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再被动求和,首次以强国身份调停国际争端,拜登接受不了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中方提出的文件表明,中国不再被动地寻求和平,而是首次以强国的身份调停远洋地区的重大国际争端,拜登对此恐怕无法接受。
北京时间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公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文件中一共强调了12点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尽早促和止战、尊重各国领土主权完整、尊重国际法以及满足各方合理安全诉求等。可以说,此次中方公布的方案,是中国对俄乌冲突立场的再一次展示,也是中国为解决俄乌冲突而做出的直接努力。当然,各方对于中国提出的方案并没有太多响应,北约集团仍然强调所谓的要把俄罗斯彻底打垮,而乌克兰和俄罗斯则各不相让,双方都摆出一副继续战场来解决问题的架势。有人可能会觉得,既然无法促成问题的解决,那么中国是不是没有必要这样做呢?

其实,中方也很清楚现阶段要让俄乌冲突的各方立刻停火接受和平,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中国仍然有做出行动的理由。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其影响力不应该仅局限于国界周边,而应该拥有对远洋地区的影响力。过去,中国凭借着稳扎稳打发展经济的战略,逐渐地扩展了自己经济影响力,今天的中国拥有的经济影响力可能是仅次于美国的。然而,在政治上,中国的海外影响力不足,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国不追求远洋军力,因此中国本身不太可能依靠军事力量在远洋地区施加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政治影响力较为局限在国土周边,对于距离比较遥远的地区,中国不会主动进行政治干预。

应该说,考虑到中国这些年来需要发展自身的情况,保持这种较为低调的对外交往原则,是完全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正是这种低调的处事方式,让中国得以不受外界局势的干扰,安心地发展自己的国力。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壮大已经到了外界无法忽视的程度。况且,中国要成为世界超级大国,那么将自己的影响力向外扩散也是理所当然的,大国的影响力不可能局限于自己的国界。因此,中国需要迈出主动介入国际事务的那一步,而不能只是坐视重大国际事务都由各方博弈来推动。事实上,这一次中国提出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方案,不管是否被采用,至少中国首次以一个被关注的强国身份,主动地调停国际重大争端,这就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容忽视的证明。

如果有人认为中国提出解决俄乌冲突的倡议没有意义,那么他不妨看一看美国方面对中国这一行动的表态。在中国公布方案之后,美国总统拜登随即亲自出面,对中国的计划进行抨击。拜登宣称由中国来调停结束俄乌冲突的想法是不合理的,因为他认为如果按照中国的计划行事,除去俄罗斯以外没有任何国家受益。从拜登的表态中不难看出,美国对于中国提出的和平方案是非常反对的,拜登的借口是指责中国不公正,但中方强调的尊重领土完整,无疑是有益于乌克兰的,拜登的指责根本站不住脚。可以如此认为,拜登之所以火急火燎地出来反对中方方案,一方面是不想看到中国促成和平,另一方面,则是不愿意看到中国以一个大国的身份主动介入世界重大争端!

未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不可避免地要在世界舞台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主动在国际问题中发挥影响力也是势在必得。长期以来,中国在海外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其实已经和中国的国力不匹配,以中国的国力,配得上更强的全球影响力,未来我们需要在这方面补上短板。毕竟,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足够的国际话语权,那么这个国家就很难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美国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可能难以接受,但他们最好是接受这一点,因为这是中国不可阻挡的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