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305mm主炮,一战英国奇葩设计的犀利水下杀手
这个世界上,日新月异,变化万千,最不缺的是设计,而最缺的也是设计,两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能否实用。而在发明的最佳催化剂,战争的影响下,人类发明了不少脑洞大开的设计,其中就有一战英国鼎鼎有名的M级潜艇。

一战中,面对实力并不比英国皇家海军弱多少的德国公海舰队,为了保证对德国的绝对优势,英国继续疯狂造舰,其中就包括M级潜艇。
不同于当时世界主流国家的潜艇使用鱼雷为主武器,舰炮为副武器。英国大胆的抛弃了鱼雷,直接采取了当时英国尊严级战列舰的MK8型305mm主炮。

其有效射程远远大于当时的鱼雷射程,而且备弹量也远远高于当时潜艇的鱼雷数量(40发主炮炮弹),而且可以做到80秒一发的持续射速。加上火炮的在空气中的速度远远高于鱼雷的速度,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其命中移动船只的命中率远远高于鱼雷。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一款只有90米长,水下排水量只有不到2000吨的潜艇(实际1946吨),水面航速最高只有15节的舰艇,这样的设计有着天生的缺点。

一是火炮转动角度小,左右15度,仰角20度,俯角5度。攻击范围有效,且潜艇转向不易。另外一点,火炮只能海面上使用,而过小的舰体导致了抗风浪能力差。
虽然威力巨大,且潜艇的隐蔽性注定了其巨大的威胁,但是生不逢时,其第一艘M1造出来的时候已经是1918年战争的尾声,没有能够在战争中一展拳脚。后来,在1922年的英国海军演习中,M1潜艇表现优异,一直隐蔽接近,在900米距离发炮一发和4发鱼雷全部“命中”胡德号,胡德号被判丧失战斗力。

遗憾的是,没有看见这款潜艇在海战中,巨炮怒吼的场景。只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在海洋深处,一艘黑影驮着一门巨炮,隐蔽在幽深的角落,等待着致命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