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堂笔记】“语用学与汉语史研究”专题

2023-04-04 16:51 作者:小僧の神様  | 我要投稿

参考书目: 何自然《新编语用学概论》 Levinson《Pragmatics》(外研社) 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 语用学就是利“the fish(被动?主动?) is ready to eat”

钱锺书《围城》对语用学有着生动的诠释

语境去推导意义的学问(往往研究言外之意、文本以外的意义) meaning's meanings:暗示、指称、意图 三种符号(sign):图像(iconicity,象似性)、标志(indexicality 往往代表语用义)、象征(conventionality) 语义学 & 语用学   ■非语境义 & 可能出现的语境意义   ■“小孩就是小孩”,L'argent est l'argent  L'heure est l'heure   ■"Ugh ugh blugh blugh ugh blugh" 的语用义 Pragmatics was a reaction to 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 as outlined by Ferdinand de Saussure Two different schools : the Anglo-American and the European continental  "pragmatics"来源:中世纪(但当时只是一种抄写的经验技术,并不是“语用学”)   ●the study of the speaker's intentions and beliefs   ●the study of the meaning in context and the influence    ●the study of implicatures   ●the study of relative distance(both social and physical)有时候需要拉开距离,有时候需要保持距离 e.g.网络社交礼仪中的“呵呵” 语用推理: S和H之间有一种紧张关系,S不想说得太详细 跨文化的语用研究(见《围城》):喜欢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 e.g.headache(英国的“头痛”、美国的“太太”) 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 1、“历史语用学” 2、“足量原则 不过量原则” 语义演变机制:重新分析、类推 e.g.“学不成”:连谓结构(学X不成)→动补结构   3、“词义扩大和词义缩小”: 江、河、谷、臭、poison、dog 董成如《词汇语用学的认知视角——话语中词义缩小和扩大的图式范畴化阐释》:鸟、fly 《认知词汇学新视野》“语用功能的语法化”   e.g.“不是我说你”“怎么说呢”“我们认为” 历史语用学(Historical Pragmatics):主要研究历史上的文献语言中的语用现象 期刊:Journal of Historical Pragmatics 案例:《礼貌标识语please 和 pray 的历时语用研究》: please的本义被认为是相当于法语的s'il vous plaît的“如果那让你感到愉快”的用法,与今天的英语不同,更与汉语的“请”有别。另外,在历史上please和pray具有同源关系,都来自拉丁语的“precari”,含有向神明或其他威望人士请求某种东西的含义,随着时间推移,“please”和“pray”的用法才各自分化。 中国早期朴素的语用学思想:“言意之辨”、“名实之论”、“修辞立其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可以参看:陈宗明《中国语用学思想》、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

《三国志》中的语用问题 1、“人”的人称问题   ●“乘人后” 吴金华:“人”表示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另见吕叔湘《说代词语尾家》   ●先人者/先之者   ●“人”常常与“己”、“我”相对,但有时候会采取某些语用策略 e.g.“不管人的死活” 2、“岂如/岂若”的语义指向问题   ■①表示“不如”(后项优于前项)②表示“难道不如”(前项优于后项)需要视具体的语境而定   ■当出现了“与其...岂若”的搭配,可以确定语用义   ■参考《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是否收录,如果没有收录相关义项,需要补苴。

【随堂笔记】“语用学与汉语史研究”专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