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医疗通过协同创新,构筑航空温控物流服务
在航空冷链物流领域,欧美等发达国家长期占据领先的技术优势,所需的高端运输装备也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为打破国外垄断这一局面,海尔生物医疗基于自身在航天领域的技术积淀,自主研发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从技术受制于人,到打破国外垄断,海尔生物医疗只用了1年时间,走过了别人8年的路。
其攻克了温度均匀性、续航时间及能耗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以破竹之势推动中国高端航空温控方案走向世界。拿技术融合创新为例,制冷保温技术看起来很简单,但又需要保温、制冷、控制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创新,对技术积累要求很高。对此,海尔生物医疗团队集中攻克,成功解决两大核心技术难题,在续航时间和温度的均匀性方面取得突破,其产品成果与同类产品对比,续航时间延长近50%,温度控制功耗降低20%。

同时海尔生物医疗在坚持温控集装箱技术创新外,持续释放生态品牌的张力,积极携手全球优质生态资源,并先后与中国南航物流、伏尔加第聂伯旗下的空桥货运航空公司等达成战略合作。而且,在航空冷链物流业务、产品、租赁、运营网点、维修站点、其他航空温控相关业务等领域展开合作创新,致力于通过协同创新,打造更加灵活、更高性价比、可定制化的航空温控物流服务场景方案,共同构筑中国航空温控物流服务新生态。
如,依托物联网生态品牌的开放生态优势和高续航时间的产品优势,海尔生物医疗已经逐步建成覆盖药企、航空公司、货代公司、机场、货站、MRO等全链条的航空温控物流服务生态及成熟的业务模式。在运营网点方面,海尔生物医疗在海外已经逐步构建起以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芝加哥、洛杉矶、列日等机场为支点的国际运维网络;在国内,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建立相应运维站点,逐步建成了辐射全球市场的运维网络。
在海尔生物医疗项目负责人孟志刚的规划中,未来三年,计划建设2000条航线,达到全球300个城市,形成全球布局的航空温控航线网、运营网、维护网。随着海尔生物医疗航空温控物流服务生态圈的持续扩大,中国航空温控物流行业发展迎来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