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呼吸系统
【检查方法与表现】
(一)X线:透视、摄影(后前位、侧位)
1.胸廓:胸锁乳突肌、胸大肌、乳房
2.骨骼:
1)肋骨:后段水平走行,前段从外上向内下
2)肋软骨:不显影,钙化时有高密度斑点
3.纵隔:九分法(前中后:气管前缘、食管前缘;上中下:T4下缘、T8下缘)
4.膈:右侧高;后肋膈角为胸腔最低点
5.气管:右侧分叉更陡直
6.肺:
1)肺野:X线胸片两侧形成的透明区域;
2)肺纹理:肺门向外放射出去的树枝状阴影,主要为肺动脉分支;
3)肺门:
(1)X线肺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组织的组合投影;
(2)解剖肺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进入肺组织的部位
(3)左肺门:左肺动脉、肺上静脉;
(4)右肺门:上部(右上肺动脉、肺静脉)、下部(右肺下动脉);右肺门角
(5)侧位片:分开型(右肺门在前,左肺门在后)、重叠型(左肺动脉弓在肺门最上方)
4)肺叶:叶间裂;
5)肺段:肺叶由2-5个肺段组成
(二)CT:平扫(肺窗、纵隔窗)、增强(血管)、MSCT功能重建
1.肺窗:窗位(-400——-700Hu)、窗宽(1000-1500Hu)
2.纵隔窗:窗位(30-60Hu)、窗宽(300-500Hu)
(三)MRI:检查纵隔;对肺实质效果差
【基本病变影像特点】
1.支气管阻塞:
1)肺气肿:肺纹理稀疏、横隔下降、肺野透亮度增加、桶装胸、纵隔向对侧移位;
2)肺不张:肺野密度增高、肋间隙变窄、健侧代偿性肺气肿、纵隔向患侧移位
2.肺部病变:
1)实变:云絮状阴影,边缘模糊(对比之下,支气管气象)
2)增殖:如肉芽肿、炎性假瘤;腺泡增殖,边界清晰;
3)钙化
4)结节、肿块:肺结核、肿瘤
5)空洞:肺内组织坏死,坏死组织沿着支气管排出,留下空洞
(1)虫蚀样:多发小透明区(干酪性肺炎)
(2)薄壁空洞:<3mm,慢性空洞型肺结核
(3)厚壁空洞:>3mm,肺癌、肺脓肿(液平)
6)空腔:肺内生理性腔隙的扩张(肺大疱、肺囊肿、支气管扩张)
7)索条状、网状:间质性病变(纤维化)
(1)X线:肺纹理增粗,网状、细线状、蜂窝状影
(2)CT:胸膜下细线影,呈现蜂窝状
3.胸膜病变:
1)胸腔积液:
(1)游离胸腔积液:
①少量:后肋膈角;
②中等量:下肺野之谜均匀,肋膈角完全消失;
③大量:肺不张、支气管气象
(2)局限性:
①包裹性积液:脏壁胸膜之间,凸向肺内的丘状阴影,有液平。
②叶间积液:叶间裂增宽;
③肺下积液:肺底与膈之间的积液
2)气胸(气胸线)、液气胸(液平)
3)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1)轻度:肋膈角变浅;
(2)广泛:胸廓内缘带状致密影,纵隔向患侧移位。
【常见疾病影像表现】
(一)肺结核
1.原发性肺结核:儿童青少年
1)原发综合征:X线哑铃征(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
2)胸内、纵隔淋巴结核:
(1)X线: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2)CT:增强扫描,环形强化——与肺癌鉴别;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急性:X线三均匀(分布、粟粒大小、密度)
2)亚急性、慢性:三不均一;增殖
3.继发型肺结核:
1)浸润型: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1)空洞:无液平(与肺脓肿鉴别)、边界清晰(与肺癌鉴别)、卫星灶(与肺癌鉴别)
(2)结核球:圆形、边缘清晰(与肺癌鉴别)、斑点状钙化(纵隔窗观察)、卫星灶(与肺癌鉴别)
(3)干酪性肺炎:肺野实变(密度高于肺炎)、虫蚀样空洞(多发)
2)慢性纤维空洞型:多发大空洞、纤维化钙化、肺门上提垂柳征
4.结核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后肋膈角消失]、胸膜增厚)
5.鉴别:

(二)胸部肿瘤
1.支气管肺癌:早期发现依赖于体检
1)中央型肺癌:段及以上支气管
(1)X线:直接征象(肺门肿块)、间接征象(肺不张、阻塞性肺气肿)
【横S征】特指右肺中央型肺癌导致的右肺上叶肺不张,其下缘向内上凸,与肺门肿块形成S形。
(2)CT:直接征象(肺门肿块、支气管狭窄阻塞突然截断)
2)周围型肺癌:段以下支气管
(1)X线:肺内肿块、边缘粗糙模糊毛刺、靠近胸膜、胸膜凹陷。空洞(厚壁、内壁有壁结节、偏心、无液平)
(2)CT:分叶征(边缘凹陷)、毛刺征(边缘粗糙)、空泡征(结节内低密度影,为未受损的肺泡)、胸膜凹陷征
(3)转移征象: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膜转移(胸腔积液)
(4)鉴别诊断:肺炎药物治疗后症状迅速改善;结核球(边缘光滑、钙化、卫星灶)
3)弥漫型肺癌:肺泡或细支气管
细小结节、肺实变
4)鉴别诊断:

2.肺转移瘤:
1)肺内转移:
(1)血行转移:多发结节,球形,大小不一;
(2)淋巴管转移:小叶间隔增粗、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2)淋巴结转移: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3.纵隔肿瘤:
1)甲状腺肿:前上纵隔
(1)X线:颈纵隔连续征象,吞咽动作时上下移动;
(2)CT:囊变处水样密度、斑点状钙化、高密度出血灶
2)胸腺瘤:前上纵隔
CT:主动脉弓前软组织肿物,增强后强化
3)畸胎瘤:来自子宫、卵巢;前纵隔中部;不均匀密度,CT强化后囊性成分不强化;
4)淋巴瘤:中纵隔;与淋巴结融合,双上纵隔影增宽。CT增强呈现轻度均匀强化。
5)神经源性肿瘤:后纵隔、与神经根相通。
6)纵隔囊肿:淋巴管囊肿、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心包囊肿等,边缘清晰、CT增强无强化。
(三)慢性支气管炎:肺纹理增多;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类似征象
(四)支气管扩张:
1.X线:肺纹理增多、有液平;
2.CT:支气管内径大于伴行的肺动脉内径
1)轨道征:支气管与伴行肺动脉分支走行方向与CT平面平行时;
2)印戒征:支气管与伴行肺动脉分支走行方向与CT平面垂直时。
3)液平
(五)肺炎
1.大叶性肺炎
1)X线:肝样变期时才出现实变影(影像比病理晚)、支气管气象
2)鉴别诊断:
(1)肺不张:肺叶缩小、密度增高、叶间裂移位;
(2)干酪性肺炎:虫蚀样空洞;
2.支气管肺炎:沿细支气管走行;
X线:肺纹理增多、沿肺纹理分布的斑片状模糊影;
3.间质性肺炎:弥漫网状、线状阴影;
4.鉴别诊断:

(六)肺脓肿
X线:
1.急性期:单发、大片致密影,厚壁空洞、有液平,内缘光滑,外缘模糊;
2.血源性:散在多发致密影,液平
3.慢性:索条状、斑片状纤维化
4.鉴别诊断:

参考:
影像诊断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