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cp有感
KEcp这一行为对我的吸引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有着相近意义的词,即“暧昧,模糊,不确定性,探索,发现”。
“嗑”是用上下门牙咬有壳或硬的东西,“磕”指东西碰在硬物上;coupl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中的由前缀com-(共同,一起)和动词apere(系,紧,拴牢)组成的复合词copula(连接,系)的派生词copulare,根据词义来判断,嗑cp是较为合理的用法,如果这个cp是一个裹着外衣的糖,而如果这个cp是石头或者南墙之类的硬物的话,“磕到了”的用法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Couple一词根据词源来看可能可以仅仅用来表示连接紧密的两个人,但在英文中是用来形容情侣,夫妻的相对较为具有确定性的词汇,为什么我们用嗑cp,而不是嗑情侣来给这一种行为命名呢?中文母语的语境下如果使用英文单词,除去炫耀我会英文这种情况之外,大多数的情况下是想要令表达具有委婉的性质,不那么直接或者说确定,模糊词语的定义,使其意义变得暧昧。
对于抱有暧昧关系的两个人的探索行为可以表达为嗑cp。不断为cp去壳找到新的证据,证实自己的看法,证伪的话可能就要停止嗑cp行为。

有时候会看到像是“恋爱还是要看别人谈”之类的言论,是把谈恋爱和嗑cp比较,得出嗑cp>谈恋爱结论的行为。其实可以不用比较,并不是绝对的二元对立,但也可以比较。嗑cp的上头程度大概率是与这个cp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当事人所期待的爱情的样子成正比的。若是如此的话,嗑cp的你是与你所期待的爱情保持一定距离的观察者(observer,简称O)角色,沉浸在恋爱中的你则是体验者(experiencer,简称E)的角色,这之中的差别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说,首先是对于这段relationship的了解程度,即能够获得的信息量的差异,且O是更容易聚焦在两人之间的关系的,一定程度上会忽略这两人与其他人的关系,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能让很多人一起嗑的cp必然是通过媒体暴露在大众视野中的人,更具体的说是镜头下的人,这里就出现了台前和幕后的差异,任何人都会有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的保留是E知道O观察不到的。再者,O更为被动,自然E本身在关系中也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但O因为保持了距离这里的被动性是更甚的,O是参与者,无法直接改变,只能接受。不是E,但同样能从这段关系中感受到情绪,这也是意义所在。

方法论
由于嗑cp行为本身的暧昧性,方法论自然也是模糊的。最重要的就是“我觉得szd”。
哲学家、心理学家关于爱情的只言片语
1、初期接触,密集甚至略带威胁意味的眼神接触会让人有陷入爱情的感觉。
2、观察瞳孔大小的收缩变化,当什么事物让我们感兴趣时,我们的瞳孔会放大。
3、四种社交距离——(1) 亲密接触 (intimate distance 0-45 cm) 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 45 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2) 私人距离 (personal distance 45-120cm)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3) 礼貌距离 (social distance 120-360cm) 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4) 一般距离 (public distance 360-750cm) 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看演出等。
4、爱情的反讽之一,你越不喜欢一个人,你越能够信心百倍,轻而易举的吸引她;强烈的欲望使人丧失了爱情游戏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漫不经心;你如果被人吸引,就会产生自卑情结,因为我们总是把最完美的品质赋予我们深爱的人。
5、目标的实现,往往是因为偶然性,而非事先计划。这诱惑者来说无疑是个打击,诱惑者满心都是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相信只要经过足够耐心和足够科学的研究,总可以发现坠入爱河的法则。
6、世上最浪漫的人无疑是那些无人与之浪漫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