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本身不难,难就难在知识掌握的不熟练
贝多芬143、和弦本身不难,难就难在知识掌握的不熟练

和弦的定义是什么?——网友提问
…
…和:见《牛顿35》…
(…《牛顿》:小说名…)
…弦:见《牛顿44》…
…定、义、定义:见《欧几里得28》…
(…《欧几里得》:小说名…)
…
李如春(2018-02-08 14:48,7人赞同了该回答):
和弦过去就是指三度关系 或转位后可以成为三度结合的 不少于三个音的音的集合。
…和弦,度、三度:见《贝多芬109~142》…
…关、系、关系:见《欧几里得75》…
…转位:见《贝多芬140、转位指把和弦最低音移高八度的过程;原位和弦,六和弦,四六和弦》…
…集、合、集合:见《欧几里得31》…

比如1、3、5是和弦,3、5、1也是,因为其中音程转位可以成为1、3、5的形式。
…音、程、音程:见《贝多芬80》…
…形、式、形式:见《欧几里得13》…
…
7个音结合就可以包含一个调式所有音级了,所以多音和弦就不转位了。
…调、式、调式:见《贝多芬71》…
…音、级、音级:见《贝多芬101》…


萌哥音乐(2021-11-12 22:17,2332 次播放,7人赞同了该回答):…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和弦本身没什么难的,难就难在你知识掌握的不熟练,需要反应很久才能想明白。
…知、识、知识:见《欧几里得5、6》…
等你熟练之后,看和弦,就是一秒的事情。…

叶茂(2020-12-13 00:07,42人赞同了该回答):…
【小二度】
如C到bD。俗称半音,是音乐体系里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
…体、系、体系:见《欧几里得27》…

吉他指板上同一根弦上相邻两个品的音程就是小二度。
钢琴上任意两个相邻的音的音程都是小二度。


【和弦的定义】有很多说法,最传统的一种是:由三个 或三个以上的音 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而成的音的组合。
…叠、置、叠置:见《贝多芬119》…
这里有三个关键点:
1.三个或三个以上;(两个不行,三个、四个、五个往上都可以)
2.三度关系(相邻两个音之间是三度关系,大三度小三度无所谓)
3.几个音形成了叠置的组合(由低到高纵向排列)
如下图是C和弦的构成音

希望这个回答能让你明白什么是和弦。
最后我推荐两本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参考书:
第一本是讲基础乐理的书,适用于任何乐器的学习,你可以着重查看这本书里面关于音程和和弦的章节。
…基、础、基础:见《欧几里得37》…
…学、习、学习:见《牛顿160》…

…
27条评论:…
Tsung-Ing Fu(2021-10-09,1赞):“小二度或称增一度”这样的话最好不要说,会误导人的。
叶茂 (作者) 回复 Tsung-Ing Fu(2021-10-09):那应该怎么说呢?
叶茂 (作者) 回复 Tsung-Ing Fu(2021-10-09):家里有三兄弟,排行老二的,叫二弟(或称二哥)。
此处二弟和二哥指的是同一个人,出发点不同,称呼也会不同。
C到#C,增一;
C到bD,小二。
也是一样的道理。
实际的音程距离是一样的,只是出发点不同,称呼就不同。
如果一个人分不清三兄弟谁是二哥谁是二弟,那只能说明他和这家人不熟悉。不需要别人误导。
…说、明、说明:见《欧几里得149》…
另外,你讲的会误导人。
我懂你意思。
感谢你积极的讨论,但是不喜欢你指手画脚的语气。
Tsung-Ing Fu 回复 Tsung-Ing Fu(2021-10-09):音程有两个含义,首先是相差几度,其次才是大小增减。
…含、义、含义:见《欧几里得193》…
所以,一度和二度、四度和五度,是根本上的区别。
…根、本、根本:见《欧几里得57》…
Tsung-Ing Fu 回复 叶茂(作者)(2021-10-09,1赞):语气不好抱歉了。
叶茂(作者) 回复 Tsung-Ing Fu(2021-10-09):没关系[捂脸]
叶茂(作者) 回复 Tsung-Ing Fu(2021-10-09):其实我文章里也讲得很清楚了。
我在说“增一”、“小二”的时候,后面都标明了“哪个音到哪个音”。读者只要仔细看都看得懂。
诚挚(zhì)地建议,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写得不好,你可以写一篇文章,好好讲讲音程,把音程、音程的命名、音程包含几层含义…等等问题,仔细剖(pōu)析一番。
音乐基础教育工作不好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教、育、教育:见《牛顿85》…
…工、作、工作:见《伽利略22》…
(…《伽利略》:小说名…)
Tsung-Ing Fu 回复 叶茂(作者)(2021-10-09,1赞):我是觉得“或称”二字太武断了,把二者等同起来。
事实上,现在人们的误区就在于 以为“半音数”就是一切,反而“级数”常被忽略。
…事、实、事实:见《欧几里得6、7》…
叶茂(作者) 回复 Tsung-Ing Fu(2021-10-09):[调皮]你应该写篇文章讲这个 然后艾特我 我会去点赞的

“现实中很多时候并不是像教科书那样的。
要是举个例子的话,其实就像大多数人理解“人群”这个词,都会觉得起码要很多人,
但实际上,难道两个人不算人群吗?
请看下集《贝多芬144、时代在发展,很多东西也在实际作用中慢慢演变》”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