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五十载,初心犹不灭——铁造东方造车史【5】

书接上回。
“那TH-0这个0是怎么来的呢?”
“当时其实我也不懂,我只知道按照图纸焊钢板。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回头读了泰雷厂的档案,才知道洛铁在80年引入了电脑程序控制系统[2],这个系统里面的数据都是从0开始的,于是81年研发新车的时候就叫TH-0。而且这个项目的编号,每过一年就要加1。我们接到任务之后干了三年,直到83年才造出来第一台原型车,这个时候项目已经叫TH-2了,所以这台机车就叫TH-2。这车基本上就是仿造内两电三,所以长得跟内两电三基本一样。”
“啊,原来是这样。”半年前刚学会编程的林嘉禾一下子就明白了TH系列从0开始的缘故,“那么为什么铁博里摆着的那台机车的介绍写着TH-2和TH-4呢?”
老徐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谁叫泰电柴[3]那么垃圾呢……”
“泰电柴?”林嘉禾疑惑不解。泰电柴可是拥有全洛国最顶尖的柴油机和电机的技术,现在东方厂造的那些国产化的SYH,核心驱动部件基本上都是泰电柴提供的。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公司,在当时怎么会这么拉胯?
“对,就是泰电柴。从六十年代末开始,咱们一直想摆脱对科伯特进口机械的依赖。泰电柴1980年成立,目的就是提高电机与柴油机的国产化率。但是万事开头难啊,TH-2那个全国产的柴油机稳定性是真的不行,说是四千马力,结果装车功率可能连三千马力都没有。明和车辆段的人试过一次,把那台车推到四千马力,结果不到十分钟曲轴就弯了,气缸壁也全刮花了。还有一次,那车的电机,也是泰电柴产的,在沃江本线上试车的时候直接起火了,幸好消防队就在边上,不然你今天就见不着这车了哦。”
老徐突然想起林嘉禾刚刚问的问题,“啊对,TH-4,就是因为TH-2的动力系统实在太差,泰电柴的人又研究了两年,整车上下除了车壳子全换了一遍。85年年初的时候终于改造完了,改造出的成品叫TH-4,因为是1985年嘛。”
“那TH-4怎么样,还那么容易机破吗?”林嘉禾接着问。
老徐无奈的笑了笑,“TH-4好是好,但是内燃机几个关键部件使用的是科伯特当年生产的内两电三的备件,全部国产化又太贵,没办法量产啊。”
林嘉禾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吃掉了盘子里最后一块曲奇饼。“那后面几台长得不一样的车又是什么时候造的?”
“这个嘛,跟我来就知道了。”
“啊,C语言,你到底为什么要从0开始!”——林嘉禾,2014
[2] 洛格尼西亚铁路在1980年开始使用电脑车辆管理和调度系统,该系统类似英国的TOPS,但使用近似C语言的程序。(想象int TH[9])
[3] 泰电柴全称为Thrales Electric and Diesel Motors Company,简称TEDMC。
附注:感谢阅读铁造东方造车史。喜欢记得点赞投币加关注!如果想了解更多洛记沙盘的故事,请加群90818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