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财政无钱可发,这些操作为哪般?
第一、政治任务:扶贫任务到底扶了谁的贫? 今地方政府财政没钱了,过节的工会福利没有了,为期五年的扶贫任务却是一期不落,同样一个区,每个学校的扶贫金额也是差距巨大,有的学校只有三五百,而本校高达1500,大家都是乡镇上的,而且财政发钱,大家的收入都一样,为什么扶贫任务的金额差距这么大?本来就不多的收入,还要以政治任务的名义来强压完成,还把扶贫任务(购买大公司的货品)当作节日福利。这些扶贫产品到底扶的是谁的贫?
扶贫产品之一 92元 这是同事发在群里的礼盒内的产品,看数量也就5包,平均一包18.4。这个价格符合市场监管吗?
仔细看产品详情,果然是5包产品。看产品净含量和超市的规格也是差不多的,为什么价格和超市差距如此巨大? 【这次扶贫任务的商品选购品种丰富,等待到货-哔哩哔哩】 https://b23.tv/QRHfwEj
一袋5KG的米也是平均近10块一斤。
扶贫任务到底扶了谁的贫? 第二:地方政府财政缺钱,教委反而增设学校领导岗位为哪般? 都知道大环境不好,地方政府的土地政策玩不下去了,今年秋季开学,县城新开、扩建的中小学至少有5所,乡镇的学生越来越少。 往年该发的绩效工资今年一分没发,这绩效工资是从每个人本来的工资里扣了30%进行再分配,一般职工都得不回来,班主任运气好勉强能得回自己的平均数。毕竟大家都知道班主任是狗都不干的岗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委不但不缩减行政管理人员,反而还在许多学校增设了校长、书记分别管理。以前学校规模更大的时候,学校的书记校长都是由一个人兼任,现在学校规模越来越小,反而还分设两个岗位,也就意味了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校长、书记绩效是全校平均数的1.8倍,财政会加大支出。 校内也是增设了“干事”一职,今年在学校规模缩小的情况下,居然又多提拔两位干事,莫非学校规模小了事情反而变多了? 现在一个在编教职工近80人的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书记一人,正校长一人,副校长两名,
德育副主任2个,德育干事4个 这学期一口气增加两个干事
教导处主任1个,副主任2个,干事两个
后勤这学期增加一个干事 目前行政管理人员高达18人之多,占了整个学校在编教职工比例22%,接近四分之一了。学校的管理岗比例这么高的吗? 校内还有众多从副校长校长之类退下来的,他们的津贴也相当于副校长级别,这种有4个。 拿“职务”津贴的人员22个,占在编教师的27%,超过四分之一。 以上这些所谓的行政管理人员每个月的绩效、绩效工资都是有职务津贴保证的,也就是这一个蛋糕越来越小(学校规模缩小了,老师越来越少),分蛋糕的人更多了,这些人还要先分大块的,剩下的才轮到一线老师。怪不得退休老头当着书记的面大骂不做事只分钱。 奇怪奇怪,学校越来越小,老师学生越来越少,行政管理人员越来越多,莫非事情越来越多,之前岗位的管理人员忙不过来? 建议,行政人员冗沉的学校,实行改革,大刀阔斧,砍掉一些没什么能力,思想不积极,做事拖沓的行政人员,让真正能做事,也能做好事的人上位,这对学校的发展,肯定是好处多多。 冗沉繁杂,该精简当精简,花样越搞越多,形式主义越来越盛,该省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