消退期之后,两个人或许会分道扬镳、或许会以更加相爱但相对温和的方式存在。再比如孩子初次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内心会产生与父母的分离感。孩子会意识到将独自应对生活的挑战,对父母的热情将会消退,并逐渐将其内化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就好像在心里面有一个永远都不会离开自己的父母一样。 对所经历的事情的整理与组织过程 热情休眠期是对所经历的事情的整理与组织的过程,这是心智发展的标志。比如某人一段时期沉迷于练习钢琴,后来进入一段热情休眠期,个体意识到自己并不真正喜欢钢琴,并且坚定的认为不会在钢琴中获得丝毫的快乐。当他度过热情休眠期之后,就会彻底放弃练习钢琴。也许在热情休眠期会出现另外的情况,个体意识到自己固然喜欢钢琴,但是钢琴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钢琴上面。当他度过热情休眠期之后,就会将练习钢琴当做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没有之前的热情了但是依然充满热爱。 “热情休眠期”对个体的影响 内在资源的整合 正如上文所讲,热情休眠期其实就是内在资源的整合过程。我们以及同我们交往的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内在资源将对我们之后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内在资源包括:个体能够更好地忍受失落、冒险改变、拓展经验以及发展关系。个体将有能力承受好的与坏的经验,并以充分存在并坚定守信的方式涵容自我所有面向。这是一种发展的理想化模型,当然存在一些在整合方面存在困难的人。这些人将以刻板、僵化的自我防御形式,去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威胁和挑战。 心性的改变 热情休眠期过后,个体将面临重大心性的改变。在亲密关系中有着更为显著的体现:两个人度过了热恋期,之后两个人热情都在消退。在热情休眠期,两个人尽管没了之前的热情,但是仍然以相敬如宾的姿态对待彼此。然而,热情休眠期过后两个人都将发生重大的心性的改变。我们通常认为,这种改变通常是“不爱”的表现。事实上还存在另外的情况,那就是“真爱”的表现。尽管两个人没有之前那么的热情似火了,但是会把对方当做一个充分存在且坚定守信的涵容者来对待。 如何度过热情休眠期? 有些事物终将离开,并以其他形式存在 当我们发现对某人或者某事热情不在的时候,千万不要担心和忧虑。因为有些事物终将离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够好、不够强、不够优秀。分离是人生的常态,要学会妥善处理内心对分离的焦虑和恐惧。这些事物并没有真正地离开,他们将以其他形式存在。就好像你读了一本书,书里面所阐述的对爱情、对世界的看法将成为你的一部分一样。就好像你认识了一位好朋友,这位好朋友身上的优点被你所认同并成为你的一部分一样。感受内在的分离状态,你会越来越成熟。 了解我们当下真正想要的以及想要成为的人 处在热情休眠期,是更好地了解我们当下真正想要以及想要成为的人。当你对某人或某事不再有最初的热情时,不要彷徨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一个短暂的分离过程。当你经过思考、组织、整理之后,你发现这个人、这件事正是你所向往和追寻的,那么你将重新回到之前的状态里。也许还是没有最初时那样充满热情,但是你会以更加坚定的方式将其融入到时间的长河里。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当你从热情休眠期走出来之后依然向往某人或者某事时,你便是找到了你自己。 完成内在自我的认同 每个人都要成为他自己,这需要更加坚定的自我认同。处在热情休眠期的个体,要懂得舍得。把自我认同的信念、看法、想法、渴望、需求,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将不认同的部分暂时放下。也许你从别人那里听到一句非常正确的话,但是你并不能够完全认同,仍然需要你暂时放下。那些“正确但不能为我所用”的信念、看法、想法、渴望和需求,同样是阻碍你发展的障碍。在热情休眠期全然的认同自我的所有面向,之后才能够更好的迎接生活的挑战。 总而言之,对人事的热情消退,往往伴随着重大心性的改变。或是离开、或是更好的融合,对个体而言都是成长。

心理学:对某人或某事的热情消退,意味着将出现重大心性的改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