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IN地铁时刻•番外番08:回顾VVVF研究的心路历程

2022-02-16 04:00 作者:BIT0865  | 我要投稿

0:前情提要

终于清静了。我不否认它存在的意义,只是它已经泛化到我没法继续留在那里了。

说人话:曾经为了规避 @某科學的TP435 的主爱好群里出现的良莠不齐的言论,六个人组建了一个VVVF爱好群——后来成为了维基百科“轨道交通VVVF控制专题”的配套QQ群。今年元宵节,这个群我退了。

扯太多了。

1:兴致盎然

就如VVVF专题的页面简介所言,专题的成立,只是因为我把房山线老车的牵引电机和牵引逆变器型号弄反了。没有这个错误,也就没有现在查到的一大排VVVF型号,但是也会让更多的地铁爱好者被蒙在鼓里。

那时我还在北京,@DKZ4-01014(下称414)介绍了四惠站外的机位给我,我便找到了一期杵的RG698-A-M,VVVF专题首批查证型号里的一个。后来414提出异议:二期杵的可能和一期杵的不一样。后来一查,果然不一样,RG698-B-M。这些在我介绍一期杵和二期杵的牵引系统的专栏中提过。

真的特别感谢414,不辞辛劳找到很多V以前用的RG644-A-M和RG6023-A-M(虽然它们都有文献可查),并且帮助确定了三种蛇(SFM01/02/07)的牵引系统分布,让北京地铁的东洋VVVF查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查出RG698-B-M的时候,北京1号线的VVVF查证就算顺利完成了,之后查到了房山线和燕房线共计四种车的三种VVVF,然后就拿了本科毕业证书回家。

回家之后,有人推了四惠东折返线的机位给我,我才意识到之前去四惠其实是白浪费时间,可惜为时已晚,没多久一八贯通,连四惠站外机位都没法查了。

2:不堪重负

来到广州之后,专题内有关羊角的VVVF查证任务基本都堆在我一个人身上。查证很快乐,有些车辆段的试车线外只有单层铁丝网拦着。研一上虽然选课很多,但是前两个月平日在工位看paper,周末看看试车线有什么,还算能应付。

站外:

有轨电车:最早体验了THP1,查到了除了高压电器箱、空调机组和蓄电池组之外所有车顶设备的型号和布局;之后在猎德大桥上费尽心思拍到了THP1的牵引箱,结果上面只有电气参数。

西塱:去石牌听个讲座,路上顺便就查好了原装大西和BBD的VVVF和SIV,之后更有A4老鼠停在静态线,唯一的缺憾是错过变声大西,不过后来联系到了员工去查。

站内:

在万胜围查到A6的TGN51W,在南浦查到A5的主逆TGN51E和辅逆TGN38C(虽然它们有文献可查)——但是站内也就这两个地方能看了,其他的都很暗。

不堪重负是从去年11月开始的。我从去年9月开始考察厦滘的试车线,当时还是只有周末去看车,有一天下午两点多碰到一列B4,当时只是看了下VVVF和SIV型号,没拍它们的外观。

西门子VVVF蓝牌子
SIV两块牌子

我寻思:既然下午有车,那早上应该就有车出来了,结果连着一个月没见着车,11月初才见到另一列B4,拍好VVVF和SIV外观,顺便看看蓄电池箱和制动黄盒子。

11月初见到的03x131-132
牵引箱(TC)
辅助电源(AI)

在这之后就联系到 @4号线南沙客运港,一个经常去厦滘看试车的,才知道厦滘在平日也有试车,而且B1有不少。

当时我表明态度:平日我要在工位上看paper,只有周末能出去。有几次周二下午有B1,我跟他解释说周二我满课我要做笔记根本没法去,解释了好几遍才作罢。

那段时间导师布置下来编写衍射算法的任务,错过午饭甚至晚饭的饭点算是经常的事。有几次周三下午有B1,起初 @4号线南沙客运港 叫了几次我都没理,后来因为等着跑代码实在是不耐烦了才过去,结果连着被放了两次鸽子。没奈何,亲力亲为吧。

于是之后的周三周四两天便是早上打完卡就开着程序跑,然后马不停蹄赶到厦滘去,看完有没有车之后赶到西塱,吃完午饭看那边有没有车(12月还不止,西塱看完还要去新造看)。期间还是没见到B1,倒是见到几次B2。

两个月之后我已经是身心俱疲了,而且有几门科目也到了复习阶段了,我寻思着得赶紧安排时间复习啊。

当时@4号线南沙客运港 叫我两次,一次B10,一次B1,两次我都拦的士去,把VVVF和SIV的外观和型号牌子拍完,之后去厦滘的欲望已经减了大半(用了国产化牵引系统的03x121-122太难等了)。

B10的03x143-144
B10的牵引箱
B10的西门子蓝牌子,由于在侧面,所以不是在中间车看而是在首尾车看
B10的辅助电源,鼎汉制
B1的牵引箱

B1的牵引箱蓝牌子,掉色很离谱
B1的辅助电源

本以为可以回归安心复习的状态了,还是有人来问我有没有去厦滘有没有去新造,我也解释过我要跑代码我要复习,还是一个劲地问……不说了。

另一方面,配套QQ群的消息我又不能不看,就怕里面有谁查到了新型号结果我忘了加到专题页面里;但是一看基本上99+,而且这99+里,有一半的概率会有大把和我的兴趣点没有交集的“闲话”,这才有了开头讲的事。(群里没多少人聊天的情况倒是也有,当时有人问群主怎么没人聊天,群主说这个群不是水群,这倒确实。)

3:意识很重要

在参与解决八通线VVVF问题的时候,我和414翻出了一个尘封许久的论坛帖子,里面有一个TDK-6175-B的牵引电机铭牌。之后我又在这个论坛里翻出了9号线列车和昌平线列车运抵的帖子,顺便还在“非人狂想屋”里发现了L2和L3在广钢货场的图。

看着这么多老帖老图,我却只有叹息的份了。在新车制造完成或者运抵的时候就把牵引系统查完真的很重要。虽说也可以等车上线了再寻求员工帮助,毕竟有些员工确实是最接近牵引系统的人之一,但是寻找员工的渠道比较少,并且不同公司的规章制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那些年甚至于地铁这种爱好在中国都不算成熟,没有想到查设备可以理解,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上线前不查完,上线后就要花好几倍的时间去解决遗留问题:五年、十年、二十年,有时候甚至连列车退役了都没人知道。(这种情况不止在中国有)

@4LCA-2138 曾经说过:你国无VVVF文化。维基的VVVF专题其实就是为着打破这一魔咒来的。有人就列车的牵引系统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牵引逆变器是演奏者,牵引电机是乐器;我现在再加一句:调制程序是乐谱——这一点是专题里的一个昵称很长的人帮我弄明白的,我也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一直在追求的东西。

牵引系统的型号,已经不是简单的数字和字母的组合了,更多的是通过与VVVF声音的关联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是我查型号比 @1TB2010-1GA02 还要走火入魔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不否认这受到了日本的VVVF大佬的影响,但我也确实帮助他们纠正了两个关键性的VVVF型号错误。)

你单单去听、去评判VVVF声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种声音是怎么来的?我也不强人所难,但是你要有意识啊:有意识的不用别人指点自己就会去找型号了,没意识的一脸懵逼以为自己变成别人的工具人了。

这种现象很难改善,要发动全国多个地区的爱好者一同营造氛围,而这样做必然存在众口难调的情况,即便整个VVVF专题的人一起发动可能也很难实现预期效果。

想来想去,先喘口气吧。新造的L1和L7查完(L5的抢在元旦查完了),就等着羊角新线的那些车好了。

以上。

新造车辆段的04x099-100,也是在那里见到的第四列L5,和04x081-082一样因为大修试了整整一周


IN地铁时刻•番外番08:回顾VVVF研究的心路历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