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1亿锦鲤”到“没钱没工作”?别忘了,信小呆还有150万粉丝

2021-06-03 15:12 作者:隔夜也很宅  | 我要投稿

还记得信小呆吗?还记得3年前震惊整个国内互联网,哦不,应该是为整个世界的打工人羡慕不已的“中国锦鲤”吗?

没错,她们就是同一个人,也就是那位92年出生并在18年的时候意外抽中某宝据称总价值超过1亿元大奖的幸运女士。

而在当年抽中大奖的时候,她在微博上的画风是这样的,寥寥十来个字,却吸引了无数网友的点赞和转发,也自此之后“锦鲤”成为了国内互联网的流行梗语---


人们当然会被信小呆的幸运所折服,也非常羡慕她能够过上“下半辈不用工作,不用为钱发愁”的美满生活,同时也会对她能够在20多岁就能够启程环游世界的梦想而拍案叫绝。

此后3年,信小呆也确实开启了幸运之旅,她的足迹踏遍了北美,也前往了非洲,更是在澳大利亚也游玩了一圈,而国内的名胜景点和高档酒店就更是没少前往享受一轮---

部分奖品...

而在这趟快活的旅程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信小呆是下面这般容光焕发的---






她看遍了冰川和山林,她探访了霍比特人的故居,她登上了恰似泰坦尼克号的游轮,她前往了无数小姐姐梦寐以求的马尔代夫在阳光、沙滩、碧蓝色的海水包围中收获如梦般的享受...

可以说,在过去几年时间中,信小呆乃是无数90后心目中的yyds,而她的存在以及她的美满人生的本身较比起最近爆火全网的“三点饮茶”的MEME还要具备激情的感染力。

毕竟无人不知后者也只是一种“强撑”,而信小呆的人生却是实打实的存在。

哪怕锦鲤不是你我,但最起码也能让我们窥探到现实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而有了后者的存在,那现实就不再是虚无的存在了---

但是,但是,最后的这一点儿盼头终究还是被一条热搜给磨灭了?

01.从1亿锦鲤到没钱没工作,她用了3年时间?

就在6月3日这一天,微博热搜的第一位置居然再次出现信小呆的名字---


不过区别于3年前在同一位置看到她时的高光和羡慕嫉妒,如今的舆论却是一面倒的奚落和同情。

具体来说那是因为信小呆真翻车了,在她的最新采访中我们知道过去3年的旅行不仅没有让她摆脱社畜的焦虑,相反还给她的下半辈子留下了极大的隐患,绕有着《伤仲永》的那抹悲叹---

原来所谓的1亿奖品绝大多数也只是“优惠券”,而且还有明确的“必须在一年之内使用完毕”的时间限制!

于是在成为1亿锦鲤后的那一年时间中,信小呆辞退了原有的IT工作,也奔忙到了世界各地去兑换奖品和享受服务,而碍于很多地区的奖品也都只提供“一次/一晚上”的服务,于是信小呆也就只能够自掏腰包自费餐饮和住宿---

久而久之,她花光了自己的20多万,也将自己的信用卡给刷爆了。而通过她的自述我们还知道她在那一年前往医院的次数更是比她过去20多年以来的总和还要多了(玩垮和吃垮了)---

也就是说,表面的光鲜也只是“装”的,对于一名刚刚迈入社会的90后来说,在面对据称价值1亿元的奖品诱惑的时候,她压根就没有对等的能力去享受。

最终也就沦落到了“没钱、找不到工作、还被查出抑郁症”的囹圄之中咯。

不过通过信小呆的自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闭”之后,她也提起了勇气再次回归社会。虽然截止目前为止仍未有工作单位接纳自己(据她自己说由于荒废了几年时间如今的IT技术已经跟不上,没有公司肯要她了),但她还是尝试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并在最近知道了“通过”的消息---

这次的访谈最终也定格在了信小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之下,而舆论除了前面说到的同情和奚落之外,也多了一份“祝福”,希望信小呆能够从1亿锦鲤的深渊之中重新站立起来。

02.背后的真相远不止是我们看到的这样

了解了信小呆从1亿锦鲤沦落到没钱没工作的这整一个过程,你们又有否感慨良多呢?又有否对现实的残酷多添一丝的悲叹呢?

反正现在网上能够看到的文章的基调都是一面倒的哀叹,甭管是自媒体还是专业媒体,他们均对信小呆从神坛坠落的一整个过程怀揣着浓烈的伤感,并借此延伸出了某些大道理,仿若一副执掌人间真相的范儿---

譬如上面这篇《锦鲤信小呆翻车!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背后:靠运气赚来的,终究会凭实力亏掉》的文章,在前半部就在盘点锦鲤坠落的整个过程。

也引用了某团创始人王兴说过一句话:“很多事情表面上是一夜成功,其实背后有很长时间的积累。”

以及2002年英国某居民中了8500多万大奖却在不到7年时间中彻底花光,接着沦为了劣迹斑斑的穷光蛋,还有前段时间因发际线走红的小吴因为膨胀而遭到舆论谴责的一系列作为来告诫公众,理应放弃对锦鲤的幻想,脚踏实地方才是人间的真相---

在媒体眼中信小呆已经成为了一个靶子,而我也只需要紧跟舆论的基调,再往信小呆身上踩上几脚,想来也能够获得不错的流量支持,也会被网友称赞为“价值观很正”。

但我还是想给大家看点不一样的东西,我想让你们知道信小呆其实并没有传闻中的悲惨,而她未来可以选择的道路也绝非包括你我在内的绝大多数社畜们能够想象的美妙的---

信小呆很年轻,而我们通过查看某宝的锦鲤清单也能够实锤,存在很多很多自费的项目。

但我想强调是所谓的“1亿锦鲤”究竟值不值1亿根本不重要,而三年时间刷爆信用卡掏空了20万积蓄也只是无足挂齿的存在。

真正值钱的还得属“名声”以及网友对她那1亿锦鲤的奢靡生活的“好奇心”,而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信小呆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微博百万粉大V---

而在享受旅程的过程中她也没有放过“转型旅游创作者”的机会,从第一期制作发布的《信小呆环球旅行-香港篇》到后来的《澳门篇》《日本篇》《泰国篇》《马尔代夫篇》《澳大利亚篇》...这些旅游视频均获得了至少数十万的播放量(部分甚至达到了数百万之多)---

而她在某站也获得了近十万粉丝,距离粉丝奖牌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如上数据当然算不上真正的“顶流”,也和包括@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罗翔老师等等网红大V相去甚远。但我们得承认能够拥有这样的播放量和粉丝量,已经足够让她摆脱打工人的身份,并开设一家小小的自媒体工作室,走上垂直领域的大V的路途了。

事实上只要简单翻看信小呆的微博,我们也能够看到她没有放弃过分享旅游心得的机会。包括扬州、迪士尼乐园、重庆等等地方的分享均能收获不菲的粉丝的互动,而这些数据都是能够直接转换成RMB的---


除此之外,信小呆也明白“可持续性”的问题,她知道旅游终究是频次低产出效率差的内容生产形式,于是自今年1月份开始,她也开启了“零食创作者”的转型。

而在仅有的几条试吃视频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至少20万播放量(最高达到60万)的能令一众自媒体人羡慕不已的数据量---

另外,她在微博发布的有关零食试吃的短评也同样反响优异,可见1亿锦鲤的名声可真是给她带来了海量的忠实粉丝呢---


如果说内容的生产已经足够让她摆脱社畜人生,那偶尔接纳到的商业广告就更可谓是发一笔横财的存在了。

还记得去年9月份登上热搜第一的《信小呆一元转让中国锦鲤》的事情吗?

虽然后来因为主办方超级主播KING不具备主播资质而被官方查处并禁言了3个月,但由此也不难看到信小呆的“商业价值”,也不难深谙在之后她接连安利KFC的螺蛳粉、天润鲜牛奶等等商品的时候,以及在之前给滴滴转发抽奖信息的时候究竟能够收获多么丰厚的报酬了---

那这样一位“耗尽了1亿奖品,并掏空了自己身体”的中国锦鲤,果真要重新回归到平凡的社畜人生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在我看来,信小呆最新展示的采访视频或许也只是又一次抓准国内网友的情绪而已---

一次是一夜暴富的羡慕心理,另一次则是脚踏实地的奋发和励志。

想来,信小呆未来的内容创作之路,也应该能够越走越顺畅吧?

从“1亿锦鲤”到“没钱没工作”?别忘了,信小呆还有150万粉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