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成功的秘诀是啥?看了褚时健、任正非的故事才知道,专注是关键

2022-07-12 14:56 作者:老方说  | 我要投稿


褚时健十几岁的时候父亲意外去世,家里留下一个小酒坊,往常都是请师傅来烤酒,但母亲告诉他,家里没有钱了,以后只能靠自己。

700多斤的苞谷,褚时健一袋一袋搬到酒缸泡好,然后是蒸、发酵、蒸馏、接酒等步骤,大概要熬一个通宵,别人烤酒至少要两个人,但褚时健只能自己守着。

奇怪的是,褚时健烤出来的酒味道好,出酒量也高,人家三斤苞谷出一斤酒,他只要两斤半,为什么?

别人来找他取经,问有什么诀窍,褚时健就说一个是他自己琢磨,发酵箱增温后出酒率会更高,一个是他心里一直想着烤酒这个事。

所以关键是态度,不管你做什么事,只要你能够心系一处,全神贯注,就肯定能比别人做得好。

稻盛和夫说热爱工作,工作是最好的修行,在工作的时候要全力以赴,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做完美……

褚时健其实就是这样的态度,他也一直是在做事中自我修行。

“从小到大,无论什么事,总想做到最好。哪怕是下河摸鱼玩儿,也要比别人抓得多。”

褚时健说,“做一件事,力气花了,要是马马虎虎地做,那力气也就白花了。认认真真地去做,更划算。”

不管小时候烤酒,还是后来榨糖、做烟、种橙子,褚时健都能沉下心,把握这个事的门道,把事情做得出类拔萃。

所谓时时放心不下,强调的就是责任心,是做事的态度。有这样的责任心和态度,那就有做事的信心,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想办法解决。

比如任正非就表示,自己就算不做华为,做其他行业也会很出彩,“一个人如果专心只做一件事是一定会成功的,当然那时我是专心致志做通信的,如果专心致志养猪呢?我可能是养猪的状元;专心致志磨豆腐呢?我可能也是豆腐大王。”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任正非一无所有,失去名气,失去资本,甚至也没有了过去成功的经验,那他还能不能取得成功?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就是那种一心一意想着把事情做好的性格,他对工作足够专注和认真,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领域都能有所作为。

所以,不管我们做什么事,只要时放心不下,能够专心致志,肯下功夫钻研,凡事往前想一步,时时刻刻都在想怎么把事情往好了做,那你想不成功都难。

遗憾的是,很多人都不是这样的,他们的心思太杂,容易胡思乱想,学习的时候想着吃喝,工作的时候想着玩乐,做事既不够专心,也没有耐心,因此他们往往庸庸碌碌,一无所成。

人生只有一次,时不再来,我们要想给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人生,就必须克服自己好逸恶劳的天性,能够主动跟怠惰作斗争。另外就是主动训练自己,保持专注,专注很关键,比如巴菲特和盖茨都把专注当成自己成功的秘诀。

刘强东曾提到他之所以能从家乡考到北京上大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大城市的向往,他不认命,他想要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我不想我认命,生下来就是平庸者”。还有就是刘强东足够专心:

“我在上课的时候,任何同学跟我说话我永远是听不到的,就是同学来摸我的胳膊,比如说扭你的大腿,我是不知道的。我是可以真心的坐在这儿,全神贯注的听老师,45分钟的课程我绝对是全神贯注,绝对是一点都不走神。”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从巴菲特、盖茨到褚时健、任正非和刘强东,他们在专心致志这点上都是一致的。

普通人能够“爱一行干一行”就很不容易了,可对褚时健、任正非这样的人来说,他们是“干一行爱一行”。

任正非说自己平生啥爱好都没有,“我就是聚焦在一个窄窄的面上,不做点事,不无聊吗?”所以他太太还笑他傻、执着。

任正非认为,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不简单了。所以有机会做事的时候,就应该专心,多用心,想着怎么把这个事做好。

人生在世,只要你真正肯做事、能钻研,能够主动去掌握事情的规律,那你就容易把这个事情做好。

最怕是想着使巧劲,走捷径,把投机取巧当成做事能够成功的秘诀,这样就麻烦了。大道至简,实际上真正管用的“秘诀”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识而已。以上是我对过去经历的一些反思和感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成功的秘诀是啥?看了褚时健、任正非的故事才知道,专注是关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