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游戏,解决孤独症孩子感统问题
自闭症孩子的感统失调是个大问题。
感统失调,总结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分别是前庭感统失调、本体感统失调、视觉感统失调、触觉感统失调和听觉感统失调。
实际上就是关于孩子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视觉、听觉、触觉这些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行为能力的。
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最好在6岁前进行,因为这段时间是感统失调的最佳矫正期。
早期的时候孩子呈现出肢体协调、躯体平衡性等方面的问题,也可能不擅长各种运动,因此家长往往不放心上。
然而有些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方面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异常。
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感统失调的孩子会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表现落后,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尤其是到青春期之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情绪不稳,具有攻击性等,那时再干预就事倍功半了。
前庭感统失调
表现:孩子好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调皮任性,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说话迟。
前庭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前庭体系正好位于身体到三角形架构的上方,也就是头重脚轻的头部,是平衡感上面最不平衡的地方,所以前庭体系必须和平衡体系保持密切的协调,人类才能理解视听讯息和身体间的正确关系,进而作出应有的行动,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
训练内容:
1、摆荡游戏(0~1岁起)
从孩子出生起,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我前庭统合能力了。
内容很简单,只需要家里的长辈将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摇晃,等到孩子一岁大左右,就可以找一条大毛巾,并将孩子置于毛巾中间,由爸爸、妈妈各拉住毛巾的一边,轻轻摇晃。
摆荡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应、增加肌肉张力。
2、爬行游戏(6个月~1岁起)
七八个月大时,孩子应该慢慢学会爬行,通过不断努力地抬头、仰脖子,来锻炼前庭觉,向前爬行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多爬行,例如妈妈躺在地上,让孩子慢慢爬上妈妈的身体;或者妈妈手脚着地弯成拱形,吸引孩子从底下爬过去。
#感统失调如何干预比较好#、#感统失调干预机构哪家效果好#、#感统失调残联定点干预机构#