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丝路酒文化」古代都有哪些饮酒礼仪?

2021-12-23 17:38 作者:丝路酒文化  | 我要投稿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唐·杜甫《漫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自古以来,不论圣贤将相还是文人雅客,喜爱喝酒的比比皆是。李白举杯与明月畅饮,苏轼把酒问青天,欧阳修千杯会知己……


酒作为一种饮品,与中国千年文化同行,至今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历史。


受到“礼仪之邦”的影响,酒行为也纳入了礼的轨道,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些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


古代饮酒的礼仪主要有四步:拜、祭、啐、卒爵。


【拜】

这是酒礼的第一步,主要指做出敬拜的动作,用来表示自己的尊敬之意。

【祭】

敬拜之后一般会将酒杯中的酒倾倒少许在地面上,此为“祭”。在古人的世界观中,大地是他们“衣食父母”,以酒敬地,是感谢大地生养之德。

【啐】

倾倒之后方可浅尝佳酿,品尝之后别忘了赞美让为你提供美酒的主人,心情愉悦,这就是第三步“啐”。

【卒爵】

最后举杯一饮而尽,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干杯”,在古代,则被美誉为“卒爵”,至此,酒礼达成。


行酒和干杯也有一套礼仪。


我们现在喝酒经常说,“先干为敬”。但在古时并非如此,敬酒时,却是以“后干为敬”。


礼记曲礼说“侍饮于长者”,“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意思是说陪侍尊长喝酒,尊长举杯未干,年少的就不敢喝。


而宾主之间,则是客客气气,有节有度;主人敬客人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酒叫“酢”;敬酒时总要说句类似“祝您长命百寿”的话语,敬人和被敬者都要避席起立。


敬酒以三杯为度,礼记《玉藻》中记载:君子饮酒,一杯表恭敬,二杯显温雅,三杯知进退。


当酒过三巡,则可不受礼节约束而可畅饮,但也要控制,以防醉酒后做出失礼的事情。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古时饮酒的礼节,不仅主人饱含对宾客的欢迎,更是宾客对主人的尊敬。觥筹交错间,酒礼成,情谊融洽,何其美哉!



【酒与娱乐】

赋诗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以酒为题材的数不胜数。《诗经》中就有大量涉及酒的诗篇,记录了周代的人们以酒祭天地、祭祖先的盛况,其中大多数涉及到的是贵族的饮酒之礼。

乐舞

在酒席中,乐舞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安排也极有讲究的。不同阶级所使用的乐器种类不一样,乐器数量不一样,乐器的排列方位也不一样。而舞蹈的表演人数和种类,同样也能表明宾客的身份,以及主人对宾客的敬重程度。

射礼

射礼的过程严格而复杂,其间的罚酒环节不仅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还增进了主宾间的感情与射手间的友谊。

到东方丝路起点洛阳,就喝丝路起点酱香酒。


「丝路酒文化」古代都有哪些饮酒礼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