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和角斗士——康茂德皇帝列传》(28)

第八章
康茂德
角斗士
(公元192年)

PART 1
191年末或 192年初,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使新的大力神面临着对其神圣地位的最大挑战: 一场大火在夜间从某处民居燃起,火势蔓延到和平神庙(Pax——Concordia),并蔓延到埃及和非洲商品的仓库,火焰被高高举起,冲进宫殿,吞噬了宫殿的大部分地方,几乎所有的国家记录都被烧毁了……大量平民和士兵抬水,康茂德本人也从郊区赶来鼓舞人心。然而,直到它摧毁了所到之处的一切之后,它才因为耗尽力量而熄灭了。
马里乌斯·马克西姆斯是传记作者描述康茂德统治时期的主要依据,他当时不在多瑙河,因此省略了对这一灾难性事件的详细描述,只是将皇帝想要放火烧毁罗马‘就像烧毁他的私人殖民地一样’的恶意谣言作为事实重复了一遍,但被禁卫军长官,也就是莱图斯阻止了。
《奥古斯都列传》所做的是将火灾和皇帝决定将罗马重建为殖民地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赫罗提安对火灾的详细描述表明他是以目击者的身份写作的。他将起火原因归结为夜晚的闪电或地震。后者可以排除,但闪电通常会伴随着大雨,而大雨会减弱火势,但赫罗提安明确指出当时没有雨云。他可能将火灾归因于闪电或地震,以暗示朱庇特对康茂德的愤怒,这与康茂德声称受到最伟大的神的保护直接矛盾。火灾在罗马一直是个大问题,当时也在城中的卡西乌斯·迪奥明确指出,火灾起因于一户人家,也许是一盏翻倒的油灯。
和平神殿位于奥古斯都广场的东南角,普林尼认为它是这座城市最美丽的建筑之一。它是维帕芗于公元 75年用犹太人战争的战利品建造的。它收藏了耶路撒冷犹太圣殿的珍宝、尼禄收集的大量艺术品,其附属建筑还有一个大型图书馆。古代世界的一些伟大的文学、宗教和美学宝藏就在那一夜消失了。盖伦的许多作品被毁,这位伟人自己也对这场灾难感到遗憾。寺庙不仅被用作礼拜场所,也是富人的存款银行,他们认为寺庙里既有实体守卫,又有神的庇护,比在自己家里存放钱财和贵重物品更安全。在法庭上有争议的钱财也被存放在神庙中。和平神庙是城中最负盛名的神庙,肯定是大多数储户的 “首选神庙”;据赫罗提安说,"每个人都把它作为自己财产的存放处"。他总结道:“那天晚上,许多富人被大火烧成了穷光蛋。虽然每个人都对公共财产的毁坏表示痛惜,但每个人都在考虑自己的私人损失”。神殿庙宇被烧成灰烬,这本身就是一场灾难,但周围的房屋都是富裕阶层的财产,这些房屋也被大火吞噬了。
大火越过广场,烧向维斯塔神庙、农神萨图恩庙、尤利乌斯神庙和卡斯托耳神庙、朱利亚会堂、盖乌斯和卢修斯的门廊、奥古斯都和提比略的凯旋拱门、舰首讲坛和图密善厅及其前院,所有这些都遭到严重破坏。灶神神庙随后起火,其入口正对着贞女院,贞女院里有六名女祭司,她们被高墙围住。这些贞洁的处女是由帝国时代的最高大祭司任命的。她们在维斯塔神庙中守护圣火至少三十年,然后她们才能解除誓言,并获准结婚,皇帝会为她们提供丰厚的嫁妆。她们的职责还包括保护罗马赖以生存的圣物,如守护神神像。据说,守护神是传说中的埃涅阿斯从特洛伊带回来的神像,从来都不对外展示。
人们相信,这个圣物是保护罗马安全的护身符,被视为罗马成功的基石。尽管指挥禁卫军、城市队和城中其他士兵的康茂德竭尽全力,但灶神神庙还是被火焰吞没了。神殿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中。唯有维斯塔贞女等人才被允许接触神圣的雕像,他们将雕像从火焰中抢出来,沿着圣路从帕拉丁山上抬到皇宫。
大火似乎如影随形,越过山坡两侧的建筑,烧进了皇宫本身,烧毁了包括藏有国家档案的图书馆在内的大片区域。这一损失可能是后来的法律编纂者收集到的康茂德统治时期的法律案件数量有限的原因。帕拉丁宫被毁后,康茂德不得不搬到维蒂里亚别墅,这也是他最终被谋杀的地方。大火持续肆虐了数天,烧毁了城市的大片区域,最终在雨水和士兵及市民的努力下才得以扑灭。
对于康茂德来说,这场大火是一场宗教、政治、金融和社会灾难。对于一位半神来说,他的宣传经常宣扬他的虔诚和神灵的保护,同时他还声称自己是保护人民的神圣英雄。这位皇帝将自己的统治与治安、安全和富足的承诺联系在一起,尽管饥荒最近一直笼罩着这座城市。这场灾难被看作是神明的不认可,是神明本身对皇帝宣称的谴责。从赫罗提安对火灾起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历史学家继续说道 因此,整个事件被认为是超自然的,因为当时的人们确信大火的开始和结束都是神的旨意。有些人由此预言,和平神殿的毁灭是战争的预兆……由于这些悲剧接二连三地发生在罗马城,罗马人不再对康茂德抱有好感。
灶神神庙被毁、守护神神像暴露在人的视线之下、甚至几乎葬身火海以及圣火的熄灭也被视为罗马安全岌岌可危的征兆。帝国可能灭亡。圣火在公开场合被带到皇帝面前,人们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康茂德不仅作为半神的地位受到质疑,他是否适合统治也受到质疑。贵族们私下里可能已经感觉到了这一点,但如果现在城市里的普通人也提出质疑,那么他的统治基础就会迅速崩溃。许多穷人失去了家园,现在一贫如洗。在他看来,饥饿的暴民曾经差点要了他的命,他不能让大批民众再次挨饿,也不能让他们居无定所。许多富裕的精英阶层在大火中失去了财富,但他可能并不十分在意。
然而,尽管国家财政因持续的瘟疫而捉襟见肘,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社会救济和城市重建的费用还是得想办法支付。
根据卡西乌斯·迪奥的记录,克里安德垮台后,瘟疫卷土重来,来势更加凶猛,190年钱币再次贬值。此时,康茂德可能开始对帝国的精英阶层征收附加税;卡西乌斯·迪奥在描述征税时使用了“最终”一词。元老、他们的妻子和子女必须在每年八月他生日时缴纳两个金币,而所有其他城市的元老每人必须缴纳五个第纳尔。这些资料都没有直接提到皇帝必须实施的社会计划,因为它们的重点是影响精英阶层或读者的生活和事件。不过,他的修复计划得到了暗示:他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他人的作品上:元老院抹去了这一点。
然而,元老们继续向这位皇帝授予荣誉和头衔。元老们为了纪念他,为他建造了一座用纯金制成的雕像,雕像上的康茂德站在一头公牛和一头母牛旁边。为了纪念他,人们还为他竖立了一座重达一千磅的金像,上面雕刻着他与一头公牛和一头母牛的形象。在整个希腊和罗马世界的钱币和其他图像上,这些图像都与城市的重建或建立有关,这些行为与“犁田耕作”(aratrum)仪式的传统有关。罗马殖民地的建城仪式包括用牛在为城门规划的土地上拉犁。这一形象再次出现在印有“罗马的奠基者赫丘力(Hercules Romanus Conditor)”传说的帝国硬币上。元老院还投票决定将康茂德统治时期普遍称为“黄金时代”,并将其记录在所有公共文件中。
康茂德将自己描绘成所有人的守护神。元老院奉命将罗马改名为“康莫迪纳”,将军团改名为“康茂德大军”(Commodian),元老院通过这些措施的那一天也被称为“康茂德改革日” (Commodiana)。皇帝似乎亲自向元老院提出了这一建议,以确保其顺利通过。元老院随后不仅假装热情地通过了决议,还投票决定将自己更名为“康茂德天命元老院”(Commodian Fortunate Senate),并授予皇帝“大力神”的称号。月份也被重新命名—— Amazonius、Invictus、Felix、Pius、Lucius、Aelius、Aurelius、Commodus、Augustus、Herculeus、Romanus、Exsuperatorius,而皇帝则被冠以 “Amazonius”、“Exsuperatorius”以及其他各种称号,“Exsuperatorius”(至高者)是给予朱庇特的称号,而“Amazonius”又将他与赫拉克勒斯等同起来。
《奥古斯都列传》提供了不同的顺序,但书信证据支持卡西乌斯·迪奥给出的日期。皇帝出生的8月被命名为“Commodiana”,而玛西娅出生的 12月可能被命名为“Amazonius”。新的日期系统似乎影响甚微,主要是因为从引入到取消之间的时间非常有限。同样,军队似乎对它表现出了最大的热情,铭文记录了德国美因茨的第二十二“初创”军团和北非兰巴西斯的第三“奥古斯塔”军团都使用了这一系统。杜拉欧罗巴斯(Dura Europas)的铭文还记录了军队迅速接受“康茂德大军”称号的情况。这些称号加强了军队与皇帝之间的联系。拉努维乌姆是唯一一个似乎使用过新称号的地方,但作为皇帝新近重新建立的殖民地,不使用新称号将是不忠诚的表现。
各省城市为了加强与皇帝的联系,纷纷要求将现有的竞技大赛重新命名或创建新的赛事,以庆祝皇帝的新地位。以弗所以康茂德的名字重新命名了“阿尔忒弥斯”和“哈德里亚尼亚”,并以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形式崇拜他;雅典早在188——189年就请求康茂德担任他们的最高祭司,康茂德欣然接受,现在又以他的名字庆祝“Kommodeia”,米利都、凯撒利亚·莫雷塔尼亚、底比斯和泰罗斯也是如此。根据神话传说,塔尔苏斯是赫拉克勒斯建立的一座城市,它和科林斯一样,为专门供奉康茂德的帝王崇拜建造了第二座神庙。各省的钱币显示,许多城市都以康茂德命名。其中许多城市甚至在康茂德死后还保留着为纪念他而举办的竞技大赛,安条克一直到237年,雅典至少到212年,米利都一直到240年,凯撒利亚·莫雷塔尼亚一直到公元三世纪中叶。这不是表面上对康茂德的追随,而是真正的忠诚。
希腊化时期的希腊城市历来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统治者的忠诚,但在康茂德被杀后,这些庆祝游戏仍然保留了下来,这表明罗马人对大力神的崇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真正形成了。自希腊化时代起,希腊东部的城市就开始为国王、罗马皇帝及其家族建立崇拜,将他们奉若神明。亚历山大大帝和各种希腊化的国王经常象征性地装扮成各种神灵。罗马人传统上将已故皇帝和皇室成员提升为神灵。维帕芗在临终前讽刺地感叹,他觉得自己正在成为神。康茂德的父亲和母亲都被元老院神化,从此康茂德自称为“神子”。
此外,在世的皇帝及其家人都有自己的神庙,作为帝国崇拜的一部分,人们对他们进行崇拜和祭祀。卡里古拉是第一位允许人们把他当作神来崇拜的在世皇帝,他在罗马拥有自己的神庙,并在庙里建造了一尊真人大小的黄金雕像,人们向其献祭。他还在公开场合扮演各种神灵,包括大力神。康茂德从苏埃托尼乌斯的著作中了解了卡里古拉的生平。阿维迪乌斯·卡西乌斯叛乱失败后,他随父亲在东方巡游时的亲身经历也让他了解了这一概念。《奥古斯都列传》表明,卡里古拉所采取的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即神化在位皇帝,实际上是由元老院自己提出来的:
事实上,当他向元老院提议将罗马称为康茂德城时,据我们所知,元老院不仅兴高采烈地通过了这项决议,而且还将康茂德这个名字据为己有,同时还赐予康茂德大力神的称号,并称他为神。这一点在卡西乌斯·迪奥的记载中有所反映,这位站在元老院立场的历史学家断言,“除了许多其他名字之外”,康茂德还为自己取了“大力神”的名字。卡西乌斯·迪奥试图忽略元老院将皇帝神化的耻辱,因为野心勃勃的元老们抓住机会,提出了这样一个无人敢反对的决议,从而获得了帝国的青睐。当然,康茂德不必接受神化,但他似乎接受了。
罗马帝国的制度最初是建立在皇帝与元老贵族平等的概念之上的,但实际上,平等并不存在。对于帝国的大多数人来说,康茂德宣称的某些神性并不具有革命性,他们显然很容易接受。然而,有一个群体永远不会接受这种说法,这个群体就是元老贵族,他们的损失最大。然而,在康茂德去世后,随之爆发的是近百年的内战和蛮族入侵,所有人都接受了这种对帝国地位的认识,即使是剩下的贵族也不例外。奥勒良皇帝(270——275年)的钱币宣称自己“生来就是神和贵族”,并宣称自己是 “神”。
半神不能平等地对待他的臣民,康茂德向元老院提出了一种新的正式问候语,以反映这一点,从而强调他比所有人都优越:
凯撒·卢修斯·阿利乌斯·奥勒留·康茂德·奥古斯都·皮乌斯·菲利克斯·萨尔马提库斯·日耳曼尼库斯·马克西姆斯·不列颠尼库斯,整个地球的安抚者,无敌的罗马大力神,最大主教,第十八次护民官权柄的拥有者,第八次皇帝,第七次执政官,国父,向执政官、巡抚、护民官以及幸运的康茂德元老院致以问候。
这些措辞与杜拉欧罗巴斯出土的献祭祭坛上对皇帝的称呼几乎完全相同。
康茂德以半神赫拉克勒斯的方式,通过确保粮食供应安全来宣传他造福人类的善举。奥斯提亚是非洲和埃及舰队的港口之一,这里有重建计划的证据。剧院天花板上的马赛克装饰展现了胜利女神为赫拉克勒斯加冕的场景。剧院的砖块印章显示,康茂德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建和扩建工作,但196年的一个大型碑文声称,重建工作是塞维鲁皇帝和他的儿子卡拉卡拉所为。这也是康茂德发起的其他建筑工程的命运。一排六十个房间外的地板马赛克也被确定为康茂德统治时期的作品。这些马赛克展示了船只和谷物计量器,这些房间可能是托运人和商人的办公室。随着台伯河岸大型谷物仓库的建成,大量哈德良时期的谷物仓库也得到了扩建。
康茂德去世时,由造船工行会和木匠建造的两座神庙尚未完工,因此被建成后就被借花献佛,献给了他的继任者佩蒂纳克斯。在城中的 annona 总部发现了一枚康茂德砖章,这表明当时已经开始了大量的建筑工程。这些工程很可能与该城被重新命名为“Colonia Felix Commodiana”有关。非洲谷物船队也更名为“Commodiana Herculea”,迦太基更名为“Alexandria Commodiana Togata”。罗马人再也不用担心他们的下一顿饭是从哪里来的了。克里安德浴场更名为康茂德浴场温泉,因为赫拉克勒斯是温泉及其相关疗效的守护神。据说浴场由克里安德建造,但史学家Jerome将建造时间定为183年。也许正是从那时起开始建造,一直持续到187年,并以监督最后阶段的内侍命名。
建造或修复建筑物的人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建筑物上是惯例。哈德良皇帝因修复并几乎重建了奥古斯都的助手马库斯·阿格里帕建造的万神殿而备受赞誉,但他拒绝在万神殿和他修复的其他大多数建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康茂德死后受到了诅咒,帝国各地的许多碑文中都有他的名字被删除的空白处。但在罗马,这样的例子很少。碑文记载了塞普蒂米塞维鲁皇帝对和平神庙的修复,以及他的妻子朱莉娅·多姆纳对维斯塔神庙的修复。其他一些公共建筑似乎也是在这个时期修复的,包括重建朱庇特·多里奇努斯神庙的屋顶,木质屋顶在火灾中最先被点燃。马可·奥勒留和康茂德统治时期有关朱庇特圣殿和阿格里帕浴场重建工程的碑文是由塞维鲁皇帝修复的,尽管大部分工程可能是在康茂德统治时期完成的,因为这些浴场后来被冠以“康茂德浴场”的称号。
帕拉丁宫殿也有碑文称其为Domus Palatina Commodiana,这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重新命名,而是一次大规模的重建。康茂德很可能是从重建众多的高层公寓楼(insulae)开始他的修复计划的,这些高层公寓楼是大多数居民居住的地方。这既有政治意义,也有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