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机械巨兽部署中!(下)

午餐本身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单纯去领主府蹭了一顿罢了——至于其他的突击队员,考虑到克雷特已经在早上安排好了当天的事宜,因此一行人倒也不担心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午饭过后,卡莫夫先是花了半个多小时整理了一遍上午试车中体现出的优劣势,而后安排了施迈瑟先生负责驾驶,自己则坐进了车长席——考虑到他因为某些奇怪基因缺陷导致的极其容易晒伤的体质,比起坐在驾驶舱里开着舱盖直面午后毒辣的太阳而言,躲在炮塔里确实是个更好的选择。
下午的实验集中在火力方面,而这其中的重中之重自然就是那门巨大到单是看一眼就足够让人不寒而栗的150毫米榴弹炮了。与缺乏基础设施因而只能跑圈的机动测试不同,卡莫夫对于火力测试可是丝毫不敢怠慢——尽管在“东风”号计算机上进行的无数次模拟都表明了这门电磁推进大炮放在目前的时代几乎可以称得上无坚不摧,但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整台坦克的存在价值就是为了扛起这杆巨型重炮,因此若是不实际打上几发证实一下它的破坏力的话他终究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于是情况变成了他亲自下场,在这台战车停靠位置的百米开外用创造魔法立起了一个坚固程度堪称耸人听闻的靶标——最外层是30厘米厚被夯实了的泥土,而后是两层一共15厘米的木板。再之后是两层各2厘米的钢板中间填充了厚达50厘米的砖石结构,最后还要再加上两层一共15厘米的木料当作背板。
“如果这门大炮能打穿那个靶标的话,”对于看着物理厚度加起来超过1100毫米的目标瞠目结舌的布莱克本,卡莫夫这样解释道:“那么我有理由相信它有足够的火力将施里芬防线上的各种暗堡、要塞、永备和非永备工事什么的全都一炮掀上天去。”
“当然……毫无疑问,”坐在一旁“东风”号货舱里的布莱克本听着耳机里传来的解释,咽了一下口水——虽说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去备战总没错,但这个厚度的防护已经夸张到大部分常规爆炸性魔法轰击上去只能刮掉表面的厚土却伤不到内部结构的程度了——魔王军再怎么说既没必要也根本没理由把碉堡的墙体做到这种完全过剩的地步啊。
也许只有好几发“焰雷”接连命中同一个弹着点才有可能将多种材料叠加出来的复合结构一层层剥离开来吧?他这样猜想着。
“半穿甲弹!一发!装填!”通讯器里传来了卡莫夫的声音,而后便是连续的金属碰撞声——这是两名装填手协力将一枚重达42.5公斤的弹头从炮塔后部那个用铁条粗焊出来的简易弹药架上取出,打开炮闩而后推弹入膛的标志。
“完毕!”
刺耳的刮擦声传来,架在滚珠轴承上的巨大炮塔缓缓转动着,将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150米开外的靶标。
“开火!”
“出膛——”
扳机被扣下的瞬间,大炮后膛外镶嵌的一块高纯度魔石便迸发出红色光芒,将炮弹内原本处在无害惰性状态下的多达六公斤半的低纯魔石粉一下子充能到了逼近临界点。与此同时,炮管外层套管里刻着的雷魔法纹路也点亮了,紧接着就是电光一闪——
一声震天动地的恐怖轰鸣宛如平地惊雷一般炸响,哪怕隔着几百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六十七吨重的车体向后猛地一震,一发尖端闪烁着红橙色光芒,代表着撞击延时引信已经启动的半穿甲弹伴随着清脆的破空声飞出炮膛,在布莱克本还未反应过来之时便重重轰击在了标靶上。
顷刻间,好似地动山摇。一个紫红色火球裹挟着滚滚烟尘腾空而起,紧接着就是被冲击波掀上半空中的各种细碎残片四散而飞。要不是坦克用的靶场离突击队驻扎点隔了快一公里以及克雷特下了死命令不许突击队员来看热闹,万一哪个倒霉蛋子方才呆在了靶标附近的话,那么其下场绝对不会比脸接一发“焰雷”来得好多少。
……不,这东西恐怕比那个魔族秘术都要来得强劲有力。等到烟雾略微散去,布莱克本终于从“东风”号货舱壁的显示屏上看到了这武器的破坏力——与一接触物体表面就爆炸的魔法完全不同,重达超过42公斤的半穿甲弹凭借着厚重的装甲外壳如热刀切黄油一般毫不费力便在超过一米厚的土石砖混合结构上穿了个大洞,连中间的两块20毫米厚的钢板都没能挡它分毫。再之后,内部填充的六公斤半处于临界状态的魔石粉被延时引信起爆,不仅将15厘米的木质背板、前方20毫米的钢板和50厘米砖墙中的近20厘米都炸了个粉碎,还在地上留下了一个好几米宽,燃烧着余烬的大坑。
“嗯,和模拟的结果基本一致。”卡莫夫回想着高精度电脑模拟给出的这门大炮足够贯穿厚达130厘米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的可怕数据,满意地点了点头,“实验成功,这门炮达到预期性能了——干得好各位!”
“好哦!”于是下一秒掌声和欢呼一齐从战车里传了出来。
“我猜……这证明了用当下的技术和条件去复刻神代时期的重装备也是可行的了?”此时在“东风”号的货舱内,皇太子平复了一下心情问。
“当然,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卡莫夫有的时候看得太远了。”克雷特答。出于卡莫夫“要是做不出精品那宁可不做”的执着,这世界上第一台坦克的设计起点相当高:考虑到其夸张到过头了的200毫米炮塔正面、厚达120毫米的车首装甲和那门就算无法击穿也能凭借装药量把对手震得七荤八素失去战斗力的巨型榴弹炮,单看攻防属性的话这台怪兽别说放在当下了,就是穿越回1945年恐怕都是个相当难啃的目标——不过出于解释起来既繁琐又没必要的原因,克雷特倒是没把这部分信息告诉布莱克本。
“太子殿下,欢迎来到未来——”他笑道:“或者说,过去——取决于你怎么看。”
“你们总是能给我惊喜,勇者阁下。”布莱克本的喜悦溢于言表——就算不去考虑能驱动这台坦克骇人听闻67吨体重的魔石引擎如果应用在其他方面该对生产生活提供多大帮助,单单是这并不像“东风”号那样虚无缥缈,而是切切实实能摸到的,连几名简单受训的工人都能基本驾驭的强大战斗力已经让他有足够理由哪怕砸锅卖铁都要想办法在帝国防卫军里建立一支装甲力量了。
“叮咚”一下,他别在耳朵上的通讯器亮了起来。于是在一阵交谈之后,他转头和克雷特打了声招呼:“目前还有公务缠身,因而就先行告辞了。”
“嗯,那就慢走不送了,”克雷特停下手中的笔答:“祝工作顺利。”
“同。”

其他杂项的测试倒是还算顺利——脱胎于903型步枪,结构与前者基本别无二致的13mm车体机枪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定,而对于150mm榴弹炮的极限射速测试也十分令人满意。
唯一的大问题出在了那个小炮塔和里面的20mm机关炮上。在实际坐进去试射一下以后卡莫夫才发现他犯了个很可笑的错误:这门插在炮塔正中央的机关炮后膛刚好将炮塔内部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但无论哪部分空间都有些局促,最后他只能以一个相当憋屈的姿势斜挤在炮塔里头才能歪着身子瞄准射击。
至于这门机关炮本身,出于赶进度的需求卡莫夫只是简单粗暴地将903型步枪等比例放大到了20毫米——这种行为的后果自然是结构强度跟不上放大了整整55%的口径,到头来一按扳机内部零件哐哐乱响,炮弹上天入地到处乱飞,实在是没什么准确度而言了。
于是就结果来说,情况演变成了克雷特第二天早上起床走到“东风”号的客厅里时,沙发上已经摆了好几张已经几乎完成了的改用双联装13mm机枪的新式副炮塔结构手稿以及几张写满了昨日测试报告的文件了。
“……8缸发动机在1500转下的输出功率达到了850马力而不是预期的800……”他拿起其中一张报告看了起来:“……原型车在陷进泥地里55厘米的情况下依旧能依靠自身力量脱困。”
“……他昨晚上弄到几点钟了啊?”他这样问这旁边的奥米茄——此时她正在看《加勒比海盗》。
“画结构图画到三点半撑不住睡过去了——后来我给他搬到房间里了。”对方答。
“太拼了太拼了。”克雷特无奈摇摇头。
“不过测试结果倒是比我的演算模型来得好,”奥米茄按下暂停往后靠了靠,眯起眼睛:“看来我有必要再次重新评估目前的形势了啊,”
她甩了甩脑袋整理着信息。昨天布莱克本在船上观摩火力测试的时候她悄悄用脑电波探测的手法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洞察了一下前者的思想,而皇太子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内燃机的重大意义并打算大加推广这件事自然也是没能逃过她的火眼金睛——但正是这部分与她认知与记忆中的“历史”和“逻辑”完全相悖的信息反而让她颇为头疼。
竟然要靠迂腐守旧的封建宗教势力去达成工业革命,还要一次性走完两次革命的成果么?这简直不可理喻——
尽管被这个世界尊为创世女神的她坐拥人类历史上近乎所有的知识,但她在心底依旧不得不承认现在时代发展那无比怪异但又确实客观存在的方向已然完全超脱了底层代码所赋予自己的思维模式与信息储备了。
“所以说我才讨厌魔法之类的根本毫无逻辑的东西从二次元跑进三次元啊。”她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嗯?你有说什么吗?”克雷特把头从一堆图纸和手稿中抬起来问道。不过还没等奥米茄做出回答,前者耳朵上的通讯器就一下子亮了。
“抱歉,接个电话——”没办法,他只能接通了通信频段:“你好?这里是克雷特·诺斯罗普,”
“克雷特,这里是布莱克本,”皇太子的声音传来,不过显得有些焦急:“赶紧来军营一趟——有紧急任务要当面说。”
“了解,我马上到。”于是克雷特和奥米茄道了个别,“咣当”一下关上居住区的大门便向城里跑去。
“哦……哦,”
关上的木门带起一阵风,将一张还未写完的信件草稿吹到了奥米茄面前——拿起来一看,是克雷特根据昨晚和卡莫夫的商谈境况整理出的写给布莱克本的公函:
“……如果测试一切顺利,改进后的一号突击坦克将于2月中下旬正式开展量产工作,而后截止3月底生产两台并在整个4月生产两台以完成第一批次的量产目标。”
“……此后如果向工厂内引入基于魔石引擎的更重型工业设备的话,仅凭康斯坦尼亚城的产能都将有能力将下一批次的生产速度提高到每月四至五台。同时如果其他领地也参与生产的话,不仅产能有望进一步提高,单价也将再度压低……”
“……顺带一提,卡莫夫认为至少第一批次的五台“陆上战舰”都应当以神代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命名。如果太子殿下同意此事,那么这五台坦克的编号和名称将依次为:
100号 索姆河
101号 康布雷
102号 斯通尼
103号 普罗霍罗夫卡
104号 波卡基”
“……另外,若是战事紧急,目前的一号原型车,即“索姆河”号将立刻按照量产型标准改造并视局势决定应当提早编入帝国防卫军还是暂时直辖于暴风突击队……”
信函到这里就没再写完了。
“这是真打算玩大的啊……”奥米茄回想起卡莫夫昨天撂下的那句“知道技术路径之后干嘛还要过度纠结达成方式”,一下子瘫坐回了沙发上,长叹一声,直摇头——
原来一直沉浸在过去的荣光里无法自拔的迂腐守旧之人反而是我自己么?
“好吧,不就是9540亿零8203万5337行底层代码的变量输入需要调整吗?这有什么难的——”
“唔——早上好,”
她刚想“腾”地坐起来,一句话就打破了严肃的气氛——是穿着便服的卡莫夫踱着步子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虽然到现在也就睡了不到三个小时,但后者的精力简直好得吓人。
“……早,”她一下泄了气,只是仰躺在沙发上动了一下嘴。
“克雷特呢?已经走了?”
“……嗯对,找布莱克本皇太子去了。”
“哦,”卡莫夫先是打了个哈欠,而后立马发现了奥米茄话里的端倪:“嘿?你总算开始用正式职称和全名称呼布莱克本了啊?”
“啊……?”她愣了两秒钟才反应过来自己无意识间说了什么,于是白了卡莫夫一眼,没好气地别过头去:
“你故意找茬是不是啊?”
“行行行,您老忙,我不打扰,我走了哈。”于是对方摆摆手,向船尾的卫生间走去。
她摇摇头直起身子,又接着放起了电影——
但脑袋里一团浆糊的她究竟看进去多少恐怕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看来,我也该多负起一些责任了。

在另一边,接到布莱克本呼叫的克雷特自然是一路狂奔往城里赶,不出十几分钟就到了军营里头。
“来了啊,克雷特——嗯?来这么快?”布莱克本这样跟他打着招呼。
“就当三公里越野跑了,”跑得气喘吁吁的克雷特拄着桌子角弯腰休息了几秒钟缓和了一下呼吸,问:“所以,有何吩咐?”
“嗯……事情是这样的,”皇太子说着将面前的会议桌上的一大堆文件扫到了一边——大致看一眼,里面是帝国军的各式部署文件、缴获的魔王军作战地图、“东风”号拍摄的施里芬防线的航拍图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情报部门尽最大努力向普洛斯帝国派出了一支间谍小队。”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开了口:“但是近乎毫不意外地,这支小队报告完进入敌方境内之后就了无踪迹了。”
这也难怪,克雷特点了点头——虽然魔人族的肤色和最开始认识的不同实际是有深有浅,饮食动作习惯什么的也都可以学,但魔族虽然或长或短但总是存在的那对从颅骨侧方弯曲向上生长的犄角却是人类特工怎么也伪装不出来的。
“但是,”布莱克本话锋一转:“就在几个小时前,其中一位代号“光点二号”的特工传回了情报,”
他顿了顿转身从帐篷边的架子顶上摸下一张画像,放到了两人面前的桌子上:
“这个人,拉普雷希特·张伯伦亲王,正乘坐他的私人快船“海鹰”号亲自赶往前线。”
克雷特端详了一下这张画:上面是一个目光锐利的魔族,高鼻梁尖下巴,留着山羊胡,架着一副小眼镜。从他已经完全花白的头发胡子以及满脸皱纹来看差不多该有85岁(换成地球历大约是65上下)的样子——不对,考虑到魔族的寿命周期普遍相当长,或许这位张伯伦已经有两百岁朝上都说不定了。
“所以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他?”
“正是,”皇太子点点头,“如果能抓到他,那么我们不仅能从他那里挖到大量关于施里芬防线乃至整个魔王军的部署情报,还能对敌人的士气造成沉重的打击。”
“话是这么说,”克雷特皱眉想了一下:“失联许久突然联络的特工、还有亲自上前线视察的皇亲国戚——恕我冒昧,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个引我们上钩的诱饵啊。”
“我同意你的观点,”布莱克本咬着嘴唇点点头,“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我建议你们在那条船还没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在空中截下它——这样地面上的伏兵再多也不可能及时支援。而且近距离战斗也是暴风突击队的强项不是么?”
“另外,“东风”号在天空中是无敌的——因此一旦情况有变,你们也应当可以马上脱开身。”
“非常……符合逻辑。”皇太子给出的方案已经足够有说服力了,因此克雷特点点头,问道:“所以,张伯伦的船什么时候到?”
“情报上说按照时间表“海鹰”号应当在2月2日晚抵达位于汉森费尔顿以北约25公里的布隆斯坦防区——”
“啊?那不就是今天晚上吗?!”
两人面面相觑,这时间也太紧了点。
“殿下,那我就先告退了。”于是克雷特行了个礼便拔腿欲走——要做的事情一下子变多了:不仅要在路上给突击队员做任务简报,还得大致讲一下船舱狭小空间内的作战要领。除此之外,尽管他倒是并不担心“东风”号的雷达能否在茫茫云海中定位“海鹰”号,但是空中跳帮战这高难度动作到底能不能成他也确实心里没底。
“慢着,”布莱克本摸着额头思索了一阵,而后深吸一口气像是终于下定决心一般问道:
“我想问你一个私人问题。”
“您请讲。”
“你……对于魔族的看法是什么?”
“魔族……么?”克雷特思索了一阵,给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答案:“算是敌人吧。”
“这样啊,”听了这个答案的布莱克本垂下视线眨眨眼睛:“我明白了。”
“抱歉殿下,我的表述有误了,”克雷特明显感觉出来了布莱克本神情里透出的失望,于是试探性地答:“对我来说,我的敌人是发动这场战争的魔王军。”
“那,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魔族呢?你有什么看法吗?”对方皱起眉头眨着眼。
“虽然这话可能有点激进,”克雷特思考了一下:就此前布莱克本的行事风格来看,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透露出来应当没什么大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我倒是不觉得作为一个民族而言魔族有什么特别的——至少绝不像康斯坦丁诺维奇勋爵阁下领地之外那些满天飞的流言传的一样是什么魔鬼的化身之类的东西。其中有好人也有坏人……就和我们人族一样。”
说这话的时候,他脑袋里回想起来此前阿克兰战役为了保护人类平民背刺了特里斯坦男爵这个小人,之后又赌上军人荣誉和战友安危死战不降直到力竭被俘的魔王军警卫队长亚历山大·路德维希——真是个可敬的对手。
“至于魔王军是敌人这件事,这单纯是根据普洛斯帝国此时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的客观事实所得出的结论——与魔族本身是善还是恶并无关系。”
“嗯……”布莱克本低着头眨着眼睛思索了好一阵,而后如释重负般长舒一口气抬起头来,脸上挂着克雷特这几个月以来第一次见到的,真正毫无保留地敞开心扉的微笑:
“那我就放心了——看来我们确实是站同一边的。”
“我们当然是,殿下,”克雷特悬着的心也放下了:看来和他一样,布莱克本确实对魔人这个民族本身没什么恶意。
“创世女神大人认为各个种族是生来平等而无本质上的善恶贵贱之分的——作为勇者,我们几位同样坚信这一点......我想这代表我们拥有相同的价值观,殿下。”
“这是最好不过了。”皇太子点点头,而后打趣般问道:“不过冒昧一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女神大人要让你们成为勇者来支持我们埃塞克里特呢——虽然由我说这话不合适,但这样不是显得偏心了些么?”
“我不知道,或许这是种试炼吧——测试我们几位能不能在长久的战争中不动摇信念,并以此断定我们有没有资格作为勇者继续伴她左右。”克雷特想了好一阵才给出了这么个他自认为足够有说服力的回应——毕竟总不能如实告诉布莱克本说奥米茄这个死宅被各种杂七杂八的宗教魔法之类的东西折腾得直接开摆压根不想管这个世界的事务吧?
“不过对我来说,我认为遭受攻击的一方有权利做出反击,而且在成为勇者之前我首先是帝国的公民——因此站在埃塞克里特这边更多是我的信念与责任所在,就像魔王军注定要为普洛斯帝国效力一般。”——这番话倒是真心的。
“我觉得已经够格了,”皇太子浮现出舒心的笑,拍拍克雷特的肩膀道:“快去准备任务吧——希望我们没有耽搁太久。”
“嗯,那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后者点点头,敬了个礼便转身拉开指挥部帐篷的布帘子,冲到早餐分发点随手抓了一块黑面包打算垫肚子,又飞也似地往城外跑了。
原本还怕布莱克本多少有些对立情绪因此一直没太敢和他透露我的真实想法。克雷特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他对我也有同样的顾虑——还真是闹了个大乌龙。
依照这份远见和思想,等到布莱克本当了皇帝,以后绝对会是一代明君——这样我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在他脑子里充斥着这样的想法时,自己已经和肌肉记忆一般麻利地做完了之前安排好的所有事情——待到他再回过神来,“东风”号已经沐浴在午后阳光里驰骋于云端之上了。
“这次的加密代码是53-48-05,重复一遍,这次的加密代码是53-48-05。”
“53-48-05,了解。”
“最后重申一遍:在船舱里尽量手持刺刀进行白刃战,如非必要务必避免使用步枪射击——万一谁的枪卡在狭小空间里头后面人都得跟着遭殃!”
“进入船舱时各位很可能因为光线明暗变化而暂时看不清楚舱内状况,此时尤其要当心敌人的偷袭!”
“雷达定位到了一个信号——北偏西10.6度,距离342.35公里,高度2480米,速度约55公里每小时,应该是“海鹰”号没错了。”
“好了,要说的就这些。在此前的几次任务中我们没有失去任何一位同志,而这一次我们也同样不会。做好战斗准备,祝好运,各位!”
“东风”号货舱内亮起了红灯,照耀着正在对手中的步枪和大腿上绑着的刺刀进行最后检查的突击队员们。与此同时,离子引擎加力时的轰鸣在舱外适时炸响,而后便是一朵音爆云在战舰周围绽放。光学隐身系统随即启动,将船体隐藏在了稀薄的空气之中——就算敌人听到了战舰接近时那震耳欲聋的咆哮,但在1.8马赫的航速下他们不仅绝无可能找到“东风”号的确切位置,更别妄想击中它了。
黑色的幽灵尖啸着撕裂长空,向雷达上标定的方位杀将而去——
这一次,哪怕是高傲的“海鹰”,只怕也要在“东风”的伟力之下折翼了!

杂谈:
下一场是空中跳帮袭船战,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要出现了)
哦对,这里有个细节性的问题
和大部分人认知不同的是,现实中高爆弹对于混凝土永备工事的破坏其实相当有限——就像文中描写的魔法弹轰上去的效果一样,高爆弹砸在工事表面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刮掉表层而打不出什么结构损伤,真的要做到一炮掀碉堡的话还是得上能打穿外层在内部爆炸杀伤人员的专业反混凝土弹——这就是为什么一号突击坦克配发的是带延迟引信的半穿甲弹而不是碰炸式的高爆弹
然后按照设定走的话这根150mm电磁炮能把42.5kg的半穿甲弹打出530m/s(到时候扔设定集里去),6.5kg装药当量则等效于大约9.75kg的TNT——卡莫夫还给这种高度充能的魔石粉炸药起了个伽马炸药的名,不过因为不怎么影响情节推进就不多赘述了
至于这个威力是什么概念,只能说就目前阶段非常吓人
模拟实验给出的贯穿1300mm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的数据确实是基本贴合现实的,而这个数换算成匀质钢装甲的话大概是100米击穿垂直的110mm装甲,也就是说大致比KV-2上面的152mm M-10T榴弹炮略高一些——但是这个成绩是拿装药体积占比相当高的半穿甲弹打出来的,如果是装药更少弹体强度更足的普通穿甲弹那穿深更恐怖,不过现在毕竟没有反装甲需求所以半穿甲弹完全够用了
所以目前这个车的防护和火力约等于一台虎王上面插了个SU-152的炮
打 穿 防 住 !
另外卡莫夫最后下定决心彻底放弃掉20mm机关炮改成双联装13mm机关枪除开结构问题以外还有个原因:原本按照他的设想这门副炮要配发高爆破片弹当作面杀伤武器补充主炮火力的,但是一方面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支撑不了结构复杂的机炮高爆弹大规模量产(虽然150mm榴弹的工序也麻烦,但是榴弹炮的消耗量和机炮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另一方面是只打实心穿甲弹的话这炮跟13mm机枪不仅性能拉不开绝对差距弹药也不通用,从简化后勤的角度讲直接换双联装机关枪反而还合适点
关于布莱克本,只能说这个人真的脑子好使,不仅全力支持主角团各种整活而且在这个阶段就意识到了内燃机的出现对于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将会有重大意义——就算排除掉“神代时期的人都是整这个的”宗教因素,他有这思想觉悟也属于一代传奇人物了hhh
至于最后克雷特说的那几个舱内作战注意事项基本也是灵感来源于现实的情况——如果任务时间没那么紧的话卡莫夫肯定会给突击队员搞一套可以替换的短枪管来适应室内作战(毕竟903型步枪1.3米的长度在CQC里真的很容易卡在各种奇奇怪怪的地方),但一来是时间太紧迫,二来是13mm步枪恐怖的穿透力在舱内也确实容易误伤,因此到头来只好拿刺刀凑合用一下,反正魔动甲给突击队的力量和防御加成也足够在近战压倒普通魔族士兵了
而明暗变化这个问题,有种理论是大航海时期的海盗戴眼罩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这个,在舱外盖住一只眼睛让它提前适应昏暗环境,进船舱作战的时候再换一只眼睛盖住,这样就不存在短时间看不清楚情况的问题——克雷特盔甲里内置了夜视仪自然是不需要这么干,不过其他的突击队员因为戴了头盔的原因肯定也没法戴眼罩了,所以只能让他们进去的时候小心点)
顺带说一句,有的时候知道太多反而不会快乐——譬如克雷特就算知道了奥米茄已经开摆了但还是得在外人面前搞好善后工作维持好她的形象
只能说纯纯大冤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