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史料、前人著作(转载代发篇1)——两部浩罕汗国的编年史文献
本章为代发,作者为萌新复读姬@古明地节 ,在此致谢

一、《胡达雅尔汗胜利纪(Zafar-nama-yi Khudayar-Khani)》

《胡达雅尔汗胜利纪(Zafar-nama-yi Khudayar-Khani)》是19世纪中叶浩罕廷臣阿卜杜·加富尔为浩罕汗王胡达雅尔汗(Muhammad Khudayar Khan)而作的一部波斯文编年史(笔者案:作者在书中三次提到了自己的名字'Abd al-Ghafur,但《世界史记》的作者在引用本书时却将他称作加菲尔·巴依·米儿咱·孟什,Ghafir Bay Mirza Munshi)。
作者曾在胡达雅尔汗麾下担任过书记官(munshi),除此之外我们几乎对他的生平一无所知(关于他是如何当上书记官的这件事我们都无法确认)。
本书现存四部抄本,笔者所能见到的那一份现藏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MS No 598,65 ff,下文简称ZX)。此抄本由3000多行买斯那维(一种穆斯林诗歌体裁,每个对句都押不一样的韵)组成,约于1859年誊抄,共65页。抄本中诸章节的名字均用红色字迹誊写,其他内容则都用黑色字迹誊写。作者约于1853-1854年奉胡达雅尔汗之命撰具这部波斯语诗体编年史,并在这期间得到了胡达雅尔汗物质上的优待,因此本书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关于胡达雅尔汗的各种溢美之词。
虽然早在上世纪初这部著作便得到了一些东方学家(如巴托尔德)的注意,但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俄国学者们除了基础的目录工作外并未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本世纪初,哈萨克斯坦学者贝森比耶夫与塔吉克斯坦学者沙德曼·沃希多夫均专门撰文向学界重新介绍了这部尘封已久的著作,因此笔者相当期待将来能有有识之士认识到它的价值并将它校订出版的说。

本书的记述范围约起于1852年钦察人内部的纷争,终于1853年马拉伯克在塔什干的叛乱和沙德曼·和卓与卡西姆·明巴什被俄罗斯人击败。
本书的大致结构如下:
一、颂词与序言(颂词中包括将胡达雅尔汗的世系追溯到异密帖木儿的赞颂)
二、关于纳尔·穆罕默德,卡里姆库里和库勒巴巴等钦察人逃往塔什干的记述
三、关于穆素尔曼库里为了惩罚纳尔·穆罕默德,卡里姆库里和库勒巴巴等钦察人而向塔什干发动的第一次进军;乌腾拜和明格巴依的临阵倒戈,(穆素尔曼库里)不得不威风扫地地返回(浩罕);穆罕默德库里为了解决纳尔·穆罕默德和乌腾拜而向塔什干发动的第二次进军;乌腾拜与纳尔·穆罕默德和塔什干军队齐心协力将钦察人的军队击溃并迫使他们逃走的记述
四、关于卡里姆库里和库勒巴巴从塔什干来到浩罕并杀死阿卜杜拉伯克(1852年间短暂占据浩罕称汗的王位觊觎者)的记述
五、关于穆素尔曼·库里从奇姆肯特折回塔什干;塔什干勇士们抵御钦察人的军队并在奇尔奇克河河畔打败钦察人;穆素尔曼库里逃往凯特曼特帕的记述
六、关于沙赫里雅尔·卡姆兰(即胡达雅尔汗)从塔什干回到浩罕的记述
七、关于尊贵的沙赫里雅尔·卡姆兰处决钦察人的记述
八、关于纳尔·穆罕默德和乌腾拜被仇敌攻毁,无辜地逃走以及最终平安而归的记述
九、关于在城中处决钦察人后,尊贵的沙赫里雅尔根据功劳和教义给予众人合适的职官和封地的记述
十、关于残存的钦察人向比勒克拉玛地区聚集起来;他们向穆素尔曼库里写信以让他来到这些恶魔子孙的面前;他们愚蠢地和这个恶棍一起阴谋反乱的记述
十一、 关于沙赫里雅尔带领着施恩者的大军来到比勒克拉玛地区并那里取得胜利地记述
十二、 关于两军相遇,敌人被击败,躲藏在比勒克拉玛;沙希布克兰(即胡达雅尔汗)围攻比勒克拉玛及其周边的记述
十三、 关于军队首领在第一次交战后四处逃散;一些人逃向了忽毡和塔什干,一些人逃向了达尔瓦兹和喀什噶尔,他们被(背叛的)不安所羞辱的记述
十四、 关于沙赫扎达苏菲伯克和速檀·穆拉德第一次离散后来到纳曼干地区,那里发生的事以及再次离散的记述
十五、 关于传来(钦察人的)军队来到(浩罕)的令人震怖的消息;城中,村庄中和围边地区的人们惊慌失措四散而逃的记述;楚斯特外力卡里姆库里带领着七十士兵(与钦察人作战并)被杀死的噩耗传来的记述
十六、 关于抓获费尔干纳地区的作恶者 ,也就是穆素尔曼库里这个私生子(蔑称);将为他效劳的其他钦察人一起带到沙希布克兰面前的记述
十七、 关于沙希布克兰让市民和地区显贵聚集起来,把穆素尔曼库里装上(囚)车,在玉儿赤伯克的护送下(抵达浩罕),并将他绞死的记述
十八、 关于胡达雅尔汗返回马尔格朗和沙赫里罕的记述
十九、 关于胡达雅尔汗驻扎在喀拉兀儿特帕并让伊纳克·达德华为他效劳的记述
二十、 关于沙赫里亚尔在(卑微的作者)我面前为洪福而祈祷的记述
二十一、 关于交战过后沙赫里亚尔下令在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市集和每一个村庄中将钦察俘虏处决的记述
二十二、 关于阿卜杜·贾法尔·伯克·玉兹在自己的属地(乌拉提尤别)扬起头偏离归顺之道的记述
二十三、 关于马拉伯克阴谋叛乱;他没有得逞后威严扫地地逃往异乡,被痛苦所折磨的记述
二十四、 关于沙赫里雅尔对伊萨伯克的胡作非为的斥责(;以及将他处死)的记述
二十五、 关于沙希布克兰将国事安排有序后回到浩罕的记述
二十六、 关于异教徒们开始发动进攻;他们攻陷了达什特伊-钦察上的堡垒;他们从穆罕默德·外力手中夺取了阿克摩斯杰德的记述
二十七、 关于沙德曼和卓被击败后和卡西姆·明巴什再度联军从速檀国的都城前往阿克摩斯杰德的记述
二十八、 终语
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当属对钦察人内部的纷争和钦察人-胡达雅尔汗之间的纷争的详细记述。根据作者的说法,钦察人内部分成了两个派系为权力而争斗:第一个派系的领导者是穆素尔曼库里,而第二个派系的领导者则是纳尔·穆罕默德,库勒巴巴(·礼萨拉赤),卡里姆库里和乌腾拜(ZX,7b-9a)。在本书中,作者也提到了穆素尔曼库里试图利用自己明巴什和阿塔利克的身份消灭政敌,但他两次进军塔什干均以败退告终,最终被迫逃往凯特曼特帕。此时胡达雅尔汗进入了塔什干,和塔什干显贵一起给予钦察人重击。最终钦察人-胡达雅尔汗之间的纷争以胡达雅尔汗授意下的大屠杀暂时中止。(ZX,12a-14b)根据作者的说法,对钦察人的屠杀应该发生在1853年11月初的样子。
本书中也包含着一些关于浩罕职官制度的重要资料,例如从作者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帕瓦纳契是浩罕最高贵的官职之一。胡达雅尔汗第一次击溃穆素尔曼库里回到浩罕后,为了犒劳自己的支持者而将帕瓦纳契之衔授予了四个功臣:业已担任明巴什和库什别吉的卡西姆·明巴什与穆罕默德·尼亚孜·库什别吉、穆罕默德·纳扎尔和卡里姆库里·达斯特罕赤。之后第一位被派往了塔什干,第二位被派往了忽毡,而卡里姆库里则被派往了楚斯特。由此可见,像曼吉特王朝一样,浩罕汗国中帕瓦纳契也是最高级的职位之一。
作者在记述比勒克拉玛之战时给出了钦察人军队的具体数量——六千人,而关于胡达雅尔汗的军队作者也有所介绍,例如他列举了跟随胡达雅尔汗出征的官员:汗王的兄弟马拉伯克和苏菲伯克,依禅·扎希德·和卓·卡兰,穆罕默德·纳扎尔·帕瓦纳契,卡西姆·明巴什,穆罕默德·尼亚孜·帕瓦纳契,雅库甫·伯克·失哈兀尔,希尔·阿里·胖色提,米儿咱·阿法尧勒·达德华(ZX,18b),玉儿赤·伯克·达德华·木尔坦尼,提拉·巴依和穆罕默德·穆萨(这位是突厥部族——浩罕汗国中的一个独立的部族——军队的长官)。两军之间的第一次交战以胡达雅尔汗的军队败北而告终,胡达雅尔汗反而自己被钦察人围困于浩罕城中。因为城中的部队已经损失殆尽以及有人要谋杀胡达雅尔汗的传言四起 ,塔什干军队率先逃出了浩罕城,此后和卓·穆明,穆罕默德纳扎尔,舍亦甫丁,甚至是汗王的兄弟苏菲伯克和速檀·穆拉德·伯克都抛弃了胡达雅尔汗逃出了浩罕城,而此时钦察人则趁机准备对浩罕城周围发动攻击。因为理应负责组织城防的穆罕默德·拉贾布·米尔沙布闻讯也逃走了,最终胡达雅尔汗不得不在浩罕城的卡迪穆罕默德·纳扎尔,伊纳克·达德华,哈勒库里·萨卡尔以及米儿咱·纳昔尔·穆什里夫的帮助下才成功组织起了城防并击退了钦察人的进攻。(ZX,27b-30a)
最后要说的是,虽然作者持有反钦察人的立场,但作者也承认了有很多无罪的钦察人死于胡达雅尔汗授意下各地组织的屠杀当中。例如安集延阿奇木伊萨·伯克,沙赫里罕阿奇木穆罕默德·穆萨和阿吾立克阿奇木阿卜杜·卡哈尔都曾经滥杀无辜。

二、《将士传奇(Ghara’ib-i Sipah)》
《将士传奇(Ghara’ib-i Sipah)》是一位笔名为塔吉尔(字面意思:商人)的文士献给某位钦察人高官的波斯文编年史。
作者只在文中的一首诗中提及了自己的笔名(GS,8b),真名不可考。我们对他的生平事迹不得而知,只能从书中有限的记述中推断出:他似乎平日以行商谋生,而且和钦察人交往密切。
本书仅存一部抄本,此抄本现藏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MS No 5408,36 ff,简称GS),为波斯语散文体编年史。该抄本共38页,最后几页内容缺失,以纳斯塔里克体被誊抄于浩罕纸上,每页共有16行。从作者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得知此书撰就于希吉来历1281年/公历1864-1865年(“本书撰就之日寓于书名之中,聪明的读者们,在这部史书的书名《将士传奇》中去寻找吧!”)

作者作为诸多军国大事的亲历者,其记载大多数是相当可靠的。但是在涉及到钦察人的若干史事时,作者经常会更改甚至伪造自己的记述来为恩主辩护。此处试举一例略加说明:
根据塔吉尔的说法,当穆素尔曼库里与忽毡的布哈拉驻军交战时,一名广受尊敬的纳克西班底教团的谢赫包尔汗丁来到布哈拉人的营地,向穆素尔曼库里的对手异密纳斯鲁拉发起了警告。虽然过去这位谢赫能够容忍异密折磨穆斯林们的行径,但是现在却被异密触目惊心的无礼所震惊——布哈拉军队所发射的炮弹炸中了费尔干纳最著名的圣者之一马斯拉赫丁(Maslah al-din)坟墓的圆顶,深深激怒了圣者的灵魂。在谢赫的梦中,他看到这位圣人来到了纳克西班底教团的创建者巴哈丁·纳克西班底面前,向他哭诉着布哈拉人的暴行。在谈话的终末,这位谢赫代表着两位圣人向“非圣无法”的异密转达了他们的建议:请异密速速撤军回到布哈拉,否则圣人们将决定把他的王座交给虔诚的钦察人。在听完这番话后,异密惶恐不已,连夜率军撤回了布哈拉。[ GS,35a-36a]
就像这样,塔吉尔以近乎圣者传的文风将这件事记述于此。虽然有学者认为塔吉尔的记述可能为真,反映了在布哈拉入侵时宗教人士对于钦察人的支持,但是笔者对此观点持保留态度。笔者更认为这件事实为塔吉尔虚构,目的只是以“尊敬圣人、维护教法”来神圣化钦察人而已。具体原因有二:一·巴哈丁·纳克西班底和马斯拉赫丁在布哈拉人和浩罕人的心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据信,哈克库里·明巴什曾向穆罕默德·阿里汗宣称带着玉素甫和卓向喀什噶尔的远征会得到马斯拉赫丁的护佑,以此说服了汗王出兵。GS,13a],假如确实有人借两位圣者之口如此直言不讳地警告着布哈拉异密,那么为何其他热衷于贬损布哈拉异密的法统的浩罕史籍不载此事?二·正如《塔什干新史》与《世界史记》的作者所证实的那样,异密的撤军根本不是因为宗教上的忏悔与恐惧,而是因为希瓦人借机对边境地区展开了劫掠,异密需要回军抵御的缘故。因此,在史实层面,此事纯粹是子虚乌有而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此书曾在塔吉克斯坦刊行过现代塔吉克语转写本,但是流传范围有限,很少在浩罕史学者们的著作中看到它的踪影。绝大多数在研究中利用此书的中亚学者们——例如贾万马尔迪、贝森比耶夫与巴巴别科夫等人——均参鉴的是本书的未刊波斯语手稿。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这部著作的价值在今后依旧有待发掘。
本书篇幅不长,大致结构如下:
一、关于浩罕建立的记述
二、关于费尔干纳诸沙赫世系的记述
三、关于奥玛尔汗登上王座的记述
四、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汗登上王座的记述
五、关于象征着勇敢的汗王(穆罕默德·阿里汗在喀什噶尔)发动圣战的记述
六、关于阿浑·阿拉姆·帕查出使中国及其旅途见闻的记述
七、关于汗·帕迪莎·阿依木的记述
八、关于浩罕汗王穆罕默德·阿里汗与布哈拉异密纳斯鲁拉的交战,异密纳斯鲁拉对浩罕的入侵,异密纳斯鲁拉最终对浩罕的征服的记述(23b-29b)
九、关于希尔阿里汗重返浩罕并逐走了易卜拉欣·哈尧勒,他的统治以及钦察人之间开始不和的记述
本书里有一些在其他的编年史中无法见到的独特记述,大概如下所示。
爱里木汗将儿子穆拉德汗送往布哈拉后向塔什干发动进军的记述(GS,5b)。关于奥玛尔汗时期浩罕与布哈拉的良好关系以及阿浑·大毛拉·密尔·巴克出使布哈拉的记述。奥玛尔汗死后,国中显要们(sardaran)们在葬礼后聚集在一起讨论谁将登上已故汗王的王座。众人皆中意于汗王的长子穆罕默德·阿里汗,但纳尔巴图·比的女儿阿芙塔布·阿依木(马克苏姆汗·图拉之妻)却想将自己的儿子秦尼·图拉(Chini Tora)拥上王座。他对卡西姆·伯克拉尔别吉说道:”既然(汗王的权力)按次序转移的话,那么我的父亲纳尔巴图将(权力)交给了我的哥哥爱里木汗,之后我的哥哥爱里木汗又将(权力)交给了我的弟弟奥玛尔汗,而现在我的弟弟奥玛尔汗前去了另一个世界(指死去),按照次序,(权力)应当转到我的手中。而我跟马克苏姆汗只有唯一一个子嗣。他的名字叫秦尼·图拉,我想让他登上帕迪沙的王座。“但卡西姆·伯克拉尔别吉拒绝了她的请求并拥立穆罕默德·阿里汗为新的汗王(GS,11a-b)。不久后,马克苏姆汗及其子穆罕默德·哈基姆汗(即秦尼·图拉)即因此被穆罕默德·阿里汗逐出汗国。
作者还提及了穆罕默德·阿里汗向北京和伊斯坦布尔派遣使者之事(GS,21a-23b)。此外,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汗的恋人汗·帕迪莎(赛义德·加齐·马哈茂德·图拉之女)作者也给出了一些珍贵的信息,例如军法官米儿咱·卡兰达尔为他们的婚礼颁布的教法裁决(fatwa)以及异密纳斯鲁拉对她美貌的觊觎等等。在记述异密纳斯鲁拉入侵浩罕一事时作者给出了穆罕默德·阿里汗军队的数量(五土格/旗之众),并列举了他手下的将领们:汗王的岳父穆罕默德·谢里夫·塔里克掌管绿旗,汗王的亲信赛义德·库什别吉掌管红旗,汗王的叔叔哈勒伯克·库什别吉掌管黑旗,纳尔库兹·帕瓦纳契掌管由吉尔吉斯人组成的白旗,和卓·穆拉德·达德华掌管黄旗。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将士传奇》里关于浩罕-布哈拉战争期间诗人哈齐克的境遇的记述。根据塔吉尔所述,在战争爆发后哈齐克在浩罕城目睹了异密的暴行,便作诗道:“你因失去理智而犯下的罪行,直到末日前你都将背负它们!”。尔后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位信使,他正准备向异密纳斯鲁拉送信,这封信是关于浩罕阿奇木任命问题的。哈齐克读完这封信后在页边写道:“我的圣人(Hazratam)啊,您今天自拟先知。那么明年您若是受真主洪福自拟真主,我可不会吃惊的。”(异密纳斯鲁拉在兼并浩罕后为自己夹在“中国与鲁姆”之间的领土而感到得意无比,甚至想自封为Hazrat(神圣的)这一通常只留给先知和圣人的头衔。)。异密纳斯鲁拉拿到信后读到了哈齐克的话,恼怒之下派了一位刺客前往沙赫里夏勃兹去谋杀哈齐克。此时塔吉尔无不伤感地写道:“因此博学者们都为哈齐克成为殉教者而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