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技能针刺操作要点(含助理医师)
内容来源于【好医生医考教育】公众号,更多医考考点、口诀资料欢迎私信免费领!

医师考试倒计时,资料免费领:医师考试必备,《学霸备考手册》包邮免费领!
技能冲刺倒计时一周,今日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技能操作考试要点,小编整理如下:
针刺操作要点
1.操作前需物品准备齐全,操作中注意人文关怀,口述需全面、完善,操作流畅。
2.操作当中需注意无菌原则。针灸等破皮操作前:腧穴消毒,医师双手消毒。
3.以下内容为基本操作当中的记忆要点。
4.操作完毕后:注意物品整理,医疗废物处理。
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拇、食指指腹持针,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使中指指端比针尖略长出或齐平。
(2)指切进针法:押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掐固定腧穴处皮肤,刺手拇、食、中指三指指腹夹持针柄。(适宜于短针)
(3)夹持进针法:押手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住针身下段,以针尖端露出 0.3~0.5cm 为宜;刺手拇、食、中三指指腹夹持针柄,刺手捻转针柄,押手下压,双手配合,同时用力。(适用于长针)
(4)提捏进针法:押手拇、食指轻轻提捏腧穴近旁的皮肉,提捏的力度大小要适当,刺手拇、食、中指三指指腹持针。(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注意和平刺结合)
(5)舒张进针法:以押手拇、食指或食、中指把腧穴处皮肤向两侧轻轻撑开,使之绷紧,两指间的距离要适当,刺手拇、食、中指三指指腹持针。(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
针刺的角度
角度:直刺—90°垂直刺入;斜刺—45°左右倾斜刺入;平刺—15°左右沿皮刺入。
行针手法
(1)提插法:插是将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提是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
(2)捻转法:向前向后的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
(3)循法: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循按的方法。
(4)弹法: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
(5)刮法: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或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6)摇法: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
(7)飞法: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轻微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
(8)震颤法:刺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
针刺补泻
(1)捻转补泻
补法: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用力为主。反复捻转,操作时间短。
泻法: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用力为主。反复捻转。操作时间长。
(2)提插补泻
补法: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反复提插。操作时间短。
泻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反复操作。操作时间长。
(3)徐疾补泻
补法:进针时徐徐刺入。留针期间少捻转。疾速出针。
泻法:进针时疾速刺入。留针期间多捻转。徐徐出针。
(4)迎随补泻
补法: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
泻法: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
(5)呼吸补泻
补法: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泻法: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6)开阖补泻
补法: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按闭。
(7)平补平泻
施予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即每次提插的幅度、捻转的角度要基本一致,频率适中,节律和缓,针感强弱适当。
中医医师技能操作口述资料内容展示如下:

中医医师技能口诀资料部分整理如下:

完整版本中医技能操作口述资料、中医技能口诀资料私信小编免费获取!
以上“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技能操作”考点内容由好医生医考整理,更多中医技能口诀、技能操作口述资料、技能病例题库欢迎私信小编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