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申论秋惠老师2022年辽宁:努力做一粒好种子!

2023-03-08 12:35 作者:申论秋惠老师  | 我要投稿

2022年8月1日上午辽宁

1.社区美,城市才能美;社区和谐,城市才能和谐;社区幸福,城市才能幸福。你怎么看?


2.俗话说,再好的种子也要种到地里,才能生根发芽结果子,你怎么理解?


3.你们村为发展乡村旅游,现在要租用村民老宅或者是购买村民手中的老物件。有的人不同意,有的人要价高,如果你是村第一书记,你怎么解决?



第二题参考答案:

各位考官,土壤是种子萌发成长的基础,一粒种子基因再好,如果没有良好的土壤环境,也不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对于题目中所说的这句话,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土壤为种子提供了成长环境。读书时教材里有一句话写的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就说明,一个地方的土壤气候和外界环境为植物提供的不同的条件,生于淮南和淮北,对于一株植物来说命运完全不同。实际上,这个道理对于我们年轻人也是适用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年人提出要求,鼓励我们到基层去,把个人追求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结合起来,在大局中实现自身价值,把小我融入大我。我想,这就要求我们,毕业之后勇于到基层去到扎下根来、踏踏实实干事业。基层是一个大熔炉,更是我们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一颗即将萌发的种子,我期待能够有这样“肥沃的土壤”源源不断地供给我成长的能量。


第二,种子自身必须要努力。一颗种子并不是种到土壤里就一定可以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而必须要珍惜良好环境,调动自身的内在因素努力成长进步。中国青年白皮书显示,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有不少人选择了到西部去,到艰苦地区去。可想而知,相比大城市这片“黑土地”来说,西部和艰苦地区的土壤显得较为“贫瘠”,但是有为青年们并没有害怕和畏惧,而是勇于扎根在这样的土壤中,一心向上,努力奋发,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改变了环境。就比如,大学生的榜样黄文秀同志,她原本有留京工作的机会,但却毅然选择回广西百色老家参与脱贫攻坚事业。在这样的环境中,她成长的“土壤”可能并不肥沃,但是她却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了乡村的面貌,为村民们开拓了更多致富的渠道。


第三,种子要能发芽结果,良好的培育不可或缺。众所周知,种在地里的种子,并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成长发展的,要想成长为可用之材,必须要有园丁的悉心呵护。对于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选择了公职岗位就是选择了为民服务和自我奉献。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年轻干部,一方面要给自己系好第一粒扣子,从出发伊始就端正态度、严肃认真、廉洁自律。另一方面还要接受组织的考验和选拔。危急关头豁得出去,重要时刻挺得出来,我们要在组织的教育培养下,真正挺膺担当、有所作为。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党组织的培育和选择,不违背自己立下的青春誓言,真正像一颗种子那样萌发出来、成长起来,最终成长为组织信得过、用得上的好材料。


各位考官,以上就是我对于这道题目的一些理解和思考,回答完毕。

秋惠老师语录:申论不是凭空答题,申论是依据材料来答题;只要学会了阅读理解,学会了分析材料,学会了题型规律,学会了题型作答方式,申论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我会教你以政府机关思维、唯物辩证思维洞悉申论的本质,从命题者角度剖析申论出题方式,从阅卷者角度解析申论,以阅卷思维讲解申论答题技巧,通过讲、练、学相结合、理论讲解与真题解析相结合、阅读理解与分析材料相结合、思维讲解与真题答案相结合,系统、深入地对你进行点拨,强化思维训练,打开你对申论的认知之窗,进而让你喜欢学习申论、研究申论、思考申论,从此不再为申论犯难,摆脱低分苦恼,突破申论瓶颈! 


申论秋惠老师2022年辽宁:努力做一粒好种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