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样的工厂算得上数字化工厂?

2023-06-28 23:24 作者:轻造科技  | 我要投稿


导 读 ( 文/ 1878 )


数字化车间是基于生产设备、生产设施等硬件设施,以降本提质增效、快速响应市场为目的,在对工艺设计、生产组织、过程控制等环节优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


一、什么是数字化车间

数字化车间是基于生产设备、生产设施等硬件设施,以降本提质增效、快速响应市场为目的,在对工艺设计、生产组织、过程控制等环节优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对“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资源与生产过程进行设计、管理、仿真、优化与可视化等工作,以信息数字化及数据流动为主要特征,对生产资源、生产设备、生产设施以及生产过程进行精细、精准、敏捷、高效的管理与控制。


二、为什么要升级到数字化车间


在传统车间中,主要生产要素是“人、机、料”,即由人以手工方式或控制机器将物料变成产品。在相同的设备条件下,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起主导作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车间管理者的能力和执行者的效率,对于离散型制造行业更是如此。具体来讲,传统车间有如下明显的基本问题:


(1)信息记录与交换手段落后。采用纸质作业指导书(工单)、工艺资料和领料单等载体来记录任务、签字、名称及数量等信息,有信息不完整、难以检索、容易出错等明显缺陷,无法形成完整的信息流,更谈不上信息集成。


(2)生产不可见。即使在实施了ERP系统的生产企业中,生产车间也有“盲区”。由于无法获取实时生产数据,管理层、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均无法知道物料是否缺少、设备是否运转正常、产品生产到哪一步、人员是否空闲以及质量是否合格等信息。




(3)产品质量问题难以追溯。产品质量问题常常是在用户使用时被发现的,由于没有生产过程数据,很难追溯导致问题的原因:是人员操作失误,物料质量不合格,还是设备运行异常?这些都只能靠经验来判断,因此导致同样的质量问题反复出现。


(4)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粗糙。成见生产计划制定包括排产(先后顺序)和排程(精确时间点)两个步骤,这对于混线生产和定制化生产非常重要,是提高车间生产效率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在传统车间中,排产和排程的好坏基本取决于生管员的经验,无法精确。在作业任务被分派后,由于没有执行数据反馈,对生产异常情况处理、订单变更和绩效分析等都难以有效应对,计划和控制无法形成闭环。


显然,在传统车间中要实现精益管理很困难,更谈不上智能化。解决途径是先实现数字化,再逐步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渐进式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三、数字化车间的特征


和传统车间相比,数据化车间的显著特征是:在“人、机、料”之外多了数字虚体(计算机、网络、软件、模型、报表和图形等的组合)


在传统车间中只存在二体:意识人体和物理实体。意识人体是车间管理和生产人员,以及这些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智慧等构成的意识与行为;物理实体是设备、物料、产品、工装、工位和场地等对象以及它们形成的生产能力。车间活动就是人体用意识和行为操作或操纵实体来完成生产任务,人的脑力和体力就是生产条件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人体和实体同样处于生产回路中。


显然,按照上述生产方式,人需要劳心劳力,而且效率低下。于是,人们就像,如果机器、物料等实体具有人的智能,就可以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都会有极大提升。计算机尤其是软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虽然无法将人脑嫁接在物理实体(如机器)上,但可以建立与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虚体(软件、模型、数据等),将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智慧植入数字虚体中,用数字虚体替代大部分脑力,指挥物理实体完成“体力”工作,这个过程就是智能制造。


仿照上述智能制造的定义,可以通俗地定义:数字化车间=传统车间+车间数字虚体。


那么,什么是车间数字虚体呢?它是传统车间中的实体和行为在数字空间的映射。实体映射包括“人、机、料”的数字化表现,表达形式有图片、表格、视频、虚拟现实(VR)、数据类以及XML文件等。行为映射是根据采集的生产过程数据(如机器起停时间、收料数量和时间以及工人操作节拍)推演得到的生产过程动态场景。如果数据足够多,就可以想象数字化车间是虚、实两个版本的镜像车间,这也被称作“数字孪生”。西门子公司在北京数字化体验中心展示了两条镜像生产线:虚拟车间是一排计算机屏幕,每个屏幕上展示一个软件(如产品设计、工程设计、生产仿真);实体车间是一条真实的产线,两条产线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过程一模一样。



四、数字化车间的构成

总体来说,数字化车间的数字虚体由两个层次构成:生产控制层和现场执行层。


(1)生产控制层:一般由MES软件实现,支持车间生产计划和控制高层管理活动。包括排产排程、任务分派、计划跟踪与调整、生产绩效分析、物料管理、设备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2)现场执行层:一般由SCADA等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实现设备数据采集和人工操作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通过接口自动获取,人工操作数据采集需要通过手工输入或借助条码、二维码、射频识别(RFID)等自动识别装置进行采集。设备数据包括设备状态、起停时间、参数和执行结果等,人工操作数据包括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类型等。除了数据采集,现场执行层还要完成生产控制层发出的设备和人员控制指令。


为了支撑上述功能,数字化车间要部署相应的自动化设备、工业网络、IT设施和软件。包括以下三层:


(1)第1层:传感层,包括传感器、数字化设备接口及I/O等,实现车间现场层的数据采集和操作指令接收功能。本层数据主要通过设备通信网络传送。本层的数据特征是数字信号。


(2)第2层:控制层。下半层包括PLC、工业物联网网关等设备,用于汇聚传感层数据及形成操作指令,通过设备通信网络传送数据;上半层包括工控机、PC工作站等设备及HMI、SCADA等软件系统,形成业务数据,通过运营信息网络与执行层进行通信,通过自动化网络和PLC、网关等设备与传感层通信。本层的数据特征是指令和状态。


(3)第3层:执行层。包括服务器、PC、PAD、手机等IT设备设施及MES、WMS等管理软件,实现车间生产控制层的功能。本层的数据特征是业务描述。


轻造MES管理系统免费3个月试用



什么样的工厂算得上数字化工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