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音未来,时隔13年半才送达的跨国来信~奇迹的3个月(5)——「White Letter」特辑

因现存最早的原创歌曲而持续连结的世人
丹治吉順 朝日新聞記者

现存最古老的原创曲所走过的道路
现存最古老的初音未来原创曲之一「White Letter」,是于2007年9月9日22点37分被投稿的。投稿时的标题是「Vocaloid 2 初音ミクでオリジナルうpしてみた(我试着用Vocaloid 2『うp』了初音未来原创曲)」。「うp」是「『Upload(上传) 』也即『投稿』」的意思。简而言之,投稿的作品没有曲名。
作者GonGoss不自在地说: 「现在真难想象投稿的作品居然没有曲名,真让人不好意思。」
话又说回来,当时这样投稿其实没有任何问题。当时,初音未来投稿作品基本上全是游戏音乐、J-POP、动画曲目的翻唱和捏他(搞笑和恶搞)系的动画。因此,只要注明「原创」就能和这些投稿区分开来。现在的曲名「White Letter」是依据投稿后的评论重新命名的。(※注:这次的报道中登场的3人全部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了采访。笔者基于受访者的回答进行概括和编辑后写成了这篇报道。)

和父母的约定,「考试成绩理想的话」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的电脑通信时代,GonGoss就是DTM的一员。当时的GonGoss参加了名为「ゆいNET」的BBS(电子论坛)。这一论坛的内容主要是MIDI音源特殊化,是当时面向DTM的BBS中用户规模最大的论坛。
通过这段经历,GonGoss也知道原创曲不太受欢迎。尽管如此,他还是执着于原创,因为从电脑通信时代起,他就觉得「尽管手边已经有(完成度高的)CD了,但是否还有哪里有重新再现的必要呢」。
GonGoss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使用电脑制作音乐。在学习BASIC入门课程时,他被BASIC制作的三和音所感动,编入乐谱后继续练习。在中学时,他和父母约定「定期考试成绩理想的话,就买音源给我」。最后,他取得优秀的成绩,得到了八和音的FM音源。读大学后,他用打工的钱购买了MIDI音源(Roland SC55),开始乐队活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在ゆいNET上投稿歌曲。
走上社会之后,GonGoss每天都很忙碌,因此暂停了DTM的活动。虽然他也知道初代Vocaloid的MEIKO和KAITO发售,但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出手。
「是初音未来让我回归DTM」
终于从繁忙的业务中解放出来,正想着「开始做点什么」的时候,GonGoss得知初音未来的发售的消息。他回忆道: 「是初音未来让我回归DTM。」
GonGoss还在ゆいNET的时候就一直在创作歌曲。当然,那时候是没有主唱的,因为DTM当时实际上没有唱歌的功能。所以GonGoss是用特定的乐器来弹奏歌曲的旋律,然后把它放进伴奏里,歌词则用文字形式表达。
初音未来发售前,GonGoss已经开始准备制作歌曲。初音未来发售当天,他已经完成了「White Letter」的2成左右。入手后音源后,确认初音未来的使用方式占用了一段时间,花在乐曲制作上的时间实际上是3到4天,大半都花在制作歌词上面。
歌曲的创作习惯是先定好「主题」。确定了「天空飘来的信」这一主题,歌词的引子「从云隙间轻轻飘摇而下」突然涌上心头。
正因为初音未来就像一张白纸
「我记得那时开始的工作异常迅速,详细的以后再讲吧。」Gongoss说着告诉了我们下面一番话:
「对于没有任何角色设定,也不知道今后能够做什么,就像白纸一样的初音未来,我在想『虽然前路未知 但探寻着试试如何』这种歌词是不是适合呢?」
投稿第二天是9月10日。有人评论说:「这不就是这个软件(※注:初音未来)原本的使用方式吗?」不过,要理解其真正的价值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根据记录niconico动画中进入排行榜的动画的播放量,以及各种数据网站提供的「niconico chart」, 「White Letter」的播放量在9月10日达到1550次,12日达到4200次,之后一直在排行榜外。
但是过了一个半月,这首歌在10月27日以累计约2万3000次的播放量突然再次登上排行榜。究竟在这一个半月里,发生了什么事呢?
直到早上四五点左右都在上色
「White Letter」被投稿之后不久,就有了注意到这首曲子的人。那就是「R-Q」桑。他在到处观看许多初音未来的视频的时候偶然地注意到了这首曲子。
「在这首曲子视频里有着『アニメ化はよ(※注:即尽快动画化之意)』这样的弹幕。应该就是因为这句话把我创作欲望的开关一下子打开了吧」他这样回忆道。「在那时,初音未来的原创曲目还是很少见的,我被这首曲子独特的节奏和旋律所吸引了」

于是他立刻就开始着手动画的制作,3天之后的9月12日早上9点27分的时候,他投稿了「【勝手にPV】WhiteLetter【未完Ver.00】」。他将曲子中很大一部分用手描的形式做成了动画,进行了一点点的上色。
然后在9月14日、20日、30日他接连不断地把处于不断制作中的各版本投稿了。版本号表明了制作所用的天数。例如9月30日投稿的视频版本是「Ver.15」,也就是说这个版本是从9月12日开始到30日之中用了15天来制作的。
R-Q桑的本职工作是昼夜两班倒的。除去吃饭洗澡之类所用的时间,上早班的工作日就从晚上8点左右画到凌晨2点左右,周末就从上午制作动画直到半夜。而对于从「Ver.15」发布到最终的完成版之间这段时间的制作,哪怕是在工作日也有上色上到早上四五点左右的时候。最终,他总共画了的原画达到了750张。
「这样的作品,真的是存在的吗?」
——「这样的作品,真的是存在的吗?」
看了R-Q桑的动画Ver.00,原曲的作者GonGoss非常吃惊。这种情况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那时候还是不存在给原创曲目配上MV(音乐视频)的文化和习惯的时期。我完全没有想过自己变成了『被二次创作的一方』。因此我当时是非常惊讶的」
就算是处于制作中投稿的版本也凝聚了「表达所需的思考」。
「哪怕是在完成版中不大可能用到的元素也手绘了出来,而这些都变成了观众能够欣赏的东西。使得R-Q桑的思考与想法传达了出来」
所说的完成版中不大可能用到的元素,就例如Ver.04的视频中开始1分钟左右之后,在写着「工作中」的地方,观察着在寿司转盘上传送着的寿司的初音未来,中途开始偷吃寿司的样子。实际上,视频这一部分的画面被「不要吃呀」「太可爱了」之类的弹幕充满了(上文链接指向那一部分)。
然后在距离Ver.15发布之后隔了接近一个月的10月27号凌晨2点57分,「完成版」被投稿了。

「祝贺完成」
「真是努力呀」
「一个多月的努力的结晶,收到了哦」
「好看的画和好听的曲子结合在一起要变成神作了」
「感受到了作者的爱」
「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总之十分感谢」
这些是直到27日晚上11点59分时发在完成版视频里的弹幕。根据niconico chart的记录,第二天28日这个视频一下子就靠着5万6000的播放量在排行榜里出现,在11月15日播放量超过了10万。

(下方弹幕翻译:
在完成版里写的话一下子就被弹幕冲走了所以在这边写了w虽然在未完成版中因为大家的期待倍感压力,不过也因此能够完成到现在这个程度~
上色之外还做了很多细小的修正,感觉完成了很棒的作品。从最开始就一直关注着真是太好了……
うp主,干得漂亮!然后辛苦啦~
这边也写上补充感想:虽然想着如果连完成版的播放量都不多怎么办啊,看来果然是杞人忧天了呢w 嗯嗯这也是理所应当的wwww)
一次创作和二次创作就像是两个车轮一样
于是就如前文所述,原曲「White Letter」在排行榜里再次出现,是在完成版MV投稿的那一天——27日。
「从动画版来的」
「从动画那边前来拜访」
「有人做了超棒的PV」

类似以上这些的弹幕在原曲视频中被不断地发送出来。类似如下的弹幕也在这一天被发在了原曲视频里。
「发售了10天就能做出这样的曲子,强啊」
「对之前错过这样曲子的自己很失望」
因为R-Q桑,从起初Ver.00投稿的时候开始,就在投稿的MV的视频说明栏里把GonGoss桑原曲的链接贴了上去,所以从动画视频很容易就能跳转到原曲的视频。「因为参考了别人投稿视频时的做法,所以仿照着贴上了原曲链接。哪怕是派生的视频,贴上最原本的作品的链接的情况从那时候起就很常见了」R-Q桑这样说道。
niconico动画中二次创作的习惯「贴上原作品的链接」这一用户文化,在这时已经产生了。这一用户文化变得对后来的,精密地分析二次创作的派生情况之类的学术研究有着很大的意义。这也是这种不知道从谁那里开始的,也不知道如何固定扎根下来的niconico动画用户文化产生了学术性的贡献的例子。这样的用户文化在YouTube上就不太能找得到。
「White Letter」的原曲视频和MV版视频相比,最开始投稿的时候是MV这一边人气胜出。播放量也是MV这一边要多得多。但是说到现在的播放量,原曲大约24万次,MV大约27万次,没有很大的差距。由MV牵引着,对于原曲的评价也一点一点地提高了。
一次创作和二次创作就像两个车轮一样共同作用,使得作品的价值变得被更广泛地认知。这也是在之后,围绕初音未来和vocaloid的创作文化中变得能够频繁观察到的现象,也就是所说的「创作的连锁」,在初音未来现存的最古老的原创曲阶段就已经萌芽了。同一年的12月份公开的初音未来的代表曲之一的「メルト」的人气爆发的趋势,说不定也可以看作是将「White Letter」走过的路线急速且大规模地再现出来的结果。
结果上描绘了音乐生涯
对于GonGoss桑来说,自己的曲子被附上了动画这也是头一回。「非常感动」看完了完成版后他坦率地说出了这样的感想。
「虽然乐曲和歌词组合在一起就已经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了,但是在此之上再加上动画使得完成度增高了,我深切感到乐曲、歌词和动画作为『一整部作品』这个整体的魅力也增加了」
R-Q桑在之前,就对DTM有兴趣,尽管设备都买了,但是啥也没做就放弃了。而在制作的动画中,就有着坏掉的收录音机被放置在废弃物堆成的山上的一幕。曾经的MIDI文化的兴隆和衰退,以及vocaloid这类新音源的登场这些背景情况,全部被蕴含在动画里。而这十分凑巧的,结果上也是描绘了GonGoss桑的音乐生涯。

随后「White Letter」这首曲子,超出了原曲作者GonGoss想象的范围传播开来。GonGoss桑从一开始就抱着「希望人也能轻松地唱出来」这样的意识而创作,因而促成了其他用户标题为「歌ってみた(尝试唱了一下)」的翻唱视频,以及R-Q桑以外的MV的题材。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13年半后传达到的从美国来的回信
今年,2021年3月28日,名为「【MMD】White Letter アニメPVを勝手に再現しようとした」的视频,被公开在niconico动画和YouTube上。投稿人是美国人majin_kz。把R-Q的MV,用在业余视频制作者之中发起大变革的视频制作工具MMD(MikuMikuDance,2008年2月公开)再现。在基本忠于R-Q的视频的流向的同时,到处插入着原创的要素。

笔者尝试联系了majin_kz,他说他现在18岁。根据他的说明,从7岁开始,就开始看被转载在YouTube上的初音未来他们的VOCALOID作品。自家的电脑除了自己以外没有其他人使用,事实上可以独占。
「初音未来与VOCALOID,或许这一切都吸引了我」他说。「miku,明亮轻快的歌曲也好、缓慢的歌曲也好、金属调激烈的歌曲也好、都可以唱。可能性和内容量之无限大,我想尽我所能去吸收」
拼命说着「初音未来不是出自动漫」
2010年当时,初音未来和VOCALOID的粉丝社区,就算是在海外也扩大着。以懂日语的粉丝翻译成英语的解说为线索,继续视听视频和歌曲。拼命地去向周围的人说明,「初音未来不是出自动漫」

「White Letter」是2011~12年,从R-Q的视频知道的。GonGoss的音乐很合majin_kz的口味。名为「スマイリー^2」的GonGoss的歌也是,初音未来或是VOCALOID中喜欢的歌曲之一。以及,同为从初期开始活跃至今的Re:nG「SING&SMILE」也作为喜欢的歌曲被列出来。
在粉丝社区里,也学到了MMD的使用方法。看了majin_kz的YouTube频道,有从2010年的投稿记录。最近,入手了MMD的日语解说书,用手机应用程序谷歌镜头逐页拍照使其识别文字,机翻之后阅读。
用机翻也会出现翻译不准确的情况,「因为有很多图解,将其作为线索会稍微理解文脉」这样子。
决定再现「White Letter」的MV,是自己的关注者中询问「VOCALOID早期喜欢的歌曲」的时候,看到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契机。对GonGoss的热爱,在此时此刻再次回想起来。
美国的18岁年轻人「想从这之后继续活动」
「读取到我画的细节,同时加入原创的要素,成为一个新的作品。我觉得很厉害」R-Q说道。
GonGoss是这样回答的。
「明明只是收到『现在也偶尔在听』就很感谢了,能制作出这样费事的视频知道很高兴。更何况是海外的年轻人,传播得如此之广让人感到敬畏」
13年前的「White Letter=空白的信」,从海的对岸传达到的回信。「从今往后,我想继续关于初音未来以及VOCALOID的活动」,18岁的年轻人向笔者回答道。
〈备注〉据说最早的初音未来原创作品是9月6日投稿的「VOCALOID 2 初音ミク 僕なりのDEMO SONG(test ver.)」。但是这个作品现在无法观看。看样子是被投稿者删除了。这个记录也在niconico chart留存着。和「White Letter」同样在9月9日投稿的原创曲有三首。其中最早的是「初音ミクにオリジナル曲を歌わせてみたその1 (迷惑なあなた)」(6时35分投稿),其次是「VOCALOID2 初音ミクでオリジナル曲(曲名:宝物)」(20时47分投稿)。「White Letter」成了在这两首之后的第三首原创曲。

原文:丹治吉顺(朝日新闻)
翻译:篱落、nagi、桜野秋葉
校对:葱queen、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