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这里就是弃和的转折点 System8 两向听就一定要弃和吗?(1)

【问题意图】
1向听的攻防判断在现代麻将中被特别重视。数理研究中采用了模拟等方法,并且我自己也在《铁攻的条件》中详细的讨论过这部分的内容。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考虑的是更加不利的条件,也就是如果是2向听的情况,是否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全弃。
平泽:麻将并不一定可以完全系统化,但对于阅读本书的人来说,我认为能够系统化的内容是重要的。因此,我想考虑一下"可以无脑弃和的情况"。
就活生:对于铁攻的条件而言有很多微妙的问题。
平泽:是的,在这个意义上,铁攻的条件以从1向听开始的攻防判断为中心进行分析,但是如果是2向听的话,大致上可以使用全弃的策略吗?
就活生:例如(1)应该打1s进攻。对手的打点不明,以及是否是好形也不确定,而且还有很多没通过的筋。在第6巡,如果是这种形状,我认为自己的和了机会也足够大。
平泽:大概会进攻到第几巡?
就活生:这取决于接下来的自摸情况。如果再过2、3巡还没有达到1向听,或者抓到了另外一张危险牌,那就更倾向于弃和了。
平泽:那么既然(1)打1s进攻了,(2)当然也要进攻了。
就活生:是的,其实区别不大。只是在达到1向听时,相比于(1)而言能否多通过1张危险牌的程度上略有不同,但基本的思考方式是相同的。
平泽:这种情况下应该进攻。
对手是子家
从舍牌中无法准确判断出立直的精度(打点和好型率)
自己的手牌是门平d1程度的好形确定2向听
在第7巡尚未通过的筋还很多(问题图中还剩13条筋)
打出的牌是无筋的端牌
就活生:就是这样。
平泽:上面条件里提到对手立直的精确度对于中级者来说可能是一个较难的点。可以更详细地解释一下吗?
就活生:例如这里舍牌如果从13p变成了31p就会有所不同。因为考虑到安全度所以从内侧开始打,所以剩下的搭子好型率可能更高。
平泽:观察手摸切是必要的,但拆掉搭子也是很重要的情报。
就活生:如果涉及到宝牌的话就更是这样了。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在13p的切牌顺序,良形率也相当高,而且即使是良形,也不太可能只是立直nomi。考虑一下为什么会选择先打宝牌后打出8m,可能是因为8m是跟随牌,手牌里有膨形,或者出于危险度的考虑,希望先处理宝牌。但无论哪种情况,我认为手牌形状可能都很好,而且通常还带有红宝牌或者其他手役。在这种情况下打1s就不太能攻的动了。
平泽:对于攻防判断而言,自己手中的牌和要打出的牌的危险度是很重要的,但是还可以利用与对手手牌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进行更准确的攻防判断。
补足课程

这种6block的手牌如果想拆13p的话,为了保留4p的两面搭子进张所以通常会先打1p。另一方面:

像这种手牌就没什么期待4p的两面进张的价值了。考虑到安全度的话通常会先留下更安全的1p,选择先切3p。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不过一般来说内侧→外侧这样拆搭子通常来说可以读出剩余形状的好型率提升。
Point:两向听≠完全弃和!
System8 总结
落入后手时的思考方式
在我刚开始打麻将的时候,对手立直的时候如果我是1向听我就会选择全弃,数据系的战术书也是这么说的。
在麻将中,对手立直了就像是抽签一样。中了待牌就是中奖,其他牌都是落空。这样想的话,当对手立直而我从1向听进攻时,就好像是从一个抽签箱中抽签,对手可以中奖而我没有中奖机会,这样就感觉非常不利了。

例如,假设现在是这样一个两面两面一向听的手牌。虽然从1向听的角度来看并不算是糟糕的形状,但是在一次摸牌后达成听牌的概率只有约12%。平均需要8巡才能达成听牌(假设忽略场况,所有牌的摸牌概率相同)。在这8巡的时间里,就好像一直在抽签,终于把自己的中奖签放进了抽签箱里,然而这期间也有可能已经放铳对手了。
以这样的描述来看,确实会让人觉得从1向听开始进攻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更不用说从2向听的时候打无筋牌了……是这样想的吗?
不过,上述的例子中有一些错误的地方。首先,可以选择不将自己摸到铳牌当作对手中奖的情况来处理,而是选择保留这张牌不打。并不需要一直连续8巡打无筋牌。当然,从立直的待牌角度来看是无法一点读到底听什么的,但对于无筋的456来说,其危险度几乎是无筋1的两倍,这样的简单常识就可以衡量危险度的高低。如果有正确的读牌知识那就更好了。
另外一点是,刚刚提到的手牌虽然平均需要8巡才能听牌,但实际情况中也有可能1巡就听了。麻将是一种在一次摸牌后局势可能戏剧性变化的游戏,仅仅依靠平均值来判断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从未听牌状态下打危险牌进攻的本质在于,看到这个“摸一次牌”的机会,判断当前的手牌是否值得进攻。
如果是自己摸到中奖牌(推进向听数的牌)使得手牌有着很大的价值,完全可以和立直家决一胜负的情况,如果需要切的牌不那么危险的话,“不管怎么说先摸一张看看”,抱着这样的想法进攻是合乎逻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