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概括分享】能医难自医;如何不慌等成绩
1.6.2022
短文一:“为什么给别人提建议时候很简单,轮到自己的时候却做不到”
来自链接:
https://www.shanbay.com/news/articles/zlvlx
参杂了吐槽的内容概括:
当事人面对的除了需要理性解决的问题,还有各种情绪的影响;旁观者不会受到这些影响,而且旁观者对当事人不会像对自己一样偏爱,所以旁观者愿意的话可以提出理性客观的建议(这里插一句,嘴臭不礼貌和客观有建设性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没有旁观的朋友,自己也可以对自己做个换位思考,跳出当事人的角度,或许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
短文二:“如何应对等待重要消息时的焦虑”
来自链接:https://www.shanbay.com/news/articles/bbpiaa
以下为参杂了个人经验的内容概括:
人生无时无刻不在等待,但是有些事情的等待格外让人焦虑(比如高考成绩、考研成绩、实验结果等)
1. 相信你自己:相信自己可以面对任何可能的结果;对于已成定局的事情,焦虑不会有帮助,但是相信自己总是有帮助的。拿实验举例子,实验在设计的时候一般会考虑各种可能性,但是实验者有时候会非常期待发现某几种可能性,因而在做实验的时候焦虑;其实只要实验设计严谨,操作执行仔细,即使是意外的结果也可以提供有用的结论。再说高考成绩,考都考完了,焦虑不焦虑成绩都在那里,不会变多也不会变少;即使真的考砸了,也总是有解决办法的,如果询问十年后的你如何看待这次高考的结果,他可能会说虽然如何如何,但是后来还是找到了怎样怎样的出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差能差到哪儿去,大不了二刷呗,有的人高考考得好不小心松懈了,到申请研究生的时候还耽误了几年,背着抱着一边沉)。
2. 积极一点总是有用的(不过不要太天真):虽然总是说要准备好应对最糟糕的结果,但是心态积极一点对维持心理健康很有好处(文中提到了一个研究)。
3. 做点简单的事情:有的时候知道和做到时两回事,即使有各种策略,有可能还是会焦虑。这时候找点简单的事情做(不一定是短文中提到的消遣,也可以是洗衣做饭之类的;甚至是工作中一些简单重复的步骤,比如我在处理一些数据的时候会有一些无聊的连续鼠标点击和另存为操作,这些操作就很适合焦虑的时候干;甚至不焦虑的时候反而没心情干)。
4. 跟其他人聊聊:重要他人(父母、伴侣、好朋友)可能不会完全理解你,但是聊一聊本身就可以降低焦虑;(另一个可能不相关的例子是,按照正念练习的说法,承认我很焦虑这个过程本身也可以降低焦虑。)

写的有点多,而且我感觉这两个短文都挺好的,所以就发一个专栏出来;以后每天的分享如果字数少就会发动态,字数多就会发专栏~
因为短文来自扇贝,所以不标原创。
感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