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两年,我从地产公司离职了,也决心永远离开地产行业
近日,我正式和地产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与此同时,也拿到了一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大意就是对我进行一些补偿,不到四万块钱。
从2020年硕士毕业到现在,差不多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换来了一张协议书,和几万块的补偿,未免有些感慨。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终究是离开了地产行业,离开了工程岗位,并且结合现有到手的几个工作机会,我应当在未来的三五年,不太会和“地产”以及“工程”这两个字,在工作上有什么交集了。
也再也没有执法大队、清欠办、人社局的人轮番给我打电话,痛斥我司没有契约精神,软弱不堪,不承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且勒令我尽快把农民工工资支付掉了。
时间回溯到2019年。当年面试的时候,时任各项目工程经理的面试官纷纷说:干工程,你得有匪气,不能太温和,你啊,这块太欠缺。但我追问啥是匪气,这帮人又说不出一二三来,只能支支吾吾的说,大概就是不能太温和,要不然镇不住工地上那帮人什么的。
我心里吐槽:这是嫌我说话声音小?
后来才逐渐明白,干工程涉及到太多需要和人对接的地方,这就要求你做判断的时候要快,必要的时候据理力争,并且最重要的:要为自己的话负责到底,所谓言出必行。干过工程的人肯定知道,这个有点难度。但总不至于非得吵吵嚷嚷的,才能干工程。
比谁嗓门大么?
但总归瑕不掩瑜,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开启了自己地产工程师的两年生涯。自己开窍比较慢,吭哧吭哧地干了小半年才逐渐找到感觉,但其实这个阶段的工作能力,说白了特别简单。
上级给你一件小事,你做好了,再给你一件小事,你又做好了,或者说又有一件小事,你没做好,但你及时汇报了,并且下次做好了,这就行,就很好了。
后来,随着工作职责的增加,大大小小的挑战也随之而来,编纂合同,制定计划,协调工地现场大大小小的人和事,都让我吃不好睡不香过。
印象比较深刻的节点,是带我的主管调任走的那天。我自然是不舍得他走的,虽然他人有点直,也爱抽烟,但心地很好,见不得我掉坑里,提醒过我,帮过我很多次。他走那天,我看着他离开,心里也突然升起一股明悟。
他走了,我自然工作量大大增加。但同时,他不走,我永远没法独当一面。
带着这样有一点复杂的心情,我开始了更加忙碌的一段时间。很多东西就是没接触过,主管走的仓促,没时间一点点教我,直接就是我来负责,上手的时间?没有。没办法,只好死皮赖脸到处去问,一次问明白,自己记下来,形成操作手册。
要学的实在太多,按照之前靠一次次刷熟练度来掌握的法子,行不通了。只好用烂笔头替代好记性。
特别忙的那会,我六点下了班会选择自己去烧烤店,吃点烧烤喝点啤酒,然后到宿舍睡一觉,大约晚上八点再起来工作,到午夜、甚至凌晨。同时,我也逐渐掌握了多线程的工作方法。比如为了防止自己工作做昏头,就写一个小小的to do list,任务清单,来提醒自己,每完成一个就拿笔勾掉。这玩意带给我的爽感,不亚于消消乐的五连击。
再往后,就是22年夏天了。我们顶着资金压力,硬是到处筹钱,干完了第一批的交付。最忙的时候,我们天天早上六点去找第三方领工人。我一般会领四个大工,两个水电工,十个零工,一点点带着干。干完之后,晚上还要开会开到十点。个人最忙的一段时间,四天走了十万多步,我顺势就写到简历里了:抗压能力强,交付阶段工作内容繁忙,曾四天十万步。
还别说,真挺管用。后来转行面试的时候,至少四家单位的人力表示对这一段印象深刻,并强烈要求让我展开讲讲。
基本上也就这样。没什么特别的,一个普通人,做了两年普通的工作,发现前途不太光明,就换了个方向。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在2019年秋招的时候,我拒绝新力的offer来到前司,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从当时的排名和平台来看,的确是前司要优异很多。但新力给的薪资很高,并且暴雷的早(我是万万没想到,公司暴雷暴的早,逼着校招生可以早早转行,也居然能成优势)。如果去了新力,一年时间,攒上十万块钱,然后公司垮台,早早转行,似乎比起现在来好上不少。
但谁又知道呢?只看钱和转行时间的话,肯定是新力要好。但事情总要综合来看,谈论工作利弊,也要看个人成长情况。毕竟我在这里做了两年,跟完了一个完整地产项目,过程中也做了很多工作,甚至到最后基本算是项目的专业负责人了(因为领导都被裁了,妈的)。
钱管够的情况下,我可以试着负责一个完整项目的所有工程的相关工作;或者任何一个行业,给我一个五到十人的小型团队,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我可以运作起来,把大任务拆分掉,带着一个小团队做一些事情。
也总归是除了一些存款结余之外,两年工作没有白做。
来时的路已定,不多纠结。接下来往哪走,还得仔细琢磨,好好经营。估计本月底进京,继续当社畜,趁这段时间,再多出去玩玩。先写到这里,下次有啥想法,再和大家细聊。
作者:王景Ald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