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0余场夏日祭被取消,二次元爱好者:爱国营销号们,请放过夏日祭

2022-07-29 21:02 作者:辣条剧叨叨  | 我要投稿

嘿,这里是辣条

最近想起来一件事,吴啊萍事件背后与夏日祭漫展活动背后有啥关系呢?

这两件事情,也没相差几天。

背后似乎都指向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

同时也因为行走的50万,越来越多,网友们反抗的情绪越来越激烈,导致了各地的夏日祭漫展都被取消。

所以就看到了很多漫展爱好者,忿忿不平,言辞激烈。

这些二次爱好者他们认为,这是漫展绝不可能是夏日祭。

“和风”元素只是漫展的卖点之一。

日本动漫只是漫展的一部分,漫展也不等于夏日祭,就像汉服只是民族服饰的一种。

以夏日祭的理由取消漫展是不可取的。

这是阴谋论,这是玄学,是爱国营销号蹭流量,扣帽子的把戏。

看他们的言语,辣条只觉得,她们没有大局观,没有民族大义,只在乎个人利益。

当初要人肉吴啊萍事件爆料者的网友,便是如此。

比如下面这位网友的言论,他特地写了长篇大论来驳斥取消夏日祭行为。

认为都是爱国营销号们在背后做鬼。

该作者认为这件事中,小破站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一直致力于推动者夏日祭活动。

但在你们的阻拦、炮轰之下,举办方只能被迫取消活动,这些损失算谁的,动漫爱好者的损失又算谁的?

举办方亏钱了不说,还被你们贴上了帮凶的烙印。

甚至不惜为了黑而黑,搞起来玄学,各种胡言乱语。

该作者在文章中,还逐一驳斥了司马南等大v,对于举办时间和地点的解读。

认为这只是市场行为,为了迎合年轻受众。

斥责这些大v说话不动脑子。

同时他还强调,夏日祭更大的作用是“祈福”。

而那些营销号的言论都是为了“蹭一蹭爱国流量”,把如今Z世代的人描述成了“人均精日/恨国”。

我们过洋节是为了追求美好事物,夏日祭是市场决定的,而且还促进了我们的经济内循环。

所谓的文化侵略也是无稽之谈,这本就是一种圈地自乐的乐趣。

看完该作者的文章,辣条感觉怎么又是一个行走的50万。

佩服,轻描淡写,潜移默化之中,就把这事写过去了。

表面上写的是那么回事,但禁不起推敲。

用市场来当借口,市场背后是什么?是资本。资本暴雷的事情还不够多吗?

夏日祭是啥?

经常逛展子或者圈内人,自然懂这个意义。

在漫圈,这表面就是一个日式的展子活动。cos各种动漫人物,会场布置得非常日式,吸引大量年轻人参观游玩。

在日本则是传统节假日,每年七八月份举办各种祭祀活动,在国内其实就是庙会、游园活动。

通常大多数去参与漫展的人,提到夏日祭他们依旧会认为只是漫展。

但老油条,他们知道夏日祭是啥,那为什么还要在展子里面搞这些东西呢?

估计和展子的受众有关,去看展子的都是一二十岁的年轻人,以及十岁以下的孩子。

毕竟“少年强,则国强”。

漫展是二次元文化和动漫文化相融合的落地产物,大家逛展子无非就是看看漂亮MM,欣赏cos,集邮打卡什么的。

但这些年似乎变了味,逐渐成了披着漫展外衣的“真-夏日祭”。

本来漫展就是漫展,最后演变成了漫展=夏日祭。

最明显的就是宣传用语,什么拜年祭、圣诞祭、夏日祭等等,干什么都要加个祭字。

但其实,大家都忘了,“祭”本来就是我们的文化。

《礼记祭统》记载:凡祭有四时,春祭曰杓,夏祭曰稀,秋祭曰尝,冬祭曰忝。

那为啥,最后演变成了,提到这个词语就想到了日本祭。

这是文化反哺的结果。

一方面,在我们的大城市基本上找不到祭祀活动了,乡村也就逢年过节才有。

二来,祭对于我们来说是哀悼先人,这个词是带着哀伤的,平常不提及。

但日本学去了之后进行融合,产生了他们独有的祭祀活动。

再把这些祭文化融入到文化作品中,输出出去。

到2023年我国泛二次元用户将达到5亿,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资本一看有钱赚,自然就把它做成了一门生意,进行商业化大肆扩张。

其实分辨我国祭与日本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看布景元素。

夏日祭活动中日本文化元素相当浓郁,从现场布景、建筑、服饰、吃食,到礼品装饰、游戏等等,全部都是日式风韵。

而且有的商家还打着“原汁原味”的和风,来吸引顾客。

比如和风舞台、建筑、日式灯具、超大鸟居、屋舍等等。

超过20座城市,超60场夏日祭活动取消

夏日祭在南京举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几乎每年都会在新庄会展中心举办。

估计有八个年头了,辣条2017年去过一次。

以前辣条去的时候,还真没想得那么深入,就只觉得他是一个展子。

2011年

这次的举办地点距离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约2.5公里。

这次事件闹大后,才发现,短短这四五年中,夏日祭活动居然遍地开花。

一线城市就算了,连四五六线不知名的小地方也参与了进来。

而且还是举办了多年,由此可见这种活动的推广速度。

这些城市在选择上也是有意义的,每个城市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悲惨历史。

南京:南京大屠杀。

牡丹江:牡丹江保卫战,击毙日军300多人,包括一名少佐。

长春:九一八事变。

铁岭:1929年“铁岭事件”。

枣庄:台儿庄战役,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

德州:1937年德县保卫战。

滨州:“三光”政策实施地。

固始:大别山老区,1938年9月富金山战役歼灭日军约10000人。

永城:1939年永城惨案。

可能会说辣条危言耸听了,但种种迹象,无一不在表明着什么。

有时候,有些东西,真不能想简单了。

整个七八月份,超过20个城市都在举办此类活动。

前前后后算下来60余场。

不过事情闹大后,这些城市也都纷纷取消了活动。

各家出了通告,说要查幕后举办者。

短短这几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为什么会如此?

不少人认为是商业化的结果,既然是商业化导致的,那么就会存在利益。

所以幕后之人就不应该独善其身,只是停办活动,治标不治本。

这些年从“日本风情街”到“日本学校”再到“日本传统文化节”,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出现后,我们其实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点。

就是--这些东西都不是由下而上出现的。

普通老百姓只是受众。

其实在这些展子背后,几乎都有一家公司的影子--小破站。

当然小破站也只是其中之一。

毕竟小破站本就是二次元爱好者的聚集地,动漫也是他的主业。

年轻的z时代,也不只是颓废,只知道崇洋媚外的一代。

他们有很多人喜爱外国文化,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非常拎得清的。

他们是日漫和游戏的粉丝,也依旧热爱着自己的国家。

大义是底线,尊严不容侵犯。

【辣条原创搬运举报】



60余场夏日祭被取消,二次元爱好者:爱国营销号们,请放过夏日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