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工业设计考研上岸经验专访 | 西安理工大学产品方向#范文浩:对自己的认识也更清晰

2021-08-18 10:15 作者:突围设计考研  | 我要投稿




“ TUWEING · 中国针对性设计考研备考平台 ”


突围到此真的十年了

2011.01-2021.08

十年如一日,每一年坚持找寻一个新方向

···

2014年,突围“针对性”教学模式的全覆盖

2015年,突围“品牌化、系统化”专业运营

2016年,《高分攻略》系列丛书全国出版

2017年,独家原创“师训体系”建立与传承

2018年,全新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首次升级

2019年,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模式

2020年,全面深化教研与教学的内容输出

2021年,扎实推进课程模块化整合与衔接



۰ ۰ ۰



文稿 /突围君@TUWEING

字数 /7084字 /18MIN


2021年,冬天已经过去,我们积蓄了一冬的温暖力量终于得以释放,21届国内各大高校都已经发布了自己录取计划,22届的你们是否已经开始准备跃跃欲试,今年的考生们也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下来自己的紧张情绪迎接即将开始的春天。为了让大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未来学习的样子,为了重新坚定自己辛辛苦苦树立下来的新目标,沉淀十年的突围为大家带来了那些高分的故事特辑,这次所有的对话可能都与你的未来息息相关,但却具有别具一格的打开方式。


相信自己

|

范文浩

本科:西安工程大学,本科专业:产品设计,报考院校&专业:西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初试分数:375,英语:57,政治:72,设计理论:116,设计手绘:130,初试排名:14,突围国庆班次学员,2021届成功上岸。


TUWEING-ER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专访人

2011年成立,2014年全国首创“针对性”设计考研《突围模式》,出版了《视觉传达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工业设计考研高分攻略》、《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室内篇》、《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景观篇》、《设计考研理论红宝书》等设计考研必备教辅书籍;成功原创出品了“院校微访谈”、“设计考研上岸专访”、“设计理论21天打卡STUDIO”、“3×7天手绘打卡STUDIO”、“设计考研最后四套卷”、“复试与调剂通关宝典”、“造型解构十六周在线手绘基础课”、“逻辑建构在线理论课堂”等一系列设计考研原创产品与课程体系。


 👀




聊聊你自己,选择这条路。

Tuweing Design:用三个词语形容一下自己这一年?
Fan:坚持、踏实、信心。


Tuweing Design:为什么会选择考研这条路?
Fan:一半是不想去工作,一半是觉得现在的自己还需要去提升。可能在给资本家打工。


Tuweing Design:聊聊你最终决定选择这所学校的心路历程吧。
Fan:第一次考研的时候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想着考一个特别好的学校。但是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更是因为复习不够刻苦,不出所料的失败了。这一次综合考虑了一下报考难度,觉得难度比较适合我并且学校的专业水平也挺不错,再加上我是一个比较爱回家的人,由于疫情的因素,我最后选择了西安理工大学。


Tuweing Design:这一年复习走完,你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Fan:感觉自己如果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能静下心来去踏实的实现目标。也对自己的认识也更加清晰了。


Tuweing Design:考研的这四门科目,你认为你发挥最好的一门或者你认为发挥最差的一门是哪个?
Fan:最好的还是手绘,手绘第一年也考得还行,今年就是踏实的练习就可以了。然后英语还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今年英语二的难度感觉就是往年英语一的难度),但更多的原因还是自己复习的不够透彻吧。


备考的日常,美好的回忆。

Tuweing Design:备考的这一年里,有什么特殊的日子或者记忆让你很难忘却?
Fan:姐姐在家的那几个月,和妈妈轮着给我做好吃的,每天的学习热情还是挺高涨的,能量也很充足。妈妈家常菜做的好吃,我姐会在网上学一些新菜,每次都是第一次做,但都做的巨好吃,可能这就是天赋吧。


Tuweing Design:你有给自己找一个研友一起复习么?
Fan:第一年的研友9月份的时候就跑路了,后来又找了一个,说是研友可能饭友更合适,每天也只有在干饭的时候在一起,人多了吃饭会更香,也可以聊聊天放松一下心情。今年因为是回家备考,所以就没有研友。不过图书馆考研的也就都是研友嘛,虽然不说话,但是看到别人在认真的学也会激励到自己。

Tuweing Design:对于你的这个目标,你有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复习时间轴,或者说阶段性一定达成的复习目标与状态,能否讲述一下?
Fan:每天早上背单词,下午一篇英语真题阅读雷打不动。然后就是8、9月政治课听了一遍,专业课的书过了一遍,10月是突围线上的手绘课集训,结束后整理专业课笔记。11月以后就是每天都在背诵,中间穿插练习手绘。


Tuweing Design:在突围学习的日子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让你记忆深刻?
Fan:这两年手绘都是报的突围国庆班,不论是第一年还是第二年学姐真的都太负责任了!今年因为路太远了我又懒,就报了线上班。学姐每天布置完任务后会不停的在群里催,晚上会给每个交作业的同学单独讲评作业,差不多每个人都是半小时起步,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小毛病太多可能都快有一个小时了,反正那7天是窝在家里一直画画,真的是一步家门都没他出去过。


设计理论,手绘快题。

Tuweing Design:请先介绍一下你们今年理论考的具体题型和所用的核心参考书。哪一本参考书的复习对你来说最有感受或者说压力最大?
Fan: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设计题5种类型。书是《工业设计概论》《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和《人机工程学》,本来是有《中外美术简史》,但今年没有涉及这本书的题。(幸亏这本书只占10%的分值,想着就放弃了,当时就看了一遍书就再没看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比重最大,但是书本上的知识点比较紧凑,逻辑也很清楚。最头疼的还是概论,第一遍看完云里雾里的。里面有些话也很拗口,但是后面一遍遍的整理背诵之后,会发现有不少内容和造型设计相似或者重合,就感觉没那么大压力了。


Tuweing Design:今年的初试理论考题中,哪一个题目你回答的印象最为深刻,你是如何解答这道题目的?
Fan:最后一题的设计题,我没想到理论题会要求手绘,只能是是拿涂卡扁头的铅笔绘制草图的(这一点一定要注意,有些学校会有这个要求,考理论的时候尽量戴上自己画画的家伙以防万一,或者带彩铅,理论题的答题纸质量不太好,马克笔可能会渗的比较厉害)。答题前得先认真审题,我是审题完之后分出要求作答的每一个大点,然后每个大点里面又分小点,再把脑子里的知识对应每一个提问回答上去就可以了。


Tuweing Design:对于你报考的学校而言,你觉得复习理论需要有哪些侧重点去重点攻克,或者说出题者对于试卷出题未来的趋势是怎样?
Fan:可能未来的出题会更加的开放,因为这次最后一道设计题占了70分,一道10分的简答题也是开放类的题目,书本知识不能忽视,还是得认真准备。但可以多关注设计类的公众号或者书籍多看多想,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Tuweing Design:你的手绘基础是怎样?
Fan:手绘还行,去年也是手绘的分最高,所以今年对手绘到没什么担心的。


Tuweing Design:今年你的手绘分数是否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Fan:也没有,和自己的目标设想的一样。因为手绘是一直在练习,再加上考了两年也比较熟悉,所以也比较稳定。


Tuweing Design:今年的这个题目你平时有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描述一下自己准备自己手绘快题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感受?
Fan:因为直到最后都没有找到西安理工的真题,我也就没有针对的训练。也其实就是一直在积累产品造型吧,然后自己总结一些造型来应对考试。手绘的话在集训之后就基本确定了排版,之后就是在每天的学习中穿插练习手绘,作为每天学习的调节。


Tuweing Design:你是如何看到很多考生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过于看重所谓的风格一说的这件事的?
Fan:我觉得没必要去过于刻意去追求某一种风格,其实自己踏实的训练之后就会形成自己的手绘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为手绘是作为一种设计表达的工具,所以如何能表达清楚是最为重要的,风格倒是其次了。


这个是当时突围考试6小时作业,我的排版大概就是这样,其中还有一些小毛病就是故事版的配色比较灰,最好能鲜艳一点,然后就是细节图手的右边的分析因为时间不够了就画的很敷衍,其实换成对细节图的说明会更好,希望引以为戒。



英语及政治,是这样展开。

Tuweing Design:对于自己的这个英语基本功,你是采用的怎样的策略去应对的?
Fan:我的英语基础还算凑活。进本整个复习阶段都是早上单词,下午真题这样的节奏去复习的。然后作文大概在10月份开始听课,然后总结出自己的作文框架。


Tuweing Design:可以聊一聊你的英语学习技巧么?

Fan:真题阅读我一直是在跟唐迟老师的课,在单词和语法有一定学习的基础上,然后看他的真题课,学习完他的真题做题方法之后就开始自己单独做真题,做完真题后再对应老师的课检验自己的做题思维是否跟老师一致,查缺补漏。单词差不多就是背吧,单词书能背几遍就被几遍不要间断,真题里的不认识的或者是熟词僻义的,还有一些经常出现的固定搭配也要背的。作文是跟的刘晓燕老师,就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可以了,时间也充足,考试完全够用。


Tuweing Design:可以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英语参考书籍或者参考资料么?
Fan:单词是朱伟的《恋练有词》(现在好像叫《真题5500词》),阅读是唐迟的《阅读的理解》,作文是刘晓燕的《写作不过如此》。不过也仅供参考,毕竟每个人喜恶是不同的。


Tuweing Design:很多同学说学习考研英语就是要死磕单词,你也是这样认为的么?
Fan:我还是挺赞成的,因为我认为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单词认识才能读懂句意,做对题目。但是死磕可能用的比较夸张了,其实在背过一两遍单词书后,会忘掉一部分,但是再重新开始背的时候,速度会提上来。背的次数越多,速度就越快。可能在背的时候老是忘记很多同学会很沮丧或者气馁,但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收获的。


Tuweing Design:进入考场后,你是如何分配自己英语试卷各部分的时间的?
Fan:先作文,小作文10-15分钟,大作文30分钟;阅读每题15-20分钟;新题型10分钟;翻译大概15分钟吧,最后做阅读理解,剩下多少分钟算多少。


Tuweing Design:请问一下政治这门科目你是从什么时候启动复习的?
Fan:大概是8月开始吧,我自己可能会有强迫症,虽然二战,但还是把课又听了一遍。大概9月下旬第一遍课听完也把肖秀荣1000题做了一遍。我的政治复习节奏可能有点畸形,因为10月中旬之前我还不清楚怎么学习专业理论课,就过了一遍课本,也再没看,然后其他时间就全部是英语和政治,政治第一遍结束之后直到11月再开始复习政治选择题的一些重点,然后就是背大题。

Tuweing Design:可以给大家安利一下自己主要使用到的政治课程,参考书籍或者参考资料么?

Fan:我的政治几乎是全跟着徐涛老师,不过题是做的肖秀荣1000题,也再没做别的题。本来是打算背肖4的,但是后面发现徐涛的公众号在他的小黄书出来之后会每天带你背诵,然后就跟着徐涛了背大题了。Tuweing Design:四门功课里,政治算是最没办法拉开分差的科目,从你现在回过头来看,你觉得复习政治最核心要抓住哪些重要时间点或者重要的复习部分?

Fan:政治大题在正常背诵的基础上其实每个人大概就是30分左右(正常背诵就是后面肖4等书出来后每天要有至少两个小时的认真背诵时间!),所以说选择题其实的比较重要的,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时间段是10月底到11月初这段时间最好能把选择题的内容梳理一遍,把不清楚的内容尽量搞明白,因为这之后就会慢慢开始背诵大题,每天会没有时间去回头看选择题。



复试那些事,有始就有终。

Tuweing Design:请先谈谈今年你的目标院校复试科目是什么?

Fan:首先是英语自我介绍,然后是抽题作答,最后的环节是将作品集做成PPT进行展示,然后老师会提问。


Tuweing Design:今年复试考场上,老师面试你的时候出了哪一些题目?
Fan:今年也是线上面试,抽题作答时我抽的两个题都是关于婴儿类产品的问题,然后会抽一道建模题,就是给出模型,你描述怎么建模。
英语环节只有英语的自我介绍,其实我觉得自我介绍只要清晰简洁,吧自己表达清楚即可,不用过于复杂的句子。然后在介绍时忘记的部分就直接跳过去,如果有些地方重复也没关系,尽量保持自己表达时的流利和自信。

 
Tuweing Design:压力就像是每一位设计考研人时刻绑在身上的“定时炸弹”,请你谈谈你是如何拆掉这份压力的?

Fan:我自己本身对于考试的心态就一直很好,好像从高考开始就莫名其妙的心态好。然后复习的过程中我自己是该玩玩,该学学,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每天的任务也不要太过于明确。要么会自己唱唱歌,也会释放很多压力。



专业课自述

Fan:我主要说下理论的方法。因为去年考武汉理工就是因为理论拉后腿了,所以今年西安理工的理论是我最担心的部分。但是我直到最后都没有找到相关的真题或者学长学姐的学习心得(考研的信息真的也非常重要!),最后是尹老师建议我说自己从专业课书上整理出来的笔记是最适合自己的,然后我才开始半信半疑的整理笔记,整个理论的复习也可以完全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遍是根据书本目录的框架,整理出每一部分的笔记;第二遍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作出每一单元的框架,然后一边背诵,一边在框架里更加精简的补充第一遍的知识,形成自己的框架体系;第三遍和第四遍就是根据自己构建的框架进行背诵,如果有忘记的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来(我是背诵完会默写一遍,因为只是口背的话有时候会分神胡思乱想);第五遍就已经快要考试了,就是在纸上列出整个书的大框架,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和缜密。但是切记不要死记硬背,一定是理解的去背,尽量用自己的话去解释书上的话,这样不仅能更为透彻的理解书本内容,也能更加牢固的进行背诵。然后就是一定要自信,我自己不到最后其实都不行相信我能在两个半月内把一本书背4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怀疑自己,但是不管怎么怀疑,最后的结论一定要是自己能行。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

公众号:突围设计考研&设计理论考研STUDIO

B站:突围设计考研

微博:突围设计考研


我们看见与听到这些可爱的学员们在面对无数次挣扎中的自我反思,也看到了他们在各种现实困难与心理困境面前及时转换的心态——从复习环境的改变,到复习节奏的革新,再到对当下考研如此竞争激烈后的冷静思考——谁都知道,走完这一切不甚容易。但我们依然相信,考研这一关,关关虽难过,但从过去、从身边、从各类同质化的竞争中找到突出重围的方法与经验,实现明年研一并不算难。


工业设计考研上岸经验专访 | 西安理工大学产品方向#范文浩:对自己的认识也更清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