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世界的一种构想(下)

2019-01-10 18:26 作者:赵明毅  | 我要投稿

本文将通过简单的经济学原理论证在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435559(上篇不知道为什么发不出来,只能发下篇了)

一文中提出的观点——【大部分劳动力进入文化产业】


 一般来说,当利率为r时,承诺T年之后支付R美元的现值是R美元/(1+r)T。因此,即使没有通货膨胀,将来1美元的价值也小于现在1美元的价值,必须按某一数额贴现,该数额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和收到货币的时间长短。其中1/ (1+r) T被称为未来T时期的货币的贴现因子(discount factor)。

注意到这一点,也就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现在的x元在未来n个时间段后必然是x*a^n元,且a大于1(在经济不崩溃的情况下,经济崩溃的情况下那就大家一起完蛋,没什么好说的了).也就是说“总价值”这个抽象的东西,是指数增长的。与此同时,我们又知道,质量与能量是守恒的,对,不同于马尔萨斯陷阱的线性增长理论,这里质量守恒的含义是——【生产资料是有限的】,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资料是“越来越少”的。这里说的生产资料,特指现实世界的生产资料——土地,矿场等,而游戏引擎这种生产资料是上文所说的【界内】的。

既然生产资料越来越少,那么劳动力空余下来就会越来越多,这样的结果就是要么进行内卷化的恶性竞争(反映到农业上就是“精耕细作”),要么转移到别的地方。

既然转移,那就是农业→工业→第三产业这条线路,前2个产业当然重要,不可能放弃掉,但是AI的进步能够逐渐把劳动力从中解放出来(这是好的说法)或者叫让他们失业(不好的说法)。当然,之前说的坏的世界的情况就是AI先进入了第三产业,反向驱赶劳动力,那就是最悲惨的情况。

第三产业的核心,除了教育和科研这2个刚需以外,就是满足人的欲望,而人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消费能力是无限的,第三产业的生产资料需要的“现实物质”很少(我知道计算资源也是稀缺的,但是“总量”总比实体资源多),所以也能产出“接近无限”的产品,当然,这同样要面对产业升级的问题,就是低端的文化产品要逐渐转化成高端的文化产品,还是无法让所有人都得到工作,那么只能开拓新的方向,养一部分闲人了。(或者回到上篇的安乐死里面去。)

事实上这部分也不是闲人,只是失败者而已。就拿科研来说,1万个人里面可能只有一个人适合成为物理学家,但是我们没法提前把这个人找出来,那么只能大家都接受训练,那些浪费的人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当然科研界失败了还有降级的机会,更广泛的文化产业呢?那就基本上只能变成闲人了,只要他们付出过努力,那么他们的失败就不应该归罪于他们(这也是一个老的结论了)


新世界的一种构想(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