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鹿鼎记里,他武功盖世,最后却一事无成,被称扶不起的阿斗

2023-01-09 08:27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读完金庸作品《碧血剑》,最大的感觉是男女主都面目模糊,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男主袁承志是明朝蓟辽督师,抗清名将袁崇焕的遗子,袁崇焕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触怒魏忠贤辞官回乡。后得崇祯皇帝重新启用,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但遭魏忠贤余党弹劾和皇太极的反间计,最终遭到崇祯怀疑而遭凌迟处死。

编辑

袁崇焕惨死,他的部下四分五裂,成立“山宗”对抗朝廷,袁承志小小年纪俨然是“山宗”少主,原本可以振臂一呼,做下一番大事业,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小说背景是明朝崇祯年间,统治内外交困,老百姓生不如死)才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做法。但最后袁承志的一生越来越平庸,毫无建树。

编辑

2000年林家栋版袁承志

若说他是个江湖人物,没有野心,和政治不搭边,类似于张无忌(最后的归宿也和张无忌差不多,隐居渤泥国海外),偏偏金庸又给他安了袁崇焕的儿子这样一个出身,未免有些不伦不类。即便与《射雕英雄传》的郭靖相比,他也缺乏更为深入的道德和正义的力量。郭靖死守襄阳,城破之时,郭黄夫妇双双壮烈殉国,而袁承志避世到海外,过自己的逍遥小日子。

编辑

2007年窦智孔版袁承志

《碧血剑》故事开始便是袁承志的苦儿历险记,他还是个孩子,就太早品尝到了人生中生离死别的痛苦,太早就彷徨无依,这时候的他义勇聪明,十分可爱,后来得江湖第一高手神剑仙猿——穆人清收为关门弟子,尽得真传,再加上机缘巧合得到金蛇郎君夏雪宜的武功秘籍,二十出头的袁承武功就接近大成,一出场就破了温家五老的“五行阵”,武功超过五十几岁的大师兄“铜笔铁算盘”黄真和二师兄“神拳无敌”归辛树,最后还打败了玉真子。

但是这里着重要指出的是,袁承志不论是破“五行阵”还是打败大师兄、二师兄和玉真子,关键时候靠的不是华山嫡传武功混元功、破玉拳、伏虎掌法,华山剑法,而是夏雪宜的《金蛇秘笈》里的金蛇擒鹤拳,金蛇游身掌、意假情真拳法,不免给读者觉得华山武功有些逊色,不如《金蛇秘籍》精妙,甚至到了书中末尾,袁承志的外号也成了“金蛇王”。不得不承认,从未在书中正式露面,仅仅出现在众人回忆和语言中的金蛇郎君夏雪宜才是隐形男主,其风采远超袁承志。

随着情节的开展,越来越觉得袁承志承志在江湖上与群盗斗智斗勇,意气风发,风光十足,其实并没有衬托出他的真本事,因为他与群盗力量的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甚至可以说是胜之不武,不足为奇。袁承志的造反,以及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联盟,其最内在的基础,更多的在于家恨,给惨死的父亲报仇,而不是在于国仇。这就决定了袁承志在政治上缺乏远大志向,对政治问题不够敏感。袁承志是个英雄,但更多的是个个人主义的英雄,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大变迁大动乱的时代,他的作为不可能太大,他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袁承志的身世决定了他的情感取向,决定了在乱世危邦中,他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站到了同一阵线上。明朝崇祯皇帝这一方,是与袁承志有杀父之恨,而满清皇太极那一方,则是袁承志之父袁崇焕的死敌。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一方面要推翻昏庸腐朽的明朝,另一方面又要抗虎视中原的满州鞑虏,袁承志很自然地要成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同道,很自然地对其抱以极高的期望值。

编辑

袁承志这人物不大出色、名气不大响亮,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碧血剑》的故事比较弱,难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是他的光芒,轻易被两个没出过场的真正主角盖过,在旧版里,真正的主角是金蛇郎君,在新版里,主角是袁崇焕。金蛇郎君是虚构的武侠奇才,袁崇焕是历史有名的大人物,相形之下,袁承志不过是个平庸的闲角。

但以事迹来说,袁承志空有武林盟主、金蛇营主帅的身份,在当时所做的看来轰轰烈烈的大事,似乎在当今民族融合团结的大背景下被弱化。使人觉得却像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似乎比陈家洛还差一点。他一开始就是支持闯王李自成(最早是高迎祥),打击后金军(即满清军),等到发现闯王丑恶的一面,从而发觉自己力挽狂澜而不得,无力兼济天下,他就意兴阑珊,于是退而齐家,独善其身,带着青青及群雄移居海外去了。

《碧血剑》是《书剑恩仇录》到《射雕英雄传》中的过渡,袁承志这个人物也是陈家洛到郭靖中间的一个过渡。袁承志制伏两头猩猩,为之取名“大威”、“小乖”,已有了《射雕英雄传》中一对白雕妙用的影子。


鹿鼎记里,他武功盖世,最后却一事无成,被称扶不起的阿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