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讲坛:织田信长(1)

(欢迎纠错,共同交流)
一、什么是日本战国
从今天开始我们为大家浅谈日本战国,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日本战国”。
所谓的日本战国是指公元1467~1585年或1615年的近150年里,日本的分裂格局。
之所以有1585和1615两个完结的时间节点,简单来说是因为前者是“丰成秀吉”完成统一的年份,后者则是“德川家康”完成统一的年份。
首先将这个分裂时代称为战国的,是号称“战国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这哥们极其推崇“唐土”文化,看了许多中国的古籍和兵法书,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格局与书中提及的“战国”一词很相似,所以在制定自己所在地区的法律法规时,在第二十条开篇便写了一句“天下战国之上”,日本人觉得很有道理,后世也逐渐用“战国”一词来代指这百多年来的动乱。

日本战国时代人才辈出,现在有很多人轻视日本的战国历史,觉得他们作战人数少,规模小,所以称为“村战”,认为村子里的那些乡巴佬也绝对无法和我们华夏历史上的英雄们相比。
关于这个观点,确实在日本战国前期,作战的人数规模大多都在几百甚至几十人之间,参战人员基本都是农民兵,原因大部分也是为了抢水源、抢农田,而且打仗的时候会有许多附近的农民像春游一样,在战场附近的山上坐下来,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白戏,很儿戏。
但到了日本战国的中后期,形式已经大不一样了,各种阴谋手段,兵略战法此起彼伏,军队规模也在不断上升,所以不要轻视别国的历史,尤其这个国家会成为你对手的情况下。
大家要记住一句话,“不同的舞台,不同的角色”。小舞台历练出来的演员,演技不一定就比院校或大舞台培养出来的演员差。
首先将这个分裂时代称为战国的,是号称“战国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这哥们极其推崇“唐土”文化,看了许多中国的古籍和兵法书,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格局与书中提及的“战国”一词很相似,所以在制定自己所在地区的法律法规时,在第二十条开篇便写了一句“天下战国之上”,日本人觉得很有道理,后世也逐渐用“战国”一词来代指这百多年来的动乱。
二、日本战国行政区域划分
之后会提到很多日本战国时代的地名,所以再简单介绍下当时日本的地区划分,简单理解就是五畿七道。
所谓五畿,就是围绕在京畿区域内的五国,即山城国、大和国、河内国、和泉国、摄津国。
而七道则是日本仿照中国唐朝“道州县”制度,在京畿之外分出七道,即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阴道、山阳道、南海道、西海道,1869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增设第八道,就是现在大家非常耳熟的北海道。(五畿七道与如今的日本行政划分已不大一样)
我们今天要聊的织田信长,便出生于日本中部的尾张国,属于东海道。

三、不一样的魔王
聊日本战国是不可能不提织田信长的,就好像我们聊三国是不可能不提曹操一样,而信长在某些方面也确实很像曹操,可能是因为他本人爱看《三国演义》的原因,所以信长在中国也有个日本曹操的外号。
日本能从混乱再次走向统一,第一功臣毋庸置疑就是织田信长,如果他不是在四十九岁时,因部下明智光秀的反叛而殒命,那么他是毫无疑问可以统一日本的。
织田信长早年间的形象一直被妖魔化,之前很多游戏都把他设定成大BOSS,而大家对他最熟悉的应该就是“第六天魔王”这个外号,那这个外号又是怎么来的呢?
话说当时武田信玄发兵京都,准备上洛(日本京都的别称也是洛阳,上洛就是上京),而当时的京都是织田信长的势力范围。上洛前,信玄写了封信给信长,即是战书也是挑衅,最后的署名是“天台座主沙门信玄”。信长看了信后,不断冷笑然后也给信玄回了一封信,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长”。

第六天魔王是佛教中欲界神祇之首,喜欢阻挠佛教中人修行,而此时的武田信玄已经剃度,算是出家人。所以织田信长的意思,我就是你的克星,就是阻碍你前进的魔神。(关于信长自称“第六天魔王”,其中还有其他原因和历史背景,我们将在以后慢慢详谈)
其实历史上的织田信长是个非常有趣,非常温情的人:属下的妻子写信给他,埋怨丈夫在外面拈花惹草,作为主公的信长竟会回信安慰她,并让那个属下尊重自己的妻子;路上遇到因战争伤残而无力生活的老百姓,信长会仔细询问他的伤情,然后拿出一笔资金拜托附近的村民照顾他;看到外国人奴役的强壮黑人,信长也会很感兴趣,把那个黑人买下来做自己的侍从。
这样一个织田信长,是不是与大家以往心目中的“暴君”、“魔王”大不一样呢?
日本人以前将信长视异类,但到了现代社会,尤其是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信长。因为他思想开明,喜欢打破传统,给我们这些不喜欢被束缚的年轻人无比亲近的感觉。
打比方说,如果你穿越到日本战国时代,在语言可以沟通的情况下,你将现代社会的见闻同时告诉织田信长、丰成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个人,秀吉和家康是绝对不会信的,不仅不信可能还会把你当做妖言惑众的妖人,把你的头砍了。但信长不会,只要你说的有意思,而且说的通,他会抱着无比强烈的好奇心,听你把话说完,然后哈哈大笑,感到无比奇妙。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一些信长青年时代的传说,以及这些传说背后真实的历史故事。
四、中二少年,镇上的大傻瓜
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的出生时间,信长生于1534年6月23日,这一年我们中国正是大明朝嘉靖十三年,而按现在的星座来算,信长是巨蟹座。
我找了一下网上关于巨蟹座男性的性格描写,发现与信长有惊人的相似,或许他就是个典型的巨蟹男。
1、有温柔体贴的一面,也有雷厉风行的一面;
2、是贪婪的深井,对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宁可失去“钳子”也绝不放弃;
3、虽然“外壳”坚硬,但内心高度敏感、温柔,那种与世界为敌又如何的倔强是其他星座的人很少能有的;
4、爱好艺术,具有梦想家的浪漫活力,但是却很实际;
5、外在强势,内在缺乏安全感,需要强大的金钱作为支撑,比任何人都懂得金钱的价值。
这些性格基本就是织田信长的性格,大家记住这几点,在之后听信长的故事时会更有意思和代入感。尤其是最后一条,对于钱这一块,在整个日本战国,信长是玩经济玩的最好的,在事业中期已是全日本最有钱的战国大名。稍微了解一点的应该也知道,信长的军旗除了木瓜纹家徽外,就是明朝的铜钱“永乐通宝”。

看着很中二,而实际上信长终其一生,他的个性都是相当中二,像个任性的大男孩。在他少年时,就有一个极其特殊而又响当当的绰号——尾张的大傻瓜。
尾张就是信长的家乡,如今的日本爱知县西侧,意思就是大家都说他是镇子里的白痴。因为他从小就放浪不羁,喜欢到处乱跑、乱玩。头发也不梳,脸也不洗,裤子也经常不穿,就绑着兜裆布,然后随便套件衣服,有时候还会套女人的衣服,腰间插着武士刀,外加各种鸡零狗碎的小玩具,嘴里还时不时嚼着不知什么,到处乱跑乱叫,摸鱼偷瓜。这别说是在武士家的小孩之中,就是平民家的小孩也没见这么疯的。

也许真的“傻”人有傻福,因为信长的傻名远播,结果反而娶到了一个漂亮媳妇。
五、来自美浓的漂亮媳妇
不管是小说、电影、电视剧还是游戏,都说织田信长的第一夫人叫做浓姬,又叫斋藤归蝶,是个大美女。
据记载,当年因为大家都认为信长是个傻瓜,所以织田家中好多人都希望把这个嫡长子给废掉。这时候信长的老师,叫做平手政秀,老爷子为了维护信长继承人的地位,想了个办法,就是和邻国的美浓国国主斋藤道三联姻。

这个道三也是个很厉害的人,外号蝮蛇,和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争斗了小半生,谁也奈何不了谁。如果和道三联姻,既能让信长有个厉害的岳父靠山,也能让信秀少一个厉害的敌人。

信秀听了这个建议,想了想,便说:“嗯,想法是很好,但那个糟老头子坏得很,只怕不可能。”
老爷爷就说:“让我去当说客,肯定可以。”
信秀点了点头,然后老爷爷就马不停蹄的跑去了美浓国斋藤道三那里,唠唠叨叨劝说了大半天。道三趁着他喘口气的功夫,好不容易把他拦住:“你别说了,打从你进门的时候我就已经同意了。”
道三以狠毒闻名于世,他之所以那么爽快的同意,是因为他也听说过信长的傻名。这可不是个普通的傻瓜,乃是尾张的继承人,让女儿嫁给这个傻瓜并将其控制或是杀死,日后尾张可就是自己的地盘了,相当于是派去一个间谍。
所以归蝶出嫁前,道三把女儿叫来对她说:“女儿啊,我为什么要把你嫁给那个大傻瓜,你明白吗?”
归蝶也是个很聪明的女人,直接就问:“父亲是要让我杀了他吗?”
道三微微一笑,从怀里拿出一把胁差,交给女儿,你懂得。
归蝶摸着刀,冷笑“如果我的丈夫不是傻瓜,那么说不定......这把刀日后会插在父亲你的胸膛上。”

这是浓姬出嫁的小故事,这一年信长15岁,浓姬14岁。
传说浓姬到了尾张后,信长连自己的婚礼也没有出席,依旧和一帮年轻的侍从在田野河流间嬉戏。而在所有的影视剧中,此时的信长和浓姬也往往表现的像是一对欢喜冤家,斗智斗勇,从相互试探到相知相许,但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下期揭晓!

直播视频版:搜索用户“游戏风云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