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通过多说话可以锻炼好吗?
“老师,口吃可以通过多说话锻炼好吗?”
今天的咨询中,一个咨询者问了我这样的问题。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老家人跟我家人说:“多说话,口吃就会没有的。”
也有人说:结巴,就是平常说话太少了,不自信的表现,多说话就好了。
真的是这样吗?
口吃真的是因为说话少才形成的吗?
多说话,真的可以改掉口吃吗?
自己自信了口吃真的可以好吗?
不爱说话也好,没有自信也好,说话困难也好,这些都是口吃表现出来的现象,但,还不是口吃的根本,口吃的根本是什么?
口吃的根本就是口吃的根,凡是说“根”,那都是无形的,我们常人都看不到的,无形的衍生有形的,有形的是我们直接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
所以,很多人说,口吃是说话比较少的原因,口吃是不自信的原因,口吃是胆小的原因,口吃是嘴巴跟不上脑子反应的原因等等。
他们说的都对,因为,这些都是口吃的现象,也是口吃的根衍生出来的有形的,即,假象。
如同一棵树,请问:你是先看到树干、树叶、还是土壤之下的树根呢?
毫无疑问,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枝繁叶茂的相,也就是说,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树干和树叶,对吗?
那如果,我们要把这棵树推倒,请问:你是要树枝剪掉还是把树叶剪掉?
你剪掉了树枝,这个树依旧还活着,不久之后,它会在其他枝杈上长出新的树枝。
那把树叶剪掉,不久之后,它会在其他树枝上新长出树叶。
所以,我们在做什么?
我们在解决一些外部问题,核心的问题没有解决。
而外部问题就是由核心问题不断衍生出来的。
因此,我们要矫正口吃,我们只解决说话少、不自信、嘴巴和脑子不同步等问题就可以了吗?
#1
自信了,说话就一定会好了吗?
自信了,说话就一定会好了吗?
试问一下,即便,你变得自信了,但是你一说话还是口吃,还是有难发音,还是卡壳,那么,请问:遇到口吃现象再次出现的饿时候,你的内心是有信心的还是失望、沮丧的?
一次这样,两次这样,三次十次甚至一百多次这样之后,请问你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
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自信,是从自己不断取得正向结果中而来的。
#2
多说话,
真的是在锻炼我们的流利表达吗?
有人说,我可以多说话来锻炼一下自己的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多说话的确是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但是,前提是你的表达是没有问题的,像我们口吃的人,一说话就说不上来,何谈锻炼好?
即使锻炼,也是在不断锻炼口吃。
什么意思?
我说过:我们的口吃是我们一次次重复和积累的结果。
就是说,不管我们是不是自愿的,只要我们说话出现了口吃,那么,我们就是在重复一次口吃,口吃的痕迹就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一次痕迹,这一点你认同吗?
所以,如果你硬是勉强着自己说话,知道自己说话会出现口吃,还是硬勉强着自己说,结果口吃了,内心就会充满失望、沮丧、难受。
我们是在锻炼表达吗?我们是在锻炼表达,只是我们在锻炼口吃式的表达。
我们在锻炼表达吗?我们是在不断地锻炼口吃表达后的失望、沮丧、难受。
因此,我们之所以口吃越来越严重,内心越来越自卑,性格越来越软弱,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口吃的次数太多了,口吃后带来的失望和沮丧的心情也太多了。
逐步地,我们自己就认为自己说不好话的,慢慢地,我们自己就认为自己是很自卑的,慢慢地,我们自己就会很讨厌自己的。
#3
口吃真的是因为,
脑子想的太慢,嘴巴说得太快的原因吗?
也有的人说:你口吃的原因就是因为你脑子想的太慢,嘴巴太快的原因,只要,你想好自己要讲的内容,再慢慢说,就会没事的。
这里,我问你:你有没有试过慢慢地说话?结果怎么样?
是不是很多时候更是说不出来。
是不是自己知道要讲什么,但越是慢慢说越是说不出来?
是不是慢慢说的时候呼吸都会变得非常地难受?
为什么越慢慢地说,越是口吃?
因为,我们越是慢慢地说,那种口吃的预感和口吃的痕迹越容易出现,我们越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我们越容易进入口吃的场景之中。
所以,要解决口吃只解决那些现象可以吗?
真正解决口吃的核心在哪里?
真正矫正口吃的核心在于把口吃的根拔起!
怎么拔根?
把口吃的痕迹换成我们正常人说话的痕迹,具体怎么做?
这个训练中说。
所以,不要把训练想的那么复杂,它很简单。
也不要把训练想的那么简单,它很不简单。

如果,你有口吃;如果,口吃给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你想改掉口吃且已做好了受苦的准备。可以随时找我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