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加速在即,平政通智能水表大有可为

2023年7 月2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大对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这次的会议再次提出了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在年初4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被提及。结合此前对于城中村改造的部署,未来的政策着力点在于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包括:
保障性住房供给加速,特别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大规模筹集建设、分配;
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解决新市民、年轻人、外来人群融入城市的问题,释放其消费潜力;
老旧小区改造,释放居民提升住房品质的潜力等。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0月公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超大城市8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全国特大城市11个,分别为杭州、东莞、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哈尔滨。可以预见,城中村改造工作即将在这19个超大特大城市全面展开,也势必会加速我国城中村改造整体步伐,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大行动势在必行。

相信在未来几年,我国城中村改造新政将会相继出台,这次改造的重点是基建。必将涉及城中村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生活用水是最关键的一环,借助智能化技术提升城中村居民生活用水品质,将是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工作之一,智能水表有望在此次城中村改造大行动中得到大规模使用。
作为一个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走在行业前列的“弄潮儿”,深圳市平政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政通),自2015年成立以来便深耕智慧水务领域,通过自主研发率先推出了行业第一款带有水表工况温度检测及预警的物联网计量水表、磁阻采样,实现正反双向计量的智能水表、蓝牙预付费智能水……显然,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这次城中村改造大行动中,平政通智能水表必定能大放异彩,大有作为。
坚持自主创新,平政通智能水表独树一帜

一排排忙碌的智能水表生产线,工人们有条不紊的焊接、封胶、组装,一只只精美的智能水表被生产出来,再整齐排列在检定台上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再进行防震处理,装入包装盒打包,再批量送入仓库,等待出货……这便是平政通现代化工厂一天的写照。
据了解,经过8年的发展与沉淀,平政通坚持自主创新,已先后获得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近200项,并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荣获各项荣誉证书超过100项。8年的默默奋斗与耕耘,让平政通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响应国家政策,助力城乡一体化基础建设
众所周知,城中村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中村资源被过度消耗,城中村与城市发展脱节现象越发严重,城中村改造已迫在眉睫,成为城乡一体化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为响应国家政策,助力国家城乡一体化战略顺利实施,提升城中村居民用水质量和管理效率,针对城中村居民用水管理难、抄表难、收费难等问题,平政通专门推出了一套城乡一体化供水解决方案,涵盖了从水厂供水到管网监控、从用户报装到水表监控、从集中抄表到自助缴费的全流程智慧化解决方案,实现供水全域管网及水表等信息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分析,主要功能包括居民用水水量数据远程自动采集、传输和存储,居民用水异常情况主动上报,预警短信自动触发,居民用水水量自动统计分析,水费自助结算收缴,远程阀门控制等。如今,平政通城乡一体化供水解决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山东、江西、山西等多个省市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
发力软件市场,打造智慧水务一体化平台

智能水表作为智慧水务重要基础设施必然会得到大量使用,但智能水表背后的管理平台市场空间也不容忽视。智能水表搭载智慧管理平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水务,智慧水表既是水务管理硬件,更是一个个数据源,通过数据源采集数据,在通过智慧管理平台进行大数据智能分析,搭建智慧水务管理模型,即可实现对城市水务整体情况的实时把控与智能化调度。
平政通看准智慧管理平台的市场潜力,专门成立深圳市丰澜科技有限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重点进行智慧水务管理平台的研发。目前,平政通智慧水务一体化管理平台已经在数十家水务公司得到应用,平台不仅与平政通自己生产智能水表完美打通,且与市面上所有智能水表兼容,拥有智慧消防、报装立户、智慧集抄、智慧营收、智慧网厅、表务管理、智慧调度七大功能,可大幅提升水务公司的水务管理水平与效率,有效降低了水务公司的漏损率,保障城中村居民用水品质,为城中村改造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