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与人的关系(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今天,就来聊一聊,流程和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01
流程与我何干?
工作中,多数的人很难像流程建设者一样,和流程亲密接触,最近距离的接触也不过就是走一下流程而已,比如在工作上走个请假申请流程、费用报销流程或其他人力或财务的流程。提到流程,有一种流程是流程,我是我,流程与我何干的感受,马上就跳出来。
然而,事实并非如你所想。相反的,工作中的我们时时处处都在与流程接触。你可以从一个问题来证实这一点——企业是什么?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可以简单的理解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创造客户,实现价值交换”。“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也就是说,无论你从事市场营销、销售、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客户服务,还是人力资源、行政管理或财务管理,你所做的工作都是某个流程中的一环,因为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在企业的处于业务流程或管理流程之中。
身处其中的你与流程如此近,以至于让你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
02
我是萝卜,它是坑
虽无感,但当业务发生的时候,你需要与其他人配合来完成整个业务链条,这个业务就是流程,在企业中你以不同的角色处于不同的环节。和一个萝卜一个坑没什么两样,当然是“坑”是流程的,你只是这些坑里的“萝卜”。
有的人说:“我在坑里挺难受,我换一个坑!”,有的人说:“我挺享受这些坑,我希望体验所有的坑”。
当然,无论换与不换,只要你有一个“坑”,或者你有多个“坑”,你就有事情做。相反,当流程的那些“坑”消失之后,你就没事做了。
流程配备了流程角色即是“坑”,有“坑”的时候,所有的萝卜都事情做,反之,你就需要重新找到一个坑把自己装进去。实际上,流程的存在是让人人都有事做。
03
坑里成长,做驾驭流程的主人
如果你享受这个过程——呆在坑里的感觉,专注于一个专业的“坑”,即是专注于业务的一个领域,你努力的把它做深做透,于是你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因为你深谙不同的业务流程的“坑”,应该怎么去“填”。
如果你不甘于在“坑”里,你尝试体验不一样的“坑”,从一个角色换到另一个角色,
并且尝试了很多的角色。逐渐的你掌握了各个角色的能力,进一步的想让自己掌握业务流如何创造价值,如何更好的创造价值,以及如何配置流程的坑(角色)?
经过你的努力,你成为了一名萝卜管理者,当业务开展时,你适时的组织萝卜到流程的“坑”里去做事。
管理萝卜的方式很简单,因为有流程这一手段,流程已经设计好需要的坑,你只需要把合适的萝卜放进适当的坑里就做好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你的监控和结果跟踪,让要也要和清晰的掌握其他萝卜的特点,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无论你选择深耕耘专业领域,选择专家路线,还是选择管理路线,都意味着你从之前流流程的“坑”(角色和岗位)里成长起来,并且深知如何利用流程的特点,并掌握了如何利用流程来帮助你的工作,你成为驾驭流程的那个人。
在企业的组织中,通过流程手段来帮助我们开展业务,是一种从被动走向主动应用流程的跨越。每一条流程线上都有不同的角色,负责管理对应业务流程的管理者,或负责人来管理业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的角色。同时,发现流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主导流程优化,让业务更流畅,效率更高。
因此,身处流程之中的你,与流程的关系并非如法一般对立,只能做遵从法。你可以与流程和谐相处,你可以利用流程帮你解决问题和困难,同样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修正流程,优化流程,提升业务运行效率。
流程的存在,让人人都有事做,流程上的人又通过流程来管理业务,让业务(事)都被人管理起来。即流程与人的关系: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