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书单
书单来袭



《时间的答案》

作者: 卢思浩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19-8
页数: 251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634870
简介:
小说的主人公陈奕洋,自小性格孤僻且自卑,一段人生经历让他从与世界产生了疏离。
进入大学后,尽管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遇到了真心朋友,可他无法忘掉过往,命运又让他不停失去,那感觉如同在人生的海里遭遇了一场大雨。他没有姜睿的一腔热血,也不似夏诚自信笃定,这样的一个人,要怎么才能与回忆和世界和解?
借由主人公复杂又敏感的内心,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属于自己的影子。
无论外表如何,孤独或许始终一成不变。幸好最终有个人让陈奕洋相信,纵使如此,人生也不至于绝望。
个人评分:☆☆☆
这本书的篇幅并不长,读完也就花了2个小时不到,出乎意料地读得很慢。我很喜欢安家宁这条人物线,也很切合我喜欢的一段话“人生如海,每个人都是一艘小船,各自航行。但有时哪怕只是远远地相望一眼,便已经足够温柔彼此。能遇到的同路人,哪怕只是陪伴一段时间,也都是赚到的。每个出现过的人,无论结局如何,我都心存感激。”

《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

作者: 马克·李维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Toutes ces choses qu'on ne s'est pas dites
译者: 林晨洁
出版年: 2015-6-10
页数: 352
装帧: 平装
丛书: 博集·外国文学馆
ISBN: 9787540471323
简介:
我很抱歉没有早一点找机会对你说,没有早一点把那封信交给你。
为了弥补这些遗憾,且让我们从永恒中偷来一些时光,说出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
朱莉亚有记忆以来,父亲一直在她人生的重要阶段上缺席。随着她慢慢长大,对父爱的渴望变成了对父亲的怨恨,父女关系降至冰点。两人鲜少见面、谈心,彼此意见也几乎没有交集。就在结婚前三天,忙着筹备婚礼的朱莉亚接到了父亲秘书的电话。如她所料,父亲不会来参加婚礼。但是这一次,朱莉亚必须承认父亲的缺席借口无可非难。他过世了。朱莉亚在预备举行婚礼的当天为自己的父亲下了葬。然而,在葬礼结束后的第二天,她的父亲以另一种方式归来。朱莉亚收到一个大木箱,里面是跟父亲一模一样的蜡像,上衣口袋里放着遥控器和使用手册,按下按钮,父亲立刻死而复生。
这是朱莉亚病重的父亲,也是她心中一直认为并不疼爱自己的父亲为她准备的人生最后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将带她踏上一趟奇特的旅行,并解开所有的心结。
个人评分:☆☆☆☆
这本书一直吸引着我读完,每当有别的事情要做需要放下书的时候,我就越迫切地想知道后面的内容。这是一本不能透露太多内容的书,需要你自己慢慢读完,体会作者想表达的平淡和纯情。故事的题材或许老套,但是内容非常新颖,一直到最后的翻转,会让人觉得这段“偷来的时光”是温暖的,像春天一样,一切都是生机盎然。

《虽然很想哭,但更想喝一杯奶茶》

作者: 【英】塔拉·拉尔(Tara Lal)著 翁婉仪 译 时代华语 出品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但更想喝一杯奶茶
原作名: Standing on My Brother’s Shoulders
译者: 翁婉仪
出版年: 2020-1
页数: 224
装帧: 平装-胶订
ISBN: 9787570212835
简介:
母亲因癌症去世;
父亲患精神疾病;
姐姐强大却冷漠;
唯一相依为命的哥哥因抑郁症自杀。
所有的黑暗汹涌而至,主人公也曾想一了百了。但她觉得,既然活着,一定有什么更值得留恋的美好事物,于是她一点一滴地慢慢放下过往。虽然过程百般煎熬,但挺过去后,她迎来了重生,也终于不负母亲和哥哥的期望,成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书里每一段描写都感人至深,细细读来,会让你觉得这便是人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至暗时刻,只要挺过来,就能重生。
个人评分:☆☆
这本书有些许的励志,些许的悲伤,内容和书名完全没有关系。
主人公在人生的灰暗时光里,一直努力地往有光透进来的缝隙里追寻,但快乐都是短暂的,塔拉的爱情也是,真实多于美妙。但到最后,她也没有放弃自己,仍然尽力地自渡救赎。

《再忙也要用心生活》

作者: 凯莉•威廉斯•布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联合读创
出版年: 2018-8
页数: 301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621801
简介:
《再忙也要用心生活》是一本写给都市疲倦上班族的心灵指南。
当你被生活的忙碌所追赶,吃着单调乏味的外卖,租着杂乱无章的房间,和朋友联系越来越少,和自己的独处越来越无措,你是否向往过另一种生活?放松、独立、从容、有趣的人生其实并不遥远。与其在忙碌的世界里失去方向,不如用心感受当下的生活。
清理你的坏情绪,安抚你的小孤独,用干净的姿态,成熟地照顾自己。只要你用心,奔波的日子都能过成惬意的生活。
个人评分:☆☆☆
这本书非常适合生活小白,从租房、职场、宠物……方方面面都有提到,我只是挑感兴趣的地方看了看。个人感觉这本书很适合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应该用心生活,只不过有各种事情耽误了,用心生活的想法就被抛到脑后,在你忽视生活的时候,随意翻开看看,或许会忽然想起经常被自己忽视的东西,就会动手去改变。

《余生皆假期》

作者: 伊坂幸太郎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残り全部バケーション
译者: 吕灵芝
出版年: 2015-2
页数: 244
装帧: 平装
丛书: 午夜文库·日系佳作:伊坂幸太郎系列
ISBN: 9787513315340
简介:
因父亲出轨而散伙的一家三口在即将分道扬镳时收到一条交友短信,发信人是打算从黑道退出的小混混冈田——去交一个朋友,完成这项任务,他才能成功脱身。
于是,失败的父亲、神秘的母亲和青春期女儿坐上了“前黑道人士”的车,四个人要一同奔向人生的新篇章……然而敲诈勒索这种工作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冈田的这封辞职信可没那么好写,更麻烦的是,刚交到的朋友怎么办?
余生皆假期的梦想能实现吗?
个人评分:☆
说实话,读完了一整本书我居然没看懂,这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好吧,我读了个寂寞。
这本书分为5个章节,碎片一般的情节发展靠自己来拼凑,时间跨越较大需要自己来回捋顺,本就在阅读瓶颈期的人实在是没有这个耐心了。或许是我辜负了一本好书,也或许这本书不太适合我。

《时间里的痴人》

作者: [美] 珍妮弗·伊根
出版社: 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
译者: 何颖怡
出版年: 2019-3
页数: 352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0489069
简介:
从1970年到2020年,一段横跨50年的时间旅行。13个主角与13个精彩错落的故事:盗窃成瘾的女秘书,和她每天把金箔当“伟哥”吃的上司; 因强奸未遂入狱八年的娱记,和妄图东山再起的公关经理;中学时小有名气,人到中年却在扫大街的乐队主唱; 大半的内脏都被切除,却想要开死亡巡回演唱会的过气摇滚巨星;他们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在纽约、旧金山、那不勒斯、非洲……挥霍着风流激越或迷茫的青春。 他们或许并不认识或熟知彼此,但你会发现,他们的人生有过一连串交集。时间仿佛才是穿梭于这些故事的主角,在它面前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天真而平庸。
个人评分:☆
这本书有13个短篇章节,短篇中的人物相互交织在一起。从70年代吸着毒品的摇滚青年,写到落魄迷茫的中年人。每个人都像是时间的奴隶,被时间推着走,看似每个人都有个完美结局,但每个人又像是时间的精准试验品,看得人并不舒服。

《寻路中国》

作者: [美] 彼得·海斯勒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原作名: 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
译者: 李雪顺
出版年: 2011-1
页数: 426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文纪实
ISBN: 9787532752805
简介: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个人评分:☆☆☆
刚开始以为这是一本游记的,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是一个外国人通过自己的眼光来看中国,通过自己的各种体验来描述中国,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变化。作者没有很华丽的文字,就是平淡地记录着他自驾看到的沿途事物,了解的当地情况。

《流动的盛宴》

作者: [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汤永宽
出版年: 2016-4
页数: 172
装帧: 平装
丛书: 译文名著精选
ISBN: 9787532772063
简介:
1920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流动的盛宴》这本书,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日的这段生活。不过这本书的写作却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换句话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这些记忆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在历史上不计其数的关于巴黎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中,《流动的盛宴》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扉页上的题献——“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已经成为巴黎的“文化名片”,被广为传诵。在这部半纪实半虚构的作品中,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那些当时在世界文坛、艺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都被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素描像,与这座城市、这部书永远融为一体。
个人评分:☆☆☆☆☆
最有名的这句话“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之所以写在扉页上,是因为书里的巴黎,书里的人物,书里的事物,都有着难以抵抗的魅力。那时候的海明威,还是个年轻人,但描写得不是巴黎的香车美女,不是巴黎的宫廷盛宴,他虽然贫穷,但是精神上非常的富足。他在午后的咖啡馆对着一张稿纸饥肠辘辘,他和妻子一起去看赛马,去看书、去散步、去和作家朋友交流。他在巴黎寻找到了自己的一份依靠,一份对文学的信仰。

书单封面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