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题4

2020-04-17 18:40 作者:元素_Element  | 我要投稿

1.决定病毒感染性的关键物质是:B

A.壳粒

B.核酸

C.衣壳

D.刺突

E.包膜


2.对病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D

A.非细胞型微生物

B.只含一种核酸

C.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

D.出芽方式增殖

E.对干扰素敏感


3.缺陷病毒的产生是由于:A

A.基因的缺陷

B.包膜的缺陷

C.衣壳的缺陷

D.复制酶的缺陷

E.刺突的缺陷


4.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D

A.dsDNA

B.dsRNA

C.(--)ssRNA

D.(+)ssRNA

E.ssDNA


5.对病毒包膜的错误叙述是:D

A.对脂溶剂敏感

B.表面刺突与吸附细胞有关

C.具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

D.其化学组成与宿主细胞膜完全相同

E.可保护病毒


6.辅助病毒的作用是:D

A.增加另一种病毒的产量

B.抑制干扰素的产生

C.与另一种病毒发生基因重组

D.为缺陷病毒提供其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E.缺陷病毒提供其需要的基因


7.包膜病毒体不能引起感染的部位是B

A.呼吸道

B.消化道

C.泌尿生殖道

D.皮肤黏膜

E.神经系统


8.DNA病毒的基因复制一般在细胞核内,例外的是D

A.小DNA病毒科

B.腺病毒科

C.乙型肝炎病毒

D.痘病毒科

E.疱疹病毒科


9.可将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的病毒有E。

A.dsDNA病毒和(+)ssRNA病毒

B.ssDNA病毒和(+)ssRNA病毒

C.ds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

D.(+)ss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

E.逆转录病毒和dsDNA病毒


10.大多数动物病毒的形态属于:A

A.球形

B.杆形

C.砖形

D.弹形

E.蝌蚪形


11.下述病毒衣壳的特点中,错误的是:B

A.由多肽构成的壳微粒组成

B.表面突起称刺突

C.可增加病毒的感染性

D.呈对称排列

E.可保护病毒核酸


12.关于病毒体,最正确的描述是:E

A.是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B.是脱去衣壳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

C.是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颗粒

D.是可独立存在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

E.是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


13.大多数包膜病毒体对乙醚敏感是因为D。

A.包膜表面刺突如血凝素含大量脂类

B.病毒衣壳含脂质

C.核酸对乙醚敏感

D.包膜含大量类脂

E.包膜表面有乙醚受体


14.下列病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C

A.只含DNA或RNA

B.严格细胞内寄生

C.有易感细胞的受体

D.对干扰素敏感

E.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15.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是E

A.衣壳

B.核酸

C.包膜

D.壳粒

E.包膜子粒(剌突)


16.痘病毒的形态:C

A.球状

B.杆状

C.砖块状

D.蝌蚪状

E.弹头状


17狂犬病毒的形态:E

A.球状

B.杆状

C.砖块状

D.蝌蚪状

E.弹头状


18.与病毒复制中的隐蔽期有关的是:D

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

E.装配和释放


19.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E

A.细胞裂解释放

B.细胞融合释放

C.通过细胞间桥释放

D.出芽释放

E.整合释放


20.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A。

A.细胞表面的受体

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

C.病毒表面的血凝素

D.病毒的衣壳

E.病毒的包膜


1.在下列病毒中,不通过垂直传播的是E

A.乙型肝炎病毒

B.EB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流感病毒


2.中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B

A阻止病毒基因的表达

B阻止病毒吸附细胞

C阻止病毒脱壳和穿入

D阻止病毒的生物合成

E阻止病毒的释放


3.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的机制中,与免疫损伤有关的是:C。

A病毒衣壳蛋白对细胞的毒性

B病毒出芽造成细胞膜损伤

C病毒改变细胞膜抗原引起细胞损伤

D病毒包涵体对细胞的损伤

E病毒的酶抑制细胞的代谢


4.关于病毒的致病机制,错误的叙述是:.

A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抑制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B病毒合成侵袭性酶类使细胞裂解

C病毒基因组与细胞DNA整合,使之发生恶性转化

D病毒感染使细胞互相融合而死亡

E病毒感染细胞膜抗原改变 引起机体免疫病理反应


5.包膜病毒的感染一般不直接导致细胞:D

A膜抗原性改变

B转化

C融合

D裂解

E出现包涵体


6. I型干扰素是:C

A活化T细胞释放的杀病毒蛋白

B病毒感染机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C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糖蛋白

D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的脂蛋白

E抗病毒的化学疗剂


7.于扰索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A

A诱发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B直接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

C直接抑制病毒的释放

D阻碍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

E与病毒结合,阻止其脱壳


8.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特点中不包括E。

A间接灭活病毒

B目选择性作用于病毒感染细胞

C种属特异性

D高活性

E只能针对某种病毒,作用有特异性


9.关于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

A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B60℃30分钟能杀死所有病毒

C包膜病毒体比无包膜病毒体更耐受反复冻融D紫外线不能灭活病毒

E脂溶剂能破坏病毒衣壳


10.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B。

A抗原性

B感染性

C血凝特性

D诱生于扰素的能力

E融合细胞特性


11.病毒凝集红细胞(血凝试验)的机制是:B。

A红细胞表面抗原和血凝素抗体结合

B红细胞表面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

C红细胞表面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D病毒与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

E红细胞上的血凝素与病毒结合


12.观察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不包括下列哪一项。C

A细胞病变

B红细胞吸附作用

C培养液变混浊

D细胞代谢改变

E干扰现象


13.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查的标本递送要求是:E

A孵箱保存

B室温保存

C加入防腐剂

D冷藏速送

E加入含抗生素和蛋白的运辅培养基中冷冻速送


14.检查包涵体可作为:A

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标志之一

B衡量病毒毒力强弱的标准

C诊断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D鉴定病毒的特异性依据

E测定病毒数量的指标


15细胞病变效应不包括:D

A细胞圆缩、脱落

B细胞融合

C形成包涵体

D干扰现象

E细胞裂解


16.判断流感病毒接种鸡胚尿囊腔是否生长应选B

A红细胞吸附试验

B血凝试验

C血凝抑制试验

D间接血凝试验

E补体结合试验


17.用于估计病毒感染性强弱和数量的实验方法B

A.蚀斑形成试验

B.TCIDs0或ID50测定

C.ELISA

D.PCR

E.EIA


18.可用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理化因素是:C

A紫外线

B甲醇

C甲醛

D乙醇

E乙醛


19.我国目前应用的乙型肝炎疫苗属于E。

A减毒活疫苗

B灭活疫苗

C亚单位疫苗

D多价疫苗

E基因重组疫苗


20.预防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是:D。

A使用抗毒素

B使用抗病毒化学疗剂

C使用中草药

D使用疫苗

E使用抗菌药物





呼吸道病毒


1.麻疹病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A.肺炎

B.脑炎

C.心肌炎

D.肾炎


2.可引起不育症的呼吸道病毒是:C

A.流感病毒

B.腺病毒

C.风疹病毒

D.腮腺炎病毒


3.通过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先天畸形的病毒是:C

A.麻疹病毒

B.冠状病毒

C.风疹病毒

D.腺病毒


4.下列哪种抗原变异可引起流感大流行?

A.HA和NP

B.HA和NA

C.NP和M1

D.NP和NA


题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