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可以相信浙江
从2019年12月疫情开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了整整两年多。
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到现在的井井有条,甚至有时候会让人产生疫情是不是马上要结束了的错觉。
近期每天早上打开手机看到的第一条推送都是有关上海新增的人数,从0到20000多,才用了短短几天时间。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第一次觉得疫情离自己这么近,也是第一次觉得疫情有这么“恐怖”。
原因在于,近期发生的有些事情让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而且是在疫情防控两年有余的今天。以至于我对某位网友说的一句话印象深刻:
现在的疫情不足以致死,但可以诛心。
▍ 瞬间破防
此前有媒体报道,故乡在嘉兴港区的北漂姑娘,因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办的一句话瞬间泪目。
因为疫情关系,为了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王女士已经两年都是在北京过的年。由于行程卡上有星号,王女士拨通了嘉兴港区疫情防控办的电话,询问是否可以回家过年。
在工作人员热心的解答下,王女士了解到她可以回家过年,并且不用隔离。工作人员最后说了一句:您想家了吧?想回来就回来吧!使得王女士瞬间破防。
王女士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经历,感慨道:
可 以 永 远 相 信 浙 江 !

▍ 健康码
依稀记得,疫情从武汉蔓延开来是在2020年春节前夕,使得这次的春节跟往年有所不同。疫情传播的特殊性,也让复产复工的难度加剧。
2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防疫专班还是研发“健康码”;2月9日,“健康码”设计方案有了初稿;2月11日,“健康码”正式上线。
从无到有,仅仅用了48个小时,从杭州推广到全国,也只用了40天时间。刚投入使用的阶段,研发团队日均面临几万件的咨询量,根据不同情况解决不同的问题。“健康码”在这40天内,经历了29轮次技术调整,14个版本的规则完善,63项功能的更新迭代,才有了现在的准确率!

▍ 致敬英雄
99年出生的护士蒋金金,为了不让父母担心,隐瞒了自己前去上海支援的真相;
97年出生的社工丁旭辉,忙碌20多个小时后,依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选择在原地待命;
上城区由于老年人居多,情况特殊,社工通宵开展流调;
海宁硖石街道有9万多群众被隔离管控,仅仅用了不到2小时,物资就已经开始配送上门;
59岁的老党员俞来法,协调各方资源,仅仅用了4小时“从无到有”建起货车防疫服务站。而通过他自制的检查“土办法”,如今也推广到了全市应用,相信不用多久这套方法也走向了全国。
谁 说 站 在 光 里 的 才 算 英 雄 !

▍ 浙江速度
今年1月底,杭州萧山区、滨江区以及富阳区爆发疫情。此次疫情涉及面广,感染面大,而且这个节点恰逢春运时期,险些造成了外溢。
杭州防疫工作组马上启动预案,推出了全国首创的“三区隔离”法。当天晚上调度400余台大巴车,将2万余居民分散隔离,其中最远的隔离酒店已经到了千岛湖,两地相距160公里。
今年杭州的春节不同于往年,留杭过年的群众特别多,也正是此次防控到位,疫情没有使得杭州沦陷。

▍ 浙江温度
今年1月底的疫情,很多人因为隔离,只能居家或者在酒店度过了春节。
而杭州的春节大礼包又在网上掀起了一股对比热潮,隔离群众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晒起了自己收到的不同种类的蔬菜、肉类、海鲜以及零食,有网友感慨:虽然天冷,心却感到很温暖。
而就在本月8号,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发布会,主要内容就是:
一、加强入杭管控;
二、加强重点场所管控;
三、加强小区管理;
四、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五、保证菜市场稳定供应;
六、保证互联网生鲜平台稳定供应;
七、保证菜品、肉类以及粮油等价格平稳。

▍ 写在最后
回想起这些,好比一针强心剂,内心的恐惧一点点消失。再黑的黑夜也会迎来黎明,再长的坎坷也会出现平路,怀抱着一棵永不放弃的希望之心,明天就会有温暖的阳光雨露,相信疫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将离我们远去,这场战斗我们一定赢!
笔者深知这类文章尽量不要带入自己的情感,或是用批判的眼光去看任何一件事情,悲剧既然已经发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谴责他人,还有什么意义呢?最应该做的就是找出原因,从中吸取教训。
本文的初衷并非刻意贬低除浙江以外的城市,也没有刻意抬高浙江的地位,更没有刻意引战的意思,还请网友不要对号入座,笔者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记录了这两年所看到的,所经历的。
仅以本文献给人民背后的党以及逆风前行的人。“大白”不是百毒不侵,更不是天使,每一位冲锋在前的“大白”又是谁的儿子,谁的女儿,谁的父亲,谁的母亲。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也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致敬那些默默无闻的抗疫英雄,是你们用有力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为周围人点亮希望、带来温暖,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致敬每一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英雄。
谢 谢 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