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博物馆,带你走进历史的印记
最开始的一篇文章,我讲述了国棉厂由盛转衰的历程。还好,一纸文件将纺织厂没有拆迁的建筑保留了下来。令人庆幸的是,郑州纺织博物馆开工建设,我们也有机会去探寻从前的记忆。
纺织博物馆建设在三棉后面(也就是方圆经纬前面的那块空地上),一个月前,纺织博物馆已经开工了,好像于2022年底完工。纺织博物馆的建设,象征着历史的印记得以留存。
尽管那些厂房已经变成了一个个社区,国棉厂家属院也要拆迁,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个地方终究不会被人们忘记。国棉厂象征着老郑州人的努力,坚持,顽强,拼搏。只有这样郑州才会成为那时纺织业作为发展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如今,一代繁华已经落幕,但是那种精神永存。
纺织博物馆里你一定会记载着那代人,那些在国棉厂努力工作的人,他们的照片一定会在博物馆里延续下去。那些国棉厂的历史,也必定会被记载。不关博物馆里记载的是什么,那种精神必定会被人们铭记。
国棉厂家属院即将拆迁,我们依依不舍,因为儿时脑海里记忆的地方即将拆迁,不过还好那块地没有发展房地产,而是成为了历史文化街区,这也证明了我们所在的这块土地下,必定有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国棉厂家属院门前的牌匾已经成为了文物。这象征着文物局对文化传承,历史传承的重视,这是一件好事。也正是因为郑州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才使得郑州成为了一座古都。
在国棉厂附近居民一定记得棉纺路。一条棉纺路,一座郑州城。它见证着郑州的发展和变迁。周围的建筑从最初的厂房,到现在的小区。现在棉纺西路(工人路——文化宫路)上,一路都见证着棉纺路的发展进程。一条棉纺路,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毛泽东主席来郑州国棉厂考查。那时郑州很小,主城区就在棉纺路一带。现在,郑州已经迎来“四环时代”,郑州发展了,然而见证着郑州发展的地方却要拆迁了。棉纺厂的历史悠久,但毕竟过了很长时间,居民区房子的安全性有待商讨。所以棉纺厂及家属院将被拆迁。相信新的历史文化街区能够还原国棉厂的样子吧。
城市的发展必然是主流。现在郑州大力开展绿化,城市变得更加美观。郑州也成为了真正的“绿城”。其他城市的人们在以后可能会称赞郑州的环境,郑州发展之快,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郑州的文化和历史。郑州的二环以内,象征着老郑州的发展。以前这里就是郑州的城区,就是郑州的中心。但现在,郑州的商圈很多,新区也建的很漂亮,人们可能逐渐忘却了老城。尽管这样,国棉厂也必然存在于老郑州人的脑海里。
国棉厂见证着郑州经济的发展。很久以前,国棉厂拉动了郑州的经济,郑州的棉织品送到全国各个地方。随着机械的发展,使用人力的国棉厂好像不能与时代相匹配。所以国棉厂厂房被利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可是它真的没有意义吗?不。现在的国棉厂传承着郑州人的顽强,拼搏,进步,将老郑州人的努力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找到自己努力的意义。同时纺织博物馆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建也就有了意义。
不管是纺织博物馆还是历史文化街区,他们都承载则一种奋发,顽强,拼搏的精神。一方面,这里能让老郑州人找到以前的记忆,另一方面,这里能让新郑州人感受到老郑州人的努力,让他们找到自己奋斗的方向。这也算是见证郑州发展的一种方式了吧。不管怎么样,我都祝愿自己所在的城市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