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数字化时代来了,中小企业如何避免被淘汰?

2021-05-25 17:49 作者:企知道  | 我要投稿


数字化的浪潮已然到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6次提及“数字化”,指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根据专业机构出具的调研报告,国内35.6%的企业已进行数字化转型,3成企业已经在使用AI工具。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等概念,越来越为人所熟知。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明显起步落后,而且认知上存在一些误区。到底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能够给制造业带来哪些转变?我们一一来剖析。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推动企业组织转变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以及企业文化等变革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新兴技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打通生产到交付全流程、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数字化转型能够给制造业带来哪些转变?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制造企业要经历管理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制造设备、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的数字化、端到端价值链的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全过程,在此过程中,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些头部企业,早就迈开了数字化转型的步子,通过转型,实现了企业各环节的高效率运作。

作为老牌家电厂商、传统制造业代表,美的集团早在七八年前就开始着手数字化转型,称得上是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急先锋。美的的“T+3”产销模式,以订单为基础,实现了采购、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厂商在收到订单后,迅速进行与生产相关的各种采购,然后按订单要求生产出来,通过渠道精准地交付到消费者手里,这种模式减少了上游的供应商,以及下游客户需求信息反应慢导致的库存堆积,也节省了大量成本。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阶数字化工具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在制造和管理流程中,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使用机器人实现流程自动化、柔性制造、定制化生产、质量检测等,偏向系统自动化和制造精益化,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人员也可以被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思考更复杂的问题。在产品上,人工智能技术则被用在智能语音交互产品、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图像搜索、声纹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机器学习、大数据计算、数据可视化等方面。

在智能制造领域,上汽在武汉地区的工厂,通过实施“黑灯车间”技术升级,现场库存下降85%,交付时间减少80%,产品合格率提升到99.9%。未来,由大量工业软件构成的工业操作系统,还将驱动数字化装备代替人的大脑自动做出生产决策。

数字化转型的误区

有些管理者说:

我们公司用上ERP、CRM了,我们也有自动化设备,是不是已经算做完数字化转型了?

数字化转型是大企业的事情,我们这种小公司,效益不好,也不是做互联网,用不上数字化。

其实,以上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企业用上客户管理系统、实现财务一体化、购入现代设备,并不表明这些环节都打通了,可能每个系统都是孤岛。数字化并不是大企业的事情,也不只是互联网企业才需要数字化,当前很多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和管理模式落后、效率不高关系很大,还停留在最原始、最初级的经营模式,每天从早忙到晚,却事倍功半,更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造。

传统企业只有科学地进行数字化转型,获取新的增长动力,全方位地了解客户需求,精准地实施营销策略,用数据驱动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才能够突破增长困境,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很多面临“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的困境,针对转型能力不够、转型成本偏高等难点,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划拨专项资金、推出税收优惠、加大人才引入、搭建产融平台等等。


数字化时代来了,中小企业如何避免被淘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