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全说书-帝国的故事(十八)
公元前两千年之前可以称为帝国的国家-阿卡德帝国 缔造者 萨尔贡一世 鼎盛时期 约公元前2300-2230年。
帝国纵论一
当你要完成一部涉及人类历史上所有帝国的故事的时候,那么你就不能仅仅把精力用来描述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或者拘泥于国王与战争,抑或兴致勃勃的谈论宫廷阴谋,那么这就是一连串没有太大意义的流水账。试图去解码一个帝国是比记叙一个帝国更具雄心过程,从古至今很多人陶醉于这些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强权的人,都试图去寻获其中的秘诀所在,今后也会有无数的人继续这个过程,每个人得出的结论可能都不一样。因为要建立一个帝国需要一连串的天时、地利、人和,而每一个帝国成功原因有其共性,也尤其特点。在这千头万绪之中,我们自然要采取“抓大放小”的方式来开始解码的过程,那么一个帝国最关键的是什么?答案是财政和军事,实际上一个帝国如果能解决好这两问题,那么剩下的问题也就七七八八了。
当然无论军事还是财政,都会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最后可能要牵扯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那么我们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还是“抓大放小”,就如“奥卡姆剃刀定律”一样,我们将从最简单的可以印证历史发展的理论去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不必理会一个帝国的钱是怎么来的,不管他是偷是抢,只要财政充裕就是好的,无论军队是怎么组织的,只要行之有效满足需求,那么就是好的——也就是一个帝国要有“充裕的财政”和“有效的军事体制”。
但是这两者又是直接的互相制约的,维持军队和从事战争一直都是政府最大的财政支出,军事成本越高,财政就越捉衿见肘。在农业时代里,与其增加财政收入,不如想办法降低军事成本。因为农业社会产生的剩余产品是有限,扣除维持农民日常生活的部分,能够作为征税又不会造成农民流离失所或者揭竿而起的那部分并不多——扩大财政收入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统治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当统治的地域和人口不断扩大的时候,单单靠血缘和誓言之类的个人忠诚是不能驾驭的,唯一的办法是建立一套官僚体系。但是这个官僚体系随着规模的增大就变得非常难监管,它往往是低效和腐败的,而且会不断膨胀,最后就像中国历代发生的那种情况,财政收入不少,不过都用来养公务员了,真正能用在军事上的并不多。
所以在农业时代里,一些野蛮民族反倒更有优势。因为在冷兵器时代,军事上最昂贵就是人员费用,如果能够用更低廉的成本,获得高素质的军事人员,那么就有非常大的优势。第二昂贵的是马匹,所以如果野蛮民族是游牧民族的话就更有优势——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火药枪成为军事上的主要武器为止,这时候军事上用于武器装备的费用就越来越高,占据军事优势的不再是能够提供廉价高效的军事人员的国家(或者民族),而是要靠能够提供更多更好武器装备的国家。
阿卡德帝国作为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帝国先行者,它的财政基础是来自苏美尔城邦的“纳贡”,这种纳贡体制在历代苏美尔霸主的经营下,已经形成了规范,所以萨尔贡只要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就可以迅速上手。通过这种纳贡体系,阿卡德帝国可以从那个时代最富裕繁荣的地方——苏美尔城邦获得财政资源。
但是历代苏美尔霸主都没有完成萨尔贡那样伟业,萨尔贡比其他苏美尔霸主更成功的地方就在于,他使用了更廉价高效的军事人员——阿卡德人,这使阿卡德帝国在同样的财政基础上,拥有更强有力的军事能量,进而把土地扩张到当时苏美尔认知的整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